激光标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92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激光标线器,包含机壳,装在机壳中、可发射平面激光束的激光发射单元,固定连接于激光发射单元的第一、第二安装面,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安装面上的第一、第二电子式倾角感应单元,自动调节装置,两个可和激光标线器的放置面接触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第一平面通过自动调节装置和激光发射单元可移动地连接,和第一、第二倾角感应单元以及自动调节装置电连接的控制电路,至少第一倾角感应单元为双轴倾角感应单元。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使同一激光标线器既可形成水平平面激光束又可形成垂直平面激光束,并且使其可自动感知平面激光束偏离水平或者垂直的程度并进行自动调节,省去了手动调节步骤,简化了操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标线器,尤其是一种可发出平面激光束投射到到目标面上形成激光直线作为其他操作的参照线的激光标线器。
技术介绍
目前激光标线器在建筑工程、家庭装修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1977年6月28日公开的美国专利US4031629揭示了一种通过电机带动一束激光旋转形成平面激光束从而在目标面上形成激光直线的激光标线器,并根据机身上水平泡的指示手动调节机身至水平,也即激光直线水平。在一些激光标线器中,还可以使激光通过一种线透镜从而转变成平面激光束,以替代上述带动激光旋转的电机部分,以简化激光标线器的内部结构,并减少能耗。所谓线透镜,就是能够将一束激光转变成平面激光束的透镜。在2005年7月5日公开的美国专利US6914930中列举了线透镜的多种实施方式。1981年1月27日公开的美国专利US4247809,以及1988年6月21日公开的美国专利US4751782都揭示了带有电子倾斜感应元件、可自动调平的激光标线器,从而省去了手动调水平,简化了操作。然而上述专利中的激光标线器只能在固定方向的目标面上,例如垂直面上,形成激光直线,这显然限制了激光标线器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激光标线器,既可形成水平的平面激光束,也可形成垂直的平面激光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激光标线器包含一机壳,一装在机壳中、可发射平面激光束的激光发射单元,固定连接于激光发射单元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安装面上的第一、第二电子式倾角感应单元,一自动调节装置,两个可和激光标线器的放置面接触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该第一平面通过自动调节装置和激光发射单元可移动地连接,和第一、第二倾角感应单元以及自动调节装置电连接的控制电路,其中第一和第二倾角感应单元中至少第一倾角感应单元为双轴倾角感应单元。通过采用这种结构,本技术的激光标线器可通过两个不同的平面,即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被放置到放置面上,从而在不增加激光发射单元的基础上既可投射出水平的平面激光束又可投射出垂直的平面激光束,从而扩大同一个激光标线器的应用范围。并且本技术的激光标线器可自动感知该平面激光束在偏离水平或者垂直的程度并进行自动调节,从而省却了手动调节步骤,简化了操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第一安装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面。当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很容易地将第一和第二倾角感应单元相互垂直地固定。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互垂直。该自动调节装置包含受控制电路控制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以下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激光标线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首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激光标线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激光标线器去掉上机壳后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激光标线器的另一种放置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的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激光标线器1。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激光标线器1包含一个支架16,一个由上机壳102和下机壳101构成的机壳。在机壳中装有一个激光安装架12。一个激光发射单元固定在激光安装架12上。支架16包含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撑部分161和第二支撑部分162。支架16的两个支撑部分161和162分别具有外表面163和164。当激光标线器1如图1所示放置时,支撑部分161的外表面163和放置面100接触。当激光标线器1如图3所示放置时,支撑部分162的外表面164和放置面100接触。激光标线器1还包含第一电机171和第二电机172。两电机171和172固定在下机壳101上。第一电机171的输出轴175端部有一段螺纹部分,该输出轴175向下穿过下机壳101的底板103。对应地,在支架16的第一支撑部分161上固定有一个螺母件173,第一电机171输出轴175的螺纹部分和螺母件173的螺孔啮合。第一电机171正转或者反转带动输出轴175在转动的同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分161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同样地第二电机172的输出轴端部的螺纹部分和另一个固定在第一支撑部分161上的螺母件(图中未示出)的螺孔啮合。在下机壳101和第一支撑部分161之间还有一个万向枢转机构将二者连接到一起,该万向枢转机构的支点和两个电机所处位置呈三角分布,从而通过电机171和172正转或者反转就可以使机壳相对于支架16的第一支撑部分161分别在两个方向上绕着万向枢转机构的支点向上或者向下转动,从而对机壳和第一支撑部分16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激光发射单元包含产生激光束的激光发射器(图中未示出)例如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准直透镜(图中未示出),五棱镜142,电机144,以及皮带皮带轮机构(图中未示出)。激光发射器和准直透镜依次装在激光安装架12的管状突出部分124中。五棱镜142固定在支撑件143上并装在管状突出部分124的顶端,可绕着管状突出部分1124的纵向轴线转动。电机144固定在激光安装架12上,其输出轴通过皮带皮带轮机构和支撑五棱镜142的支撑件143相连,从而使得电机144能够带动五棱镜142转动。当激光标线器1如图1和图2中放置时,激光发射器向上发出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后成为一束准直光束,该准直光束通过五棱镜142后方向改变90度成为激光束145。然后由电机144通过皮带皮带轮机构带动固定件143和五棱镜142转动,从而形成一个平面激光束。可以很容易理解到,五棱镜142还可被其他光学元件替代,例如反射面和激光束成45度的反射镜等。这种通过电机带动激光束旋转形成平面激光束的方法和机构在专利US4031629、US4247809和US4751782中都有揭示,在此不再详细描述。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线透镜来替代电机旋转部分以简化激光标线器的内部结构。激光标线器1还包含可拆卸地连接于上机壳102的电池盖131,以及容纳于机壳102、101中用作电源的干电池13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源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提供电能的合适装置或元件。激光标线器1还包含第一倾角感应单元151和第二倾角感应单元152,和两个倾角感应单元以及两个电机相连的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两倾角感应单元151和152为电子式倾角感应单元,分别固定在激光安装架12的两个平面121和122上。平面121和122基本上垂直。在倾角感应单元151和152中,至少第一倾角感应单元151是双轴倾角感应单元,可以感应相互垂直的两个轴X和Y相对于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的倾斜程度。第二倾角感应单元152至少可以感应轴Z相对于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的倾斜程度。在制造时的调节过程中,首先将激光标线器1如图1所示放置,并将其形成的平面激光束调节成水平,控制电路记录第一倾角感应单元151输出信号中的X轴信号值作为X轴水平基准值,同样记录第二倾角感应单元152输出的Z轴信号值作为Z轴水平基准值。然后将激光标线器1如图3所示放置,将其形成的平面激光束调节成垂直,控制电路将此时第一倾角感应单元151输出信号中的Y轴信号值作为Y轴水平基准值。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激光标线器1被如图1所示放置时,根据第一倾角感应单元151输出信号中的X轴测量信号的值和X轴水平基准值之间的差异以及第二倾角感应单元152输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标线器,包含:一机壳,一装在所述机壳中、可发射平面激光束的激光发射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激光发射单元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安装面上的第一、第二电子式倾角感应单元,一自动调节装置,两个可和激光标线器的放置面接触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通过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和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可移动地连接,和所述第一、第二倾角感应单元以及所述自动调节装置电连接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倾角感应单元中,至少第一倾角感应单元为双轴倾角感应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