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27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包括电动伸缩杆、上安装板、上输送辊、转动杆、输送电机、下安装板、下输送辊、齿轮圈以及齿条,上安装板固定在顶板下端面,上安装板内部下侧安装有上输送辊,上输送辊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转动杆,电动伸缩杆对称装配在底板上端面左右两侧,下安装板固定在底板上端面,下输送辊安装在下安装板内部上侧,下输送辊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转动杆,输送电机装配在底板上端面右侧,转动杆环形侧面安装有齿轮圈,齿轮圈环形侧面啮合有齿条,该设计解决了原有PVC管材输送牵引装置适用度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PVC管材输送,适用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属于PVC管材

技术介绍
PVC是的简称,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的一种材料。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据统计,仅仅1995年一年,PVC在欧洲的生产量就有五百万吨左右,而其消费量则为五百三十万吨。在德国,PVC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平均为一百四十万吨。现有的PVC管材输送牵引装置适用度欠佳,PVC管材输送牵引设备通过上输送辊和下输送辊进行导送,但是大多输送牵引设备的上输送辊和下输送辊上下间距不能有效调节,同时PVC管材的管径又不一,适用度欠佳,现在急需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PVC管材输送,适用度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包括顶板、输送牵引组件、支撑腿以及底板,所述支撑腿安装在底板下端面,所述顶板安装在底板上侧,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输送牵引组件,所述输送牵引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上安装板、上输送辊、转动杆、输送电机、下安装板、下输送辊、齿轮圈以及齿条,所述上安装板固定在顶板下端面,所述上安装板内部下侧安装有上输送辊,所述上输送辊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转动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对称装配在底板上端面左右两侧,所述下安装板固定在底板上端面,所述下输送辊安装在下安装板内部上侧,所述下输送辊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输送电机装配在底板上端面右侧,所述转动杆环形侧面安装有齿轮圈,所述齿轮圈环形侧面啮合有齿条。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电机左端面安装有传动轴,且传动轴左端面与转动杆右端面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圈与齿条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内部均开设有滚动槽。进一步地,所述电动伸缩杆和输送电机均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圈设有多个,且多个齿轮圈规格相同,所述上输送辊设有多组,且多组上输送辊规格相同,所述下输送辊设有多组,且多组下输送辊规格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因本技术添加了电动伸缩杆、上安装板、上输送辊、转动杆、输送电机、下安装板、下输送辊、齿轮圈以及齿条,该设计根据PVC管材管径调节输送牵引设备中上输送辊和下输送辊的间距,解决了原有PVC管材输送牵引装置适用度欠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度。因输送电机左端面安装有传动轴,且传动轴左端面与转动杆右端面相连接,方便输送电机传动下输送辊,因齿轮圈与齿条相啮合,通过齿轮圈和齿条传动多组下输送辊,因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内部均开设有滚动槽,方便下输送辊和上输送辊的滚动,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PVC管材输送,适用度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中输送牵引组件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中下安装板的俯视图;图中:1-顶板、2-输送牵引组件、3-支撑腿、4-底板、21-电动伸缩杆、22-上安装板、23-上输送辊、24-转动杆、25-输送电机、26-下安装板、27-下输送辊、28-齿轮圈、29-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包括顶板1、输送牵引组件2、支撑腿3以及底板4,支撑腿3安装在底板4下端面,顶板1安装在底板4上侧,顶板1与底板4之间设置有输送牵引组件2。输送牵引组件2包括电动伸缩杆21、上安装板22、上输送辊23、转动杆24、输送电机25、下安装板26、下输送辊27、齿轮圈28以及齿条29,上安装板22固定在顶板1下端面,上安装板22内部下侧安装有上输送辊23,上输送辊23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转动杆24,电动伸缩杆21对称装配在底板4上端面左右两侧,下安装板26固定在底板4上端面,下输送辊27安装在下安装板26内部上侧,下输送辊27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转动杆24,输送电机25装配在底板4上端面右侧,转动杆24环形侧面安装有齿轮圈28,齿轮圈28环形侧面啮合有齿条29,该设计解决了原有PVC管材输送牵引装置适用度欠佳的问题。输送电机25左端面安装有传动轴,且传动轴左端面与转动杆24右端面相连接,方便输送电机25传动下输送辊27,齿轮圈28与齿条29相啮合,通过齿轮圈28和齿条29传动多组下输送辊27,上安装板22和下安装板26内部均开设有滚动槽,方便下输送辊27和上输送辊23的滚动,电动伸缩杆21和输送电机25均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方便电动伸缩杆21和输送电机25接收外界电能,齿轮圈28设有多个,且多个齿轮圈28规格相同,上输送辊23设有多组,且多组上输送辊23规格相同,下输送辊27设有多组,且多组下输送辊27规格相同,方便PVC管材的输送。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根据PVC管材的管径,电动伸缩杆21通电工作,使得上安装板22、上输送辊23以及转动杆24整体向下移动,进而调节了上输送辊23与下输送辊27的上下间距,PVC管材搁置在上输送辊23和下输送辊27之间,输送电机25带动转动杆24转动,通过齿条29和齿轮圈28传动,使得多组下输送辊27同时运转,下输送辊27转动能够带动PVC管材的运动,此时上输送辊23也会随之转动,即可实现PVC管材的牵引输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包括顶板、输送牵引组件、支撑腿以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安装在底板下端面,所述顶板安装在底板上侧,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输送牵引组件;/n所述输送牵引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上安装板、上输送辊、转动杆、输送电机、下安装板、下输送辊、齿轮圈以及齿条,所述上安装板固定在顶板下端面,所述上安装板内部下侧安装有上输送辊,所述上输送辊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转动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对称装配在底板上端面左右两侧,所述下安装板固定在底板上端面,所述下输送辊安装在下安装板内部上侧,所述下输送辊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输送电机装配在底板上端面右侧,所述转动杆环形侧面安装有齿轮圈,所述齿轮圈环形侧面啮合有齿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管材输送牵引结构,包括顶板、输送牵引组件、支撑腿以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安装在底板下端面,所述顶板安装在底板上侧,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输送牵引组件;
所述输送牵引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上安装板、上输送辊、转动杆、输送电机、下安装板、下输送辊、齿轮圈以及齿条,所述上安装板固定在顶板下端面,所述上安装板内部下侧安装有上输送辊,所述上输送辊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转动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对称装配在底板上端面左右两侧,所述下安装板固定在底板上端面,所述下输送辊安装在下安装板内部上侧,所述下输送辊左右端面对称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输送电机装配在底板上端面右侧,所述转动杆环形侧面安装有齿轮圈,所述齿轮圈环形侧面啮合有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管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旺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润圻瑞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