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PE钢丝网管的钢丝表面粘结效果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271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PE钢丝网管的钢丝表面粘结效果的装置,包括:第一砂轮组(1)、第二砂轮组(2)、高频预热环(3)、涂胶模具(4)、水槽(5),所述第一砂轮组(1)用于钢丝网管竖直方向上下两个相切接触面的磨砂处理,所述第二砂轮组(2)用于钢丝网管水平方向左右两个相切接触面的磨砂处理,所述高频预热环用于对磨砂处理后的钢丝网管表面钢丝进行高频预热,所述涂胶模具用于对经过高频预热的钢丝进行表面涂胶,所述水槽用于对涂胶后的钢丝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砂轮组对钢丝的表面进行磨砂处理,增加了钢丝与热熔胶之间的相互粘结作用力,减少了热胀冷缩情况下钢丝与塑料收缩率差异导致的相互剪切问题,提高了管材承压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PE钢丝网管的钢丝表面粘结效果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产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提高PE钢丝网管的钢丝表面粘结效果的装置。
技术介绍
钢丝网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简称SRCP)是以高强度钢丝左右螺旋缠绕包覆成型的网状骨架为增强体,以高密度聚乙烯为主体材料,并用高性能的HDPE改性粘结树脂(热熔胶)将钢丝骨架和内外PE层紧密粘结在一起的一种复合性管材;其主要承压结构钢丝层为内外层两层钢丝由外层钢丝包覆内层左右螺旋缠绕包覆钢丝结构,其所用缠绕钢丝需在缠绕管材前进行预涂胶处理,涂胶作用主要为粘结及固定成型,涂胶后进行收盘待用。由于钢丝网管为钢丝与塑料复合管材,首先本身钢丝表面都存在一定的防锈油,而表面油层易造成钢丝的粘结效果差,加上金属与塑料收缩率差异较大,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钢丝与塑料收缩率差异导致相互间产生剪切作用,加上钢丝表面光滑从而很容易导致胶料与钢丝相互间脱离,钢丝粘结固定作用下降,整体承压结构不稳定,容易造成管材承压稳定性能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钢丝管的钢丝与热熔胶之间的相互粘结力差导致管材的承压稳定性弱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提高PE钢丝网管的钢丝表面粘结效果的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提高PE钢丝网管的钢丝表面粘结效果的装置,所述装置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包括:第一砂轮组、第二砂轮组、高频预热环、涂胶模具、水槽,所述第一砂轮组用于钢丝网管竖直方向上下两个相切接触面的磨砂处理,所述第二砂轮组用于钢丝网管水平方向左右两个相切接触面的磨砂处理,所述高频预热环用于对经过第一砂轮组、第二砂轮组磨砂处理后的钢丝网管表面钢丝进行高频预热,所述涂胶模具用于对经过高频预热的钢丝进行表面涂胶,所述水槽用于对涂胶后的钢丝进行冷却,冷却后的钢丝从输出端输出。本技术装置输入的是外层已包裹钢丝网的钢丝网管半成品,通过在高频预热环之前设置两个砂轮组,利用砂轮组对钢丝的表面进行磨砂处理,之后依次进行高频预热、涂胶、冷却并输出。通过磨砂处理增加了钢丝与热熔胶之间的相互粘结作用力,减少了热胀冷缩情况下钢丝与塑料收缩率差异导致的相互剪切问题,提高了管材承压稳定性。本方案中,待加工的钢丝网管呈水平固定方向从输入端进入到输出端输出。本方案中,所述第一砂轮组包括两个砂轮,分别设置在钢丝网管所在水平线的上下两侧,且所述上下两个砂轮在钢丝水平行进方向前后设置。本方案中,所述第二砂轮组包括两个砂轮,分别设置在钢丝网管的所在水平线左右两侧,且所述左右两个砂轮在钢丝水平行进方向前后设置。本方案中,所述高频预热环为螺旋状高频预热环。本方案中,高频预热后的钢丝通过涂胶模具的中心进行表面涂胶。本方案中,所述水槽为方形冷却水槽。本方案中,所述方形冷却水槽在钢丝网管行进方向的两个对立面均设有与钢丝直径适配的孔用于钢丝网管穿过水槽进行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高频预热环之前设置两个砂轮组,利用砂轮组对钢丝的表面进行磨砂处理,增加了钢丝与热熔胶之间的相互粘结作用力,减少了热胀冷缩情况下钢丝与塑料收缩率差异导致的相互剪切问题,提高了管材承压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提高PE钢丝网管的钢丝表面粘结效果的装置,所述装置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包括:第一砂轮组1、第二砂轮组2、高频预热环3、涂胶模具(4)、水槽5,所述第一砂轮组1用于钢丝网管竖直方向上下两个相切接触面的磨砂处理,所述第二砂轮组2用于钢丝网管水平方向左右两个相切接触面的磨砂处理,所述高频预热环3用于对经过第一砂轮组1、第二砂轮组2磨砂处理后的钢丝网管表面钢丝进行高频预热,所述涂胶模具4用于对经过高频预热的钢丝进行表面涂胶,所述水槽用于对涂胶后的钢丝进行冷却,冷却后的钢丝从输出端输出。本技术装置输入的是外层已包裹钢丝网的钢丝网管半成品,通过在高频预热环之前设置两个砂轮组,利用砂轮组对钢丝的表面进行磨砂处理,之后依次进行高频预热、涂胶、冷却并输出。通过磨砂处理增加了钢丝与热熔胶之间的相互粘结作用力,减少了热胀冷缩情况下钢丝与塑料收缩率差异导致的相互剪切问题,提高了管材承压稳定性。本方案中,待加工的钢丝网管呈水平固定方向从输入端进入到输出端输出。本方案中,所述第一砂轮组1包括两个砂轮,分别设置在钢丝网管所在水平线的上下两侧,且所述上下两个砂轮在钢丝水平行进方向前后设置。本方案中,所述第二砂轮组2包括两个砂轮,分别设置在钢丝网管的所在水平线左右两侧,且所述左右两个砂轮在钢丝水平行进方向前后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砂轮组1和第二砂轮组2的砂轮直径大于钢丝直径。本方案中,所述高频预热环3为螺旋状高频预热环。采用螺旋状高频预热环可以使钢丝网管表面钢丝受热均匀。本方案中,高频预热后的钢丝通过涂胶模具4的中心进行表面涂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涂胶模块为钢丝网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生产中常用涂胶模具,在本实施例中不限于涂胶模具的具体型号,在此不予赘述。本方案中,所述水槽5为方形冷却水槽。本方案中,所述方形冷却水槽在钢丝网管行进方向的两个对立面均设有与钢丝网管直径适配的孔用于钢丝网管穿过水槽进行冷却。通过适配孔的设计提高了冷却效率。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高PE钢丝网管的钢丝表面粘结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包括:第一砂轮组(1)、第二砂轮组(2)、高频预热环(3)、涂胶模具(4)、水槽(5),所述第一砂轮组(1)用于钢丝网管竖直方向上下两个相切接触面的磨砂处理,所述第二砂轮组(2)用于钢丝网管水平方向左右两个相切接触面的磨砂处理,所述高频预热环(3)用于对经过第一砂轮组(1)、第二砂轮组(2)磨砂处理后的钢丝网管表面钢丝进行高频预热,所述涂胶模具(4)用于对经过高频预热的钢丝进行表面涂胶,所述水槽用于对涂胶后的钢丝进行冷却,冷却后的钢丝从输出端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PE钢丝网管的钢丝表面粘结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包括:第一砂轮组(1)、第二砂轮组(2)、高频预热环(3)、涂胶模具(4)、水槽(5),所述第一砂轮组(1)用于钢丝网管竖直方向上下两个相切接触面的磨砂处理,所述第二砂轮组(2)用于钢丝网管水平方向左右两个相切接触面的磨砂处理,所述高频预热环(3)用于对经过第一砂轮组(1)、第二砂轮组(2)磨砂处理后的钢丝网管表面钢丝进行高频预热,所述涂胶模具(4)用于对经过高频预热的钢丝进行表面涂胶,所述水槽用于对涂胶后的钢丝进行冷却,冷却后的钢丝从输出端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PE钢丝网管的钢丝表面粘结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待加工的钢丝网管呈水平固定方向从输入端进入到输出端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PE钢丝网管的钢丝表面粘结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砂轮组(1)包括两个砂轮,分别设置在钢丝网管所在水平线的上下两侧,且所述上下两个砂轮在钢丝网管水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晏茏宋科明余华林曾广跃谢铖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