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酰基氨磺酰基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及制备中间体技术

技术编号:2521437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2
本申请提供苯甲酰基氨磺酰基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式(I)所示的氨磺酰苯甲酸化合物与特戊酰氯反应,生成式(II)所示的酸酐化合物,然后使该酸酐化合物与胺反应,式中,R1为氢、卤素、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苯甲酰基氨磺酰基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及制备中间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苯甲酰基氨磺酰基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及制备中间体。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1272106A、CN1812962A、CN105636942A和CN107683276A系列申请中公开了酰基氨磺酰基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具体地,CN1272106A中公开了如下的方法a和b,其中具体实施了方法a,对方法b仅是笼统提及。方法a:方法b:CN1812962A公开了如下方法:CN1812962A公开的以上方法中,式(II)的氨磺酰羧酸化合物先与氯化剂反应生成如下的活化酰氯化合物,该化合物会与式(II)化合物发生副反应,该化合物自身分子间也会结合。虽然CN1812962A中记载其上述方法基本上可以避免产生不期望的二聚副产物,但在后续申请CN105636942A和CN107683276A又否定了这一效果。CN105636942A公开了如下方法:与上述同样地,CN105636942A的上述方法也存在式(IV)化合物本身分子间结合的副反应。CN107683276A公开了如下方法:CN107683276A的上述方法实际是CN105636942A中方法的最后一步,区别仅在于胺是分批加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上述路径完全不同的苯甲酰基氨磺酰基苯甲酰胺新制备方法、以及新的制备中间体。本专利技术的新制备方法通过如下路径实现:>步骤一:步骤二:其中,R1表示氢、卤素、C1-10烷基、C1-10烷氧基、C3-8环烷基、C3-8环烷氧基、卤代C1-10烷基、卤代C1-10烷氧基、卤代C3-8环烷基或卤代C3-8环烷氧基,R1可以是1~5个,多个R1可以相同或不同;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C1-10烷基或C3-8环烷基。优选地,式(I)化合物通过如下反应制备:更优选地,式(IV)化合物通过如下反应制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如下的新化合物以及其各种异构体:其中R1如上所定义。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上述化合物(II)作为中间体用于制备式(III)化合物的用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步骤二:上述步骤一的反应可以在卤代烃、甲苯、醋酸异丙酯、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溶剂中进行,特别优选在二氯甲烷中进行。反应温度一般为15~60℃、优选为25℃~35℃。反应时间为1~8小时、优选为1~6小时。式(I)化合物和特戊酰氯的摩尔比优选为1:1~1:2,更优选为1:1~1:1.5,特别优选为1:1~1:1.1。步骤一的反应优选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碱优选为有机碱,包括但不限于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吡啶等,优选为三乙胺。碱的用量优选为式(I)化合物的1~3倍摩尔量,更优选为2~2.5倍摩尔量。步骤二的反应可以使用与步骤一的反应相同的溶剂。反应温度一般为15~60℃、优选为25℃~35℃。反应时间为1~6小时、优选为1~4小时。R2R3NH的用量优选是式(I)化合物的1~2倍摩尔量,更优选为1~1.5倍摩尔量,特别优选为1.1倍摩尔量。上述步骤一所用的原料式(I)所示的氨磺酰苯甲酸化合物是已知化合物,可以使用市售品或者通过公知方法获得,但优选通过如下反应制备:上述反应可以在水中进行,优选在碱存在条件下进行,碱优选无机碱,特别优选氢氧化钠。式(IV)化合物与高锰酸钾的摩尔比通常为1:1~1:3,优选为1:2。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高锰酸钾优选用一定时间滴加,以控制反应温度。反应在15~50℃、优选25℃~30℃下进行2~10小时、优选为2~6小时。上述(IV)化合物优选通过如下反应制备:上述反应优选在丙酸酯或乙酸酯溶剂中进行,特有优选在醋酸异丙酯中进行。反应温度一般为50~100℃、优选为70℃~85℃。反应时间为1~10小时、优选为1~6小时。式(V)和式(VI)的原料化合物用量优选为等摩尔当量。本专利技术中,R1为氢、卤素、C1-10烷基、C1-10烷氧基、C3-8环烷基、C3-8环烷氧基、卤代C1-10烷基、卤代C1-10烷氧基、卤代C3-8环烷基或卤代C3-8环烷氧基,优选为氢、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C3-6环烷基或C3-6环烷氧基,更优选为氢、C1-6烷基或C1-6烷氧基,进一步优选为C1-6烷氧基,特别优选为甲氧基。R1的个数可以是1~5个,优选为1~2个。存在2个以上的R1时,多个R1可以相同或不同。R1优选处于邻位或对位,更优选处于邻位。R1特别优选为邻位取代的甲氧基。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C1-10烷基或C3-8环烷基,优选为氢、C1-6烷基或C3-6环烷基,更优选为C3-6环烷基,特别优选其中一个为环丙基、另一个为氢。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与上述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可以有效避免上述专利文献中所述的氨磺酰苯甲酰氯与原料化合物氨磺酰苯甲酸之间、或氨磺酰苯甲酰氯本身分子间结合的副反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如下的化合物,其中R1如上所定义,特别优选为邻位取代的甲氧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化合物还包括其各种异构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上述化合物(II)作为中间体用于制备式(I)化合物的用途。实施例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主旨范围内的任何修改或变更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中,HPLC的检测条件如下:色谱柱: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g/L的磷酸二氢铵)=50:5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5nm;柱温:30℃。实施例1N-(2-甲氧基-苯甲酰基)-4-甲基-苯磺酰胺的制备向三口瓶中加入250克醋酸异丙酯,开启搅拌,加入对甲苯磺酰胺110克,升温至75℃~80℃,随后滴入邻甲氧基苯甲酰氯112.4克,约1小时滴加完毕。滴毕,保温反应3h。取样进行HPLC检测,对羧基苯磺酰胺剩余≤0.5%,反应合格。降温至25℃,过滤,用50克醋酸异丙酯淋洗,干燥得目标产物187克。实施例24-(2-甲氧基-苯甲酰磺酰基)-苯甲酸的制备向三口瓶中先加入1500克水,开启搅拌,加入实施例1中制得的N-(2-甲氧基-苯甲酰基)-4-甲基-苯磺酰胺187克,随后加入49克氢氧化钠。冷水浴控温至25℃~30℃,缓慢加入194克高锰酸钾,约2小时滴加完毕。加毕,25℃~30℃继续反应2h。过滤除去二氧化锰,滤液用盐酸调pH至3~4,过滤,水洗,烘干得产品191克。实施例34-(2-甲氧基苯甲酰胺基磺酰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苯甲酰基氨磺酰基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使式(I)所示的氨磺酰苯甲酸化合物与特戊酰氯反应,生成式(II)所示的酸酐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苯甲酰基氨磺酰基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使式(I)所示的氨磺酰苯甲酸化合物与特戊酰氯反应,生成式(II)所示的酸酐化合物,



步骤二:使式(II)所示的酸酐化合物与胺反应,



式中,R1为氢、卤素、C1-10烷基、C1-10烷氧基、C3-8环烷基、C3-8环烷氧基、卤代C1-10烷基、卤代C1-10烷氧基、卤代C3-8环烷基或卤代C3-8环烷氧基,优选为氢、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C3-6环烷基或C3-6环烷氧基,更优选为氢、C1-6烷基或C1-6烷氧基,进一步优选为C1-6烷氧基,特别优选为甲氧基;
R1的个数可以是1~5个,优选为1~2个,存在2个以上的R1时,多个R1可以相同或不同;
R1优选处于邻位或对位,更优选处于邻位;
R1特别优选为邻位取代的甲氧基;
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C1-10烷基或C3-8环烷基,优选为氢、C1-6烷基或C3-6环烷基,特别优选其中一个为环丙基、另一个为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式(I)化合物通过如下反应制备:



R1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IV)化合物通过如下反应制备:



R1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步骤一的反应溶剂为卤代烃、甲苯、醋酸异丙酯、乙酸乙酯、四氢呋喃或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虎刘伟伟郭红永王浩褚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兰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兰润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谷之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