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33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塞环组件,针对现有单一型第一气环、第二气环进行改进,设计为上下配合的两层,保证密封性;第一气环、第二气环的上层环的外圈面结构具有刮油功能,上下层环的外圈面与气缸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空腔,上层环刮下来的油进入该空腔对上层环形成一个降压腔,有效防止上窜油,降低润滑油消耗。并且上层环刮下的油储存在上层环、下层环之间,增加了润滑性,使第一气环、第二气环在初期磨合时即耐磨又不易拉缸,提高了第一气环、第二气环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并且减少了漏气量和机油消耗,改善和提高内燃机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环组件
本技术涉及内燃机
,具体为一种活塞环组件。
技术介绍
活塞是内燃机中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其作用之一是与气缸盖、气缸壁共同组成燃烧室,而活塞环又同活塞、气缸壁共同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燃烧室漏气、窜机油。在工作过程中,如果活塞环的结构设计不合适,容易导致发动机的漏气量大,机油耗大。现有技术中,活塞上设置的活塞环,密封效果不好,机油耗和漏气量大。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活塞环组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活塞环组件,包括:第一气环,第一气环包括上下组合的上层环及下层环,上层环的主体截面为矩形,外圈面为桶面,桶面的中心线位于上层环的中心线上边,下层环的主体截面也为矩形,外圈面上段为锥面,下段为柱面,上层环、下层环的外圈面与气缸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空腔;第二气环,第二气环包括上下组合的上层环及下层环,上层环的主体截面为矩形,外圈面上段为柱面,下段为锥面,下层环的主体截面也为矩形,外圈面上段为锥面,下段为柱面,上层环、下层环的外圈面与气缸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空腔;及油环,油环包括油环本体、刮油刃、螺旋撑簧和闩销,所述油环本体外侧壁设有小油孔,所述刮油刃设在油环本体外侧面上,刮油刃截面为梯形,所述油环本体内侧设有与所述小油孔连通的凹槽,所述螺旋撑簧卡接在凹槽内,所述闩销位于凹槽开口处且卡接在所述螺旋撑簧的侧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塞环组件,针对现有单一型第一气环、第二气环进行改进,设计为上下配合的两层,保证密封性;第一气环、第二气环的上层环的外圈面结构具有刮油功能,上下层环的外圈面与气缸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空腔,上层环刮下来的油进入该空腔对上层环形成一个降压腔,有效防止上窜油,降低润滑油消耗。并且上层环刮下的油储存在上层环、下层环之间,增加了润滑性,使第一气环、第二气环在初期磨合时即耐磨又不易拉缸,提高了第一气环、第二气环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并且减少了漏气量和机油消耗,改善和提高内燃机的整体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活塞环组件与活塞及气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气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第一气环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中第二气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4中第二气环的分解示意图;图6、图7是图1中油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1中油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气环;11、21、上层环;111、桶面;112、213、凸块;12、22、下层环;121、212、221、锥面;122、211、222、柱面;123、223、凹槽;13、23、降压腔;2、第二气环;3、油环;31、油环本体;311、小油孔;312、凹槽;32、刮油刃;33、螺旋撑簧;34、闩销;4、活塞;41、第一气环槽;42、第二气环槽;43、油环槽;5、气缸。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活塞环组件,包括第一气环1、第二气环2及油环3。活塞4圆柱体的侧表面自上至下开设有第一气环槽41、第二气环槽42及油环槽43。第一气环1与第一气环槽41适配,第二气环2与第二气环槽42适配,油环3与油环槽43适配。第一气环1、第二气环2均包括上下组合的上层环及下层环。第一气环1包括上下组合的上层环11及下层环12。上层环11向下凸出形成多个凸块112,下层环12对应上层环11的凸块112设有多个凹槽123,上层环11的凸块112对应嵌入下层环12的凹槽123内,从而将上层环11与下层环12组合。上层环11的主体截面为矩形,外圈面为桶面111,桶面111的中心线位于上层环11的中心线上边。下层环12的主体截面也为矩形,外圈面上段为锥面121,下段为柱面122,锥面121高度大于柱面122高度。具体的,桶面111的中心线向上偏离上层环11的中心线a=0.3~0.6mm,桶面111最外圈与桶面111底圈的水平间距b=0.003~0.02mm,锥面121的锥度=30’~2°,柱面122的高度c=0.2~1mm。第一气环1的上层环11的外圈面为偏心桶面,具有刮油功能,上层环11、下层环12的外圈面与气缸5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空腔,上层环11刮下来的油进入该空腔对上层环11形成一个降压腔13,有效防止上窜油,降低润滑油消耗。并且上层环11刮下的油储存在上层环11、下层环12之间,增加了润滑性,使第一气环1在初期磨合时即耐磨又不易拉缸。第二气环2包括上下组合的上层环21及下层环22。上层环21向下凸出形成多个凸块213,下层环22对应上层环21的凸块213设有多个凹槽223,上层环21的凸块213对应嵌入下层环22的凹槽223内,从而将上层环21与下层环22组合。上层环21的主体截面为矩形,外圈面上段为柱面211,下段为锥面212,锥面212高度大于柱面211高度。下层环22的主体截面也为矩形,外圈面上段为锥面221,下段为柱面222,锥面221高度大于柱面222高度。具体的,锥面212的锥度δ=30’~2°,柱面211的高度d=0.2~1mm;锥面221的锥度ω=30’~2°,柱面222的高度e=0.2~1mm。第二气环2的上层环21的外圈面为柱面211,具有刮油功能,上层环21及下层环22的外圈面与气缸5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空腔,上层环21刮下来的油进入该空腔对上层环21形成一个降压腔23,有效防止上窜油,降低润滑油消耗。并且上层环21刮下的油储存在上层环21、下层环22之间,增加了润滑性,使第二气环2在初期磨合时即耐磨又不易拉缸。本技术提供的第一气环1、第二气环2均为双层组合气环,上层环材质为球墨铸铁,外圈面铬基陶瓷复合镀处理,其余面磷化处理;下层环材质为多元合金铸铁,外圈面氮化处理,其余面磷化处理。由于本技术第一气环1、第二气环2均为双层组合气环,第一气环1、第二气环2通过凸块及凹槽相互扣合设置,其扣合面上的凸块与凹槽可以防止第一气环1、第二气环2的开口位置相互重合,保证了活塞环整体的气密性,同时当第一气环1或第二气环2磨损严重时,另一气环还可继续维持活塞环的气密作用,避免了传统的单环损坏就无法工作的问题。如图8所示,油环3包括油环本体31、刮油刃32、螺旋撑簧33和闩销34。所述油环本体31外侧壁设有小油孔311。所述刮油刃32设在油环本体31外侧面上,所述刮油刃32截面为梯形。所述油环本体31内侧设有凹槽312,所述螺旋撑簧33卡接在凹槽312内,所述凹槽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环组件,包括第一气环、第二气环及油环,其特征在于:/n第一气环包括上下组合的上层环及下层环,上层环的主体截面为矩形,外圈面为桶面,桶面的中心线位于上层环的中心线上边,下层环的主体截面也为矩形,外圈面上段为锥面,下段为柱面,上层环、下层环的外圈面与气缸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空腔;/n第二气环包括上下组合的上层环及下层环,上层环的主体截面为矩形,外圈面上段为柱面,下段为锥面,下层环的主体截面也为矩形,外圈面上段为锥面,下段为柱面,上层环、下层环的外圈面与气缸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空腔;及/n油环包括油环本体、刮油刃、螺旋撑簧和闩销,所述油环本体外侧壁设有小油孔,所述刮油刃设在油环本体外侧面上,刮油刃截面为梯形,所述油环本体内侧设有与所述小油孔连通的凹槽,所述螺旋撑簧卡接在凹槽内,所述闩销位于凹槽开口处且卡接在所述螺旋撑簧的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环组件,包括第一气环、第二气环及油环,其特征在于:
第一气环包括上下组合的上层环及下层环,上层环的主体截面为矩形,外圈面为桶面,桶面的中心线位于上层环的中心线上边,下层环的主体截面也为矩形,外圈面上段为锥面,下段为柱面,上层环、下层环的外圈面与气缸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空腔;
第二气环包括上下组合的上层环及下层环,上层环的主体截面为矩形,外圈面上段为柱面,下段为锥面,下层环的主体截面也为矩形,外圈面上段为锥面,下段为柱面,上层环、下层环的外圈面与气缸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空腔;及
油环包括油环本体、刮油刃、螺旋撑簧和闩销,所述油环本体外侧壁设有小油孔,所述刮油刃设在油环本体外侧面上,刮油刃截面为梯形,所述油环本体内侧设有与所述小油孔连通的凹槽,所述螺旋撑簧卡接在凹槽内,所述闩销位于凹槽开口处且卡接在所述螺旋撑簧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环、第二气环的上层环均向下凸出形成多个凸块,第一气环、第二气环的下层环对应上层环的凸块均设有多个凹槽,上层环的凸块对应嵌入下层环的凹槽内,从而将上层环与下层环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杰谭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久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