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空间车辆稳定性判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稳定性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空间车辆稳定性判别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专注于对汽车动力性能追求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尽管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我国道路交通伤亡的人数也是居高不下,其中大部分非人为交通事故都与汽车稳定性问题相关。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旨在提升车辆的操控表现的同时,有效地防止汽车达到其动态极限时失控,可以有效地改善汽车稳定性。由于汽车系统是非线性的,行驶车辆的稳定性状态判别较为复杂。相平面法作为一种基于时域的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为行车稳定性提供判据,通过绘制在某一工况下的车辆状态相轨迹,判断其相轨迹能否回归稳定点来确定相平面的稳定区域,最终达到为行车控制提供依据的效果。目前国内外汽车稳定性相平面法主要为质心侧偏角速度-质心侧偏角相平面法。该方法将质心侧偏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作为汽车稳定性判断依据,建立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确定工况后输入纵向速度、前轮转角与路面附着系数,设定一定区间内的质心侧偏角与质心侧偏角速度初值,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空间车辆稳定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获取车辆参数,所述车辆参数包括车辆的前轮转角和路面附着系数;/n步骤2),根据获得的车辆参数建立三自由度车辆分析模型;/n步骤3),利用三自由度车辆分析模型绘制车辆稳定性相空间图,所述车辆稳定性相空间图为纵向速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相空间图,以质心侧偏角为x轴、以横摆角速度为y轴、以纵向速度为z轴、依据行车工况确定车辆相空间稳定区域;/n步骤4),建立全工况下车辆相空间稳定域库;/n步骤5),通过判断车辆行驶状态点是否在稳定域外判别车辆是否失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空间车辆稳定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车辆参数,所述车辆参数包括车辆的前轮转角和路面附着系数;
步骤2),根据获得的车辆参数建立三自由度车辆分析模型;
步骤3),利用三自由度车辆分析模型绘制车辆稳定性相空间图,所述车辆稳定性相空间图为纵向速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相空间图,以质心侧偏角为x轴、以横摆角速度为y轴、以纵向速度为z轴、依据行车工况确定车辆相空间稳定区域;
步骤4),建立全工况下车辆相空间稳定域库;
步骤5),通过判断车辆行驶状态点是否在稳定域外判别车辆是否失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空间车辆稳定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2.1),利用魔术轮胎公式建立非线性轮胎模型:
Fs=Dsin{Carctan[Bα-E(Bα-arctanBα)]}
式中,Fs为轮胎侧向力;α为侧偏角或者滑移率;B为刚度因子;C为曲线形状因子;D为峰值因子;E为曲线曲率因子;B、D、E都由轮胎的垂直载荷以及外倾角确定;
步骤2.2),根据建立的非线性轮胎模型建立以车身侧偏角、横摆角速度和纵向速度为状态变量的三自由度车辆模型:
式中,v为纵向速度;β为质心侧偏角;m为车辆质量;Flf为前轮纵向力;Fsf为前轮侧偏力;Flr为后轮纵向力;Fsr为后轮侧偏力;δf为前轮转角;CD为空气阻力系数;A为车辆迎风面积;ρ为空气密度;ω为横摆角速度;lf为前轴距;lr为后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空间车辆稳定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3.1),依据相平面稳定域特征,在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相图内使用菱形法划分稳定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燕,吴子涵,张自宇,刘津强,何鹏,王一松,赵万忠,施帅朋,颜伸翔,冯建,匡登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