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体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82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控制装置,以更有效地除去或防止拍摄装置的视野内的窗部的模糊。该控制装置具备经由构成车辆的窗部的透过部对车辆的周边进行拍摄的拍摄机构、能够加热透过部的加热器、能够将车辆的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状态切换为内部气体循环状态和外部气体导入状态的空气调节机构、以及控制加热器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在空气调节状态为内部气体循环状态的情况和外部气体导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用于使加热器开始工作的、关于外部气温的条件不同的控制。控制机构在外部气温为规定温度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开始加热器的工作,在空气调节状态为内部气体循环状态的情况下的规定温度阈值比空气调节状态为外部气体导入状态的情况下的规定温度阈值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体用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体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有将拍摄车辆周边的摄像机设置在车室内的车辆。在这样的车辆中,摄像机经由窗部的一部分而对车辆的周边进行拍摄。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为了除去或防止摄像机的视野内的窗部的模糊而配置加热器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7-2060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搭载于车辆等移动体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存在将室内的空气调节状态切换为内部气体循环状态和外部气体导入状态的空气调节装置。在内部气体循环状态的情况下,与外部气体导入状态相比,室内的湿度容易变高,容易产生摄像机视野内的窗部的模糊。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更有效地除去或防止拍摄装置的视野内的窗部的模糊。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移动体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体用控制装置具备:拍摄机构,其经由构成移动体的窗部的透过部而对所述移动体的周边进行拍摄;加热器,其能够对所述透过部进行加热;空气调节机构,其能够将所述移动体的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状态切换为内部气体循环状态和外部气体导入状态;控制机构,其对所述加热器进行控制;以及外部气温检测机构,其对外部气温进行检测,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空气调节状态为内部气体循环状态的情况和外部气体导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用于使所述加热器开始工作的、关于所述外部气温的条件不同的控制,在所述外部气温为规定温度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开始工作,在所述空气调节状态为所述内部气体循环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温度阈值比在所述空气调节状态为所述外部气体导入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温度阈值高。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更有效地除去或防止拍摄装置的视野内的窗部的模糊。附图说明图1中的(A)以及(B)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图2是从窗部的外侧观察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装置以及加热器的图。图3是图2的II-II线剖视图。图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控制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图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工作时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工作时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工作时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工作时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3拍摄装置4加热器20车辆用控制装置24ECU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车辆用控制装置的构成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控制装置20进行说明。图1中的(A)以及(B)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此外,在各图中,箭头X表示车辆1的前后方向,箭头Y表示车辆1的车宽方向。箭头Z表示上下方向。作为一例,车辆1是轿车型的四轮的乘用车。车辆1在与窗部5相邻的前列具有两个座椅,在后列具有两个座椅,前列的右侧的座椅是驾驶席,左侧的座椅是副驾驶席。车辆1与各座椅相邻地具有合计四个门。在车辆1的前部设置有驱动单元6。驱动单元6包括发挥车辆1的推进力的驱动源。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驱动源为发动机(内燃机)。除了发动机之外,驱动单元6还包括自动变速器。此外,作为驱动源,可以采用电动马达等其他驱动源,也可以如内燃机与电动马达的组合那样通过多个装置的组合来构成驱动源。另外,在本说明中,以四轮的车辆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适用于两轮车、船舶等其他移动体。在车辆1的前部设置有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装置9。空气调节装置9基于乘员的操作进行制冷制热、除湿、换气等。乘员的操作例如通过设置于车室内的仪表盘的开关(未图示)来进行。另外,空气调节装置9能够将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状态切换为内部气体循环状态和外部气体导入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调节装置9具有内部气体循环模式和外部气体导入模式作为其工作模式。空气调节装置9在内部气体循环模式时使车室内的空气循环,在外部气体导入模式时从车外向车室内供给空气。同时参照图2以及图3。图2是从窗部5的外侧观察拍摄装置3以及加热器4的图。另外,图3是图2的II-II线剖视图。车辆1具备对车辆1的周边进行拍摄的拍摄装置3。在本实施方式中,拍摄装置3拍摄车辆1的前方的图像。拍摄装置3例如是具备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和透镜等光学系统的摄像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拍摄装置3的拍摄图像例如用于车辆1的前方的障碍物的检测、道路交通标线(例如白线)的识别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拍摄装置3在车辆1的车室内侧经由托架30设置于车顶7的前部。另外,拍摄装置3能够经由构成窗部5的透过部50而对车辆1的前方进行拍摄。当从图2的方向观察时,拍摄装置3的透镜部分露出,主体部分隐藏在托架30及加热器4的后方或下方。在透过部50的下方设置有能够分别加热透过部50的加热器4。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4粘贴在SLS(防杂散光结构)301的背侧。SLS301是用于抑制透过透过部50而入射到车室内侧的光的漫反射的板状的部件。SLS301以表面侧与透过部50对置的方式设置,在背面侧粘贴有加热器4。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4经由SLS301而设置于托架30。加热器4用于除去或防止透过部50的模糊。例如,若在外部气温较低时在车室内使用制热,则车室内外的温度之差变大,有时会在车辆的窗玻璃等上产生结露所导致的模糊。另外,例如,在外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由于附着于车外侧表面的冰、霜,有时也会产生窗玻璃等的模糊。若在透过部50产生模糊,则拍摄装置3的拍摄图像变得不清晰,有时无法在行驶辅助中的障碍物、交通标线等的检测中使用拍摄图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拍摄装置3设置加热器4,从而除去或防止透过部50的模糊。加热器4例如是电热加热器。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加热器4呈板状的形状,通过在配置于板状的部分的电热线中流过电流,能够对其周围进行加热。此外,加热器4的结构是例示,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也可以在窗部5自身的透过部50的周围设置电热线。托架30支承拍摄装置3以及加热器4。托架30包括与透过部50对置设置的壁部30a和从壁部30a向透过部50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壁部30b。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透过部50、壁部30a以及壁部30b划定空间30c。此外,托架30以及壁部30a、30b的结构是例示,可以适当变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壁部30a的前侧形成有连通空间30c与车室内的其余空间的连通部30d。换言之,在壁部30a的前侧端部与窗部5(透过部50)之间形成有间隙。通过这样的结构,来自设置于车辆1的前部的空气调节装置9的空气如图3的箭头A所示那样沿着窗部5向空间30c内被导入。即,连通部30d被设置成能够将来自空气调节装置9的空气向空间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体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体用控制装置具备:/n拍摄机构,其经由构成移动体的窗部的透过部而对所述移动体的周边进行拍摄;/n加热器,其能够对所述透过部进行加热;/n空气调节机构,其能够将所述移动体的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状态切换为内部气体循环状态和外部气体导入状态;/n控制机构,其对所述加热器进行控制;以及/n外部气温检测机构,其对外部气温进行检测,/n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空气调节状态为内部气体循环状态的情况和外部气体导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用于使所述加热器开始工作的、关于所述外部气温的条件不同的控制,/n在所述外部气温为规定温度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开始工作,/n在所述空气调节状态为所述内部气体循环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温度阈值比在所述空气调节状态为所述外部气体导入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温度阈值高。/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3 JP 2019-0097351.一种移动体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体用控制装置具备:
拍摄机构,其经由构成移动体的窗部的透过部而对所述移动体的周边进行拍摄;
加热器,其能够对所述透过部进行加热;
空气调节机构,其能够将所述移动体的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状态切换为内部气体循环状态和外部气体导入状态;
控制机构,其对所述加热器进行控制;以及
外部气温检测机构,其对外部气温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空气调节状态为内部气体循环状态的情况和外部气体导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用于使所述加热器开始工作的、关于所述外部气温的条件不同的控制,
在所述外部气温为规定温度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器开始工作,
在所述空气调节状态为所述内部气体循环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温度阈值比在所述空气调节状态为所述外部气体导入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温度阈值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体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空气调节状态为所述内部气体循环状态的情况和所述外部气体导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所述加热器的工作中的条件不同的控制,
与所述空气调节状态为所述外部气体导入状态的情况相比,在所述空气调节状态为所述内部气体循环状态的情况下,提高工作中的所述加热器的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体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空气调节状态为所述内部气体循环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工藤成司中岛匡贵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