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PC高精密测试用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34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FPC高精密测试用治具,包括: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FPC软板的凹槽和定位导柱,凹槽一端还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放置槽;上支撑板,上支撑板经过定位导柱定位后盖压在下支撑板上,测量组件,测量组件设置在上支撑板下端面位置与凹槽相对应;降温组件,降温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置于放置槽内,第二部分置于上支撑板的下端面位置与第一部分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个固定在机台上的下支持板和固定在机器驱动机构的上支撑板进行定位,在通过位于上支撑板上的测量组件和降温组件进行测量和降温,由于测量模组的特殊设计,在测量时保证了软板的安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需器件简单、定位精准以及测量数据误差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PC高精密测试用治具
本技术涉及高精度测试治具领域,特别是涉及FPC软板和手机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治具领域。
技术介绍
如今电子产品发展迅速,同时对电子元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金手指、芯片触点等的体积要求越来越小,从而给元器件的检测带来极大的困难,触点间距越来越小,有的元器件触点间距达到0.3mm,有的甚至更小,这就让检测的设备遇到极大的困难,定位不准确根本无法测试;有些元器件是软板的形式,检测时还得注意压力问题,否则可能损坏元器件。目前已有的检测方式是利用B2B公母头对接测试,这种结构定位精度相对较低,对于精度要求高的测试无法准确无误的完成,由于精度低还会导致较B2B接口损坏,下压的压力无法准确控制,会导致一些软板类的原件损坏,对于高精度的原件根本无法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精准定位FPC软板的测试治具,解决了现有测试治具定位不准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FPC高精密测试用治具,包括: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FPC软板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冷却槽,所述下支撑板上端面还设置有定位导柱;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经过所述定位导柱定位后盖压在所述下支撑板上;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位于所述上支撑板的下端面,所述测量组件位置与所述凹槽相对应;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置于所述冷却槽内,所述第二部分置于所述上支撑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二部分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定位板、探针和针模浮动板,所述探针和针模浮动板均连接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探针贯穿所述针模浮动板。进一步地,所述针模浮动板通过弹簧与所述定位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针模浮动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形状相对应的仿形环,所述探针设置在所述仿形环内,所述探针与所述仿形环之间至少具有待机状态和测量状态,在所述待机状态下,所述探针全部位于所述仿形环以内,所述探针的外端在所述仿形环外端的平面以内,在所述测量状态下,所述探针的外端在所述仿形环外端的平面以外。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吹气孔。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导柱分为初定位导柱和精定位导柱,所述初定位导柱和精定位导柱的数量均有至少一个;所述上支撑板下端面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导柱相对应的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两侧还开设有取料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还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引流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为铜块。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槽内还设置有一固定环,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固定环内。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通过两个上下支撑板进行测试,其中下支撑板放置在机台上,使用人工或自动上料装置将产品放置在下支撑板上,上支撑板与机器驱动机构连接,测量组件放置在上支撑板上,测量时,驱动机构带动上支撑板向下运动就可测量,方便简单,无需多余装置。上下支撑板通过定位后,对FPC软板进行测量时精准可靠,降温组件通过两部分合作降低测试时产生的高温,保证了测量数据不会出现太多误差。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FPC高精密测试用治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视向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下支撑板;2、上支撑板;3、测量组件;4、降温组件;101、初定位导柱;102、精定位导柱;103、凹槽;104、取料槽;105、引流槽;106、冷却槽;107、固定环;108、第一部分;301、定位板;302、针模浮动板;303、探针;304、仿形环;305、吹气孔;401、第二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FPC高精密测试用治具。包括上支撑板2、下支撑板1、测量组件3和降温组件4。上支撑板2的上端面固定在机器的驱动机构上,下支撑板1下端面固定在机台上。测量组件3和降温组件4的第二部分401固定在上支撑板2下端面,上支撑板2下端面还设置有与定位导柱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便于定位。本实施例中,测量组件3通过定位销精准固定在上支撑板上。下支撑板1上端面设置有初定位导柱101和精定位导柱102,每种导柱分别有两个,两个初定位导柱101在下支撑板1上端面呈180度的中心对称。两个精定位导柱102在下支撑板1上端面也呈180度的中心对称。如图3所示下支撑板1的上端面还开设有可放置待测的FPC软板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凹槽103,凹槽103的一端开设有两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的引流槽105,两个引流槽105与凹槽103连通,呈一定角度分布。凹槽103另一端开设有截面形状也为长方形冷却槽106,冷却槽106内放置有一个固定环107,固定环107内放置了降温组件4的第一部分108,固定环107用于限定第一部分108的位置,防止其在测试过程中发生松动,压伤FPC软板,凹槽103两侧还开设有取料槽104,方便人工进行取料。取料槽104为半椭圆形,两侧各有一个,贯穿凹槽103相互连通。如图4所示测量组件包括定位板301、针模浮动板302、仿形环304和若干个探针303。定位板301固定在上支撑板2上,探针303固定在定位板301上,针模浮动板302通过弹簧与定位板301连接,探针303贯穿针模浮动板302。针模浮动板302上还固定了开口向下的仿形环304,仿形环304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且尺寸形状与凹槽103相匹配。仿形环304将若干个探针303包围起来,并且仿形环304的开口平面低于探针303的外端。定位板上还设置了多个吹风孔305。降温组件4的第二部分401放置的位置与第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PC高精密测试用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支撑板(1),所述下支撑板(1)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FPC软板的凹槽(103),所述凹槽(10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03)连通的冷却槽(106),所述下支撑板(1)上端面还设置有定位导柱;/n上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2)经过所述定位导柱定位后盖压在所述下支撑板(1)上;/n测量组件(3),所述测量组件(3)位于所述上支撑板(2)的下端面,所述测量组件(3)位置与所述凹槽相对应;/n降温组件(4),所述降温组件(4)包括第一部分(108)和第二部分(401),所述第一部分(108)置于所述冷却槽(106)内,所述第二部分(401)置于所述上支撑板(2)的下端面,所述第二部分(40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部分(108)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PC高精密测试用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支撑板(1),所述下支撑板(1)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FPC软板的凹槽(103),所述凹槽(10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03)连通的冷却槽(106),所述下支撑板(1)上端面还设置有定位导柱;
上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2)经过所述定位导柱定位后盖压在所述下支撑板(1)上;
测量组件(3),所述测量组件(3)位于所述上支撑板(2)的下端面,所述测量组件(3)位置与所述凹槽相对应;
降温组件(4),所述降温组件(4)包括第一部分(108)和第二部分(401),所述第一部分(108)置于所述冷却槽(106)内,所述第二部分(401)置于所述上支撑板(2)的下端面,所述第二部分(40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部分(108)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PC高精密测试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3)包括定位板(301)、探针(303)和针模浮动板(302),所述探针(303)和针模浮动板(302)均连接在所述定位板(301)上,所述探针(303)贯穿所述针模浮动板(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PC高精密测试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模浮动板(302)通过弹簧与所述定位板(3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FPC高精密测试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模浮动板(30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03)形状相对应的仿形环(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飞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润弘安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