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压浆管路桩端柔性压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53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阶段桩基施工用压浆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后压浆管路桩端柔性压浆结构,解决了现有压浆装置不能随着孔深的变化自动调整注浆管的长度,导致灌注桩在注浆时不能将水泥浆液泵送至桩端的问题,其包括设置于钢筋笼内部的压浆管,压浆管至少两组,压浆管底部为缩口形状,缩口形状外套有柔性管,柔性管顶端固定连接于压浆管,柔性管内部和外部都有碎石,柔性管底端延伸于钢筋笼底端之外。随着孔深的变化自动调整注浆管的长度,避免压浆周围混凝土包裹而无法打开压浆通道,同时保证了压浆装置准确的延伸到桩基孔底、注浆时压浆装置能够顺利的打开,提高了注浆合格率、保证了桩基工程质量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压浆管路桩端柔性压浆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阶段桩基施工用压浆装置的
,具体是一种后压浆管路桩端柔性压浆结构。
技术介绍
后压浆技术是在成桩的过程中,在桩底和桩侧预埋好压浆的管路,待桩身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采用高压注浆泵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对桩底及桩侧注入水泥浆,通过浆液渗透到疏松的桩端虚尖周围的土壤中,形成强度较高的固结体,并随着注浆量的增加,水泥浆液不断向由于受泥浆浸泡而松弛的桩端持力层渗透,增加了桩端的承压面积,同时相当于对钻孔桩进行扩底,浆液沿着桩身和土层的结合层上返,消除了泥皮,提高了桩侧摩阻力、桩端承载力。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桩端注浆方式有桩端开式后注浆和桩端闭式后注浆。桩端开式后注浆主要采用单项管后注浆和U形管后注浆:①单项管后注浆:利用导管与桩端的管式单项注浆阀进行的桩端后注浆方式,②U形管后注浆:U形注浆管由进口管,注浆阀,出口管组成,注浆时将出口管封闭,浆液通过桩端注浆阀注入土层。桩端闭式后注浆采用柔性胶囊注浆腔,将浆液注入预置在桩端的弹性腔体内,随着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增大,弹性腔体逐渐膨胀、扩张、破裂,在桩端以下形成浆泡。在实际灌注桩施工中,由于地质或操作手操作原因,会造成实际孔深大于设计孔深,钢筋笼底位置通常根据设计桩长已固定,注浆管通常延钢筋笼绑扎基本固定,桩端注浆阀可能无法到达加深后的桩底,在混凝土浇筑达到一定强度后,压浆管周围因混凝土包裹而无法打开压浆通道,无法进行孔底正常注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压浆装置不能随着孔深的变化自动调整注浆管的长度,导致灌注桩在注浆时不能将水泥浆液泵送至桩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后压浆管路桩端柔性压浆装置。为后期注浆时,利用柔性管内的碎石之间的间隙,在混凝土包裹后提供顺畅的注浆通道,使得浆液能够顺利渗透到桩端周围的疏松土壤中,形成强度较高的固结体,且沿着桩身和土层的结合层上返,消除了泥皮,提高桩端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后压浆管路桩端柔性压浆结构,包括设置于钢筋笼内部的压浆管,所述的压浆管至少两组,压浆管底部为缩口形状,所述的缩口形状外套有柔性管,所述的柔性管顶端固定连接于压浆管,柔性管内部和外部都有碎石,柔性管底端延伸于钢筋笼底端之外。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管内部有粒径20-40mm的碎石。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浆管对称设置,压浆管底部与钢筋笼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管底端延伸出钢筋笼底端50-100cm。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管底端覆盖有厚度30-50cm、粒径20-40mm的碎石。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浆管包括若干节依次连接的压浆子管,压浆子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生料带密封。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管顶端采用扎丝绑扎于压浆管。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本技术后,随着孔深的变化自动调整注浆管的长度,避免压浆周围混凝土包裹而无法打开压浆通道,同时保证了压浆装置准确的延伸到桩基孔底、注浆时压浆装置能够顺利的打开,提高了注浆合格率、保证了桩基工程质量且本技术简单,安装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示意图,图中:1-压浆管,2-螺纹,3-扎丝绑扎,4-粒径20-40mm的碎石,5-柔性管,6-厚度30-50cm、粒径20-40mm的碎石,7-钢筋笼,8-缩口形状。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后压浆管路桩端柔性压浆结构,包括设置于钢筋笼7内部的压浆管1,所述的压浆管1至少两组,压浆管1底部为缩口形状8,所述的缩口形状8外套有柔性管5,所述的柔性管5顶端固定连接于压浆管1,柔性管5内部和外部都有碎石,柔性管5底端延伸于钢筋笼7底端之外。所述的柔性管5内部有粒径20-40mm的碎石4。所述的压浆管1对称设置,压浆管1底部与钢筋笼7固定。所述的柔性管5底端延伸出钢筋笼7底端50-100cm,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长。所述的柔性管5底端覆盖有厚度30-50cm、粒径20-40mm的碎石6。所述的压浆管1包括若干节依次连接的压浆子管,压浆子管之间采用螺纹2连接,生料带密封。所述的柔性管5顶端采用扎丝绑扎于压浆管1。本技术是后压浆施工时,确保柔性管准确延伸到桩端以及压浆装置顺利打开,为后期注浆提供顺畅的碎石注浆通道。具体工艺流程是:1、压浆管,至少两组;柔性管内灌入粒径20-40mm的碎石。2、各压浆管在安装时对称布置,因灌注桩钢筋笼采用分节连接,底段压浆子管必须在下笼前与底节钢筋笼用铁丝预先绑扎牢固,其它段的压浆子管随钢筋笼一起安装下放。各压浆子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生料带密封,避免焊接。压浆管底部的柔性管伸出钢筋笼底50-100cm以上(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与桩孔底紧密接触。3、为防止水泥浆从空孔部分的压浆管接头处压出,空孔部分的钢管均应采用整根长钢管连接。4、每根管的长度按设计孔深高出地面0.5m。5、钢筋笼放入桩孔后在桩底注入厚度30-50cm、粒径20-40mm的碎石将柔性管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压浆管路桩端柔性压浆结构,包括设置于钢筋笼(7)内部的压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浆管(1)至少两组,压浆管(1)底部为缩口形状(8),所述的缩口形状(8)外套有柔性管(5),所述的柔性管(5)顶端固定连接于压浆管(1),柔性管(5)内部和外部都有碎石,柔性管(5)底端延伸于钢筋笼(7)底端之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压浆管路桩端柔性压浆结构,包括设置于钢筋笼(7)内部的压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浆管(1)至少两组,压浆管(1)底部为缩口形状(8),所述的缩口形状(8)外套有柔性管(5),所述的柔性管(5)顶端固定连接于压浆管(1),柔性管(5)内部和外部都有碎石,柔性管(5)底端延伸于钢筋笼(7)底端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压浆管路桩端柔性压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管(5)内部有粒径20-40mm的碎石(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压浆管路桩端柔性压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浆管(1)对称设置,压浆管(1)底部与钢筋笼(7)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印旺孙勇陈艳军徐新春张洁玙谢俊平王耀李丰波刘旭东贺亚琴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