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辅助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101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来测量角度顶角尖位置的测量辅助工具,尤其是该测量辅助工具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臂与第二臂,以及在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至少一个垂直的夹角内,设有凸出于第二臂的内侧面的棱角尖,棱角尖的顶线同时平行于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内侧面,且该顶线与第一臂、第二臂的内侧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b、e,其中该b和e需要满足在该第一臂和第二臂所处平面内,使得该棱角尖和第二臂的内侧上边缘之间的连线与第一臂的内侧面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的值,必须大于被测量角度的值。这种测量辅助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准确辅助获得测量值。(*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辅助工具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测量角度顶角位置的测量辅助工具,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准确辅助获得测量值的测量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当测量一个有角度的工件4(请参考图1,所示为一模具滑块)时,如果需要测其角度a2的顶角尖M,也就是两条斜边的交点,到工件4的基准边5之间的距离L时,显然难以用测量卡尺准确地测量出来,因为顶角尖M为非看得见的交点,尤其是被倒角后,更是难以用测量卡尺准确地测量出来。目前,实际工作中要测量如上所述的距离L时,一般的作法是目测,即把卡尺6的一个测量尖角目测对准工件4的顶角尖M,把卡尺6的另一个测量尖角目测对准工件4的基准边5,这样可以大约测量出它的距离,如图2,但这样测量出来的距离不准确。另外,也可以用电子扫描仪的设备准确测量,但需要投入一部设备,而且测量过程还不直接、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能够准确辅助获得测量值的测量辅助工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测量辅助工具,尤其是该测量辅助工具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臂与第二臂,以及在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至少一个垂直的夹角内,设有凸出于第二臂的内侧面的棱角尖,棱角尖的顶线同时平行于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内侧面,且该顶线与第一臂、第二臂的内侧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b、e,其中该b和e需要满足在该第一臂和第二臂所处平面内,使得该棱角尖和第二臂的内侧上边缘之间的连线与第一臂的内侧面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的值,必须大于被测量角度的值。上述基础上,其中:所述测量辅助工具的外形大致呈“L”形,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只形成-->了一个垂直的夹角。所述棱角尖的截面形状为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形状。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在于,本技术利用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臂与第二臂,以及在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垂直的夹角内,设有垂直并凸出于第二臂内侧边的棱角尖,而由于棱角尖与工件上的一个斜边相互贴合,因此工作上的这个斜边的延长线与第一臂内侧边形成一个虚拟交点,这个虚拟交点是一个准确的顶角尖点;那么,就可以用测量卡尺准确地测量和求得这个顶角尖与基准边的距离。显然,本专利技术制作简单,操作便捷,实用性强,准确度高;无论顶角是否成倒角或缺角都可以测量,也可以测量不同角度的工件;而且不必再投入额外的测量设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是现有技术中有角度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对有角度的工件进行测量其顶角尖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测量辅助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测量辅助工具在辅助测量图1中所示工件的项角尖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用于汽车机盖为例说明本技术。请一起参考图3与图4,为本技术一种测量辅助工具的优先实施例。本技术测量辅助工具,外形大致呈“L”形,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臂1与第二臂2,以及与第一臂1同向,并垂直凸出于第二臂2内侧面的棱角尖3,该棱角尖3的顶线同时平行于该第一臂1和第二臂2的内侧面,该棱角尖3相距第一臂1的内侧面一固定距离b(也就是所述棱角尖3相距至第一臂1的内侧面的垂直距离为b),该棱角尖3相距第二臂2的外侧面一固定距离e;在该第一臂1和第二臂2所处平面内,该棱角尖3与第二臂2的内侧上边缘之间的连线形成一条虚拟直线7,这条虚拟直线7与第一臂1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一个角度a1,这个角度a1必须大于工件4角度a2,这样,第二臂2就不会与工件4之间产生干涉。-->如图5所示,工作时,把工件4需要被测角度a2的一个斜边贴合第一臂1的内侧面,把被测角度a2的另一个斜边与棱角尖3贴合;并使工件4的基准边5与第二臂2平行,这样,在该第一臂1和第二臂2所处平面内,工件4上与所述棱角尖3贴合的斜边的延长线8与第一臂1的内侧面相交一点,即是被测角度a2的顶角尖M的位置;测量时,把卡尺6的一个测量边与第二臂2的外侧面贴合,把卡尺6的另一个测量边与工件4的基准边5贴合,就可以便捷而精确地测量出一个距离k。由于本技术一种测量辅助工具设有两个不变的值,即距离b和距离e是一个恒定的系数,而工件4的角度a2也是一个固定的角度值;设所述棱角尖3在第一臂1上垂直投影点N与顶角尖M之间的距离为P,这样,棱角尖3与点N与点M之间形成了一个直角三形,利用几何勾股定律,可以求得距离p值,即:p=b×tg(a2-90)或p=b÷tg(180-a2);再用数学方式求得顶角尖M与基准边5之间的距离L值,即:L=k-e-p;这样,就可以准确地计算测得工件4的顶角尖M与基准边5之间的距离L。另外,本技术一种测量辅助工具的外形还可设计为大致呈“T”字形,在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每一个垂直的夹角内,均设有垂直并凸出于第二臂内侧边的棱角尖,但每一个棱角尖与第二臂2的内侧上边缘之间的连线与第一臂1的内侧边之间形成不同的角度a1,以适应具有不同角度a2的工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测量辅助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量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辅助工具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臂与第二臂,以及在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至少一个垂直的夹角内,设有凸出于第二臂的内侧面的棱角尖,棱角尖的顶线同时平行于该第一臂与第二臂的内侧面,且该顶线与第一臂、第二臂的内侧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b、e,其中该b和e需要满足在该第一臂和第二臂所处平面内,使得该棱角尖和第二臂的内侧上边缘之间的连线与第一臂的内侧面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的值,必须大于被测量角度的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辅助工具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臂与第二臂,以及在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至少一个垂直的夹角内,设有凸出于第二臂的内侧面的棱角尖,棱角尖的顶线同时平行于该第一臂与第二臂的内侧面,且该顶线与第一臂、第二臂的内侧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b、e,其中该b和e需要满足在该第一臂和第二臂所处平面内,使得该棱角尖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圣均黄志武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