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装置的臀部支撑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72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走装置的臀部支撑结构,用于设置在供人体腿部支撑的腿部支撑架的上支杆的一侧;上述臀部支撑结构为用于贴靠人体臀部的曲面结构,该曲面结构的上部向后翻边弯曲,该翻边弯曲用于支撑人体臀部下侧。通过设置这样的臀部支撑结构,避免直接采用凹面的让整个臀部限于其中带来的拘束感,也不会像平板那样的坐着时的那样不适,坐下、站起都不会有过强的活动限制感,也避免了不同臀部尺寸的契合问题,让使用者更大的自由度同时享有较好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走装置的臀部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走装置的臀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体弱多病,多数老年人有行走能力,但是长时间行走时会很累。现在有些外骨骼设备可为行动不便者提供用于行走时的可靠支撑,但是在使用者需要休息如坐下时带来的舒适感不尽人意,所以目前需要一种方便老年人穿戴,同时穿戴舒适、可方便进行休息坐下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行走支撑设备。申请人经过专利技术创造,申请了“一种气动单向离合器”可同时实现单向锁定与双向分离,专利申请号CN201820005229.8,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离合器的连接实现部件的单向分离与单向锁定或双向分离与双向锁定,当需要同时实现单向锁定与双向分离时则无法实现等技术问题,其包括主轴、顶销、星轮一、外环、滚柱、腿部固定件一和腿部固定件二,星轮一设置于外环内部,滚柱设置于星轮一的开口槽内,滚柱与星轮一活动连接,顶销与滚柱固定连接,顶销与星轮一活动连接,腿部固定件一和腿部固定件二均设置于外环内,外环内还设置有管接头、星轮二、气囊、螺钉、弹性挡圈一、定位销和弹性挡圈二,星轮二与外环转动连接,星轮二与星轮一固定连接,气囊设置于星轮二与星轮一内部。但是该项技术需要采用气压实现,当由于漏气或者其余气压不稳定时,则容易出现性能不稳定的情况,同时采用气压方式对使用场合也有较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在使用者坐下时更加舒适的行走装置的臀部支撑结构。行走装置的臀部支撑结构,用于设置在供人体腿部支撑的腿部支撑架的上支杆的一侧;>上述臀部支撑结构为用于贴靠人体臀部的曲面结构,该曲面结构的上部向后翻边弯曲,该翻边弯曲用于支撑人体臀部下侧。通过设置这样的臀部支撑结构,避免直接采用凹面的让整个臀部限于其中带来的拘束感,也不会像平板那样的坐着时的那样不适,坐下、站起都不会有过强的活动限制感,也避免了不同臀部尺寸的契合问题,让使用者更大的自由度同时享有较好的舒适感。进一步的是,上述臀部支撑结构包括上段和下段;上述下段的前表面上的中线为直线,上述上段的前表面上的中线为弧线。这里的前表面即贴靠臀部的表面。进一步的是,在侧向上,上述直线与上至杆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7°。进一步的是,在侧向上,上述弧线的自由端的切线与上述直线之间的夹角为112~120°。进一步的是,在侧向上,上述弧线由两段圆弧线依次连接形成;或者,弧线由一段直线、一段圆弧线依次连接形成。进一步的是,上述弧线的三段圆弧线从下到上依次为第一圆弧线和第二圆弧线;上述第一圆弧线的圆心角为7~9°;上述第二圆弧线的圆心角为55~60°。进一步的是,上述第一圆弧线的圆心角为7°、8°或9°;上述第二圆弧线的圆心角为55°、56°、57°、58°、59°或60°。在上述角度下,较为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在该角度下,人体的臀部在行走和坐下时都会较为舒适。进一步的是,上述臀部支撑结构的一侧边向前方延伸的设置有用于与上支杆连接的对接板。进一步的是,上述臀部支撑结构的侧边设置有孔,该孔可用于让上述的腿部固定件固定在臀部支撑结构上。进一步的是,上述曲面结构为两边向前翘起。将上述的臀部支撑结构运用于行走装置上,本技术也就还提供一种更加方便坐下同时更加舒适的行走支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行走支撑装置,包括用于与人体腿部连接的腿部支撑架;上述腿部支撑架拥有通过离合装置对接的上支杆与下支杆;上述腿部支撑架在其底部着地时离合装置为锁定状态,底部离地时离合装置为铰接活动状态;上述上支杆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贴靠在人体臀部的臀部支撑结构;上述臀部支撑结构为上边沿向背离人体臀部方向翻边的曲面结构。将本行走支撑装置提供给使用者穿戴上之后,既不影响行走,同时累了可随时坐立休息。这样装置同样可用于需长时间站立或坐立工作的工人。相比于目前的一些可穿戴座椅,避免了采用主动式的,即需要使用外部电能的此类产品带来的笨重、成本高的问题,相比于该类产品,本技术的行走支撑装置具有更强的实用性。通过使臀部支撑结构采用向背离人体臀部方向翻边的曲面结构,让该臀部支撑结构能与使用者的臀部的下侧有更好、更舒适的接触,避免直接采用凹面的让整个臀部限于其中带来的拘束感,坐下、站起都不会有过强的活动限制感,也避免了不同臀部尺寸的契合问题,让使用者更大的自由度同时享有较好的舒适感。进一步的是,上述上支杆上设置有腿部固定件,该腿部固定件与臀部支撑结构前后对应。这样以方便固定该上支杆与腿部的相对位置。进一步的是,上述臀部支撑结构、上支杆和腿部固定件围成开环或闭环的用于箍住人体大腿的筒状结构。进一步的是,上述腿部固定件为向臀部支撑结构一侧弯曲的弧形条板。这里将腿部固定件设置为条板,可以是弧形条板一端铰接在上支杆上,这里的弧形条板可采用塑料等弹性材质,也可以采用金属条板。进一步的是,上述腿部固定件为绑带,采用绑带方便对不同尺寸大小的腿部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是,上述腿部固定件一端连接在上支杆上,另一端与臀部支撑结构可拆卸式连接。进一步的是,上述臀部支撑结构上设置有用于套装在人体腿部上的开环或闭环的套筒,即这里可以采用固定的套筒,直接避免腿部在套筒的径向上脱出。进一步的是,上述臀部支撑结构通过套筒与上支杆连接。进一步的是,上述臀部支撑结构的上边沿超过上支杆的顶端。这样设置,即让上支杆不宜过长,方便进行活动。进一步的是,上述离合装置包括外环和设置于外环内的内环;上述内环与外环之间设置有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行切换的单向式传动构件,用于实现外环与内环之间的单向转动传动连接;上述腿部支撑架底端设置有底部;上述离合装置内还设置有与单向式传动构件连接的位置调节机构;上述底部通过驱动装置连接位置调节机构,用于通过控制位置调节机构带动单向式传动构件。进一步的是,上述腿部支撑架用于设置在人体腿部外侧,这样可以防止腿部支撑架特别是在行走时两腿的腿部支撑架相互干涉或发生碰撞。或者,上述腿部支撑架用于设置在人体腿部内侧。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技术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技术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用于说明本申请的行走支撑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用于说明本申请的行走支撑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用于说明本申请的行走支撑装置中腿部支撑架位于内侧时示意图;图4为用于说明本申请的行走支撑装置中腿部支撑架位于外侧时示意图;图5为用于说明本申请的行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行走装置的臀部支撑结构,用于设置在供人体腿部支撑的腿部支撑架的上支杆的一侧;/n其特征在于,/n所述臀部支撑结构为用于贴靠人体臀部的曲面结构,该曲面结构的上部向后翻边弯曲,该翻边弯曲用于支撑人体臀部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行走装置的臀部支撑结构,用于设置在供人体腿部支撑的腿部支撑架的上支杆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臀部支撑结构为用于贴靠人体臀部的曲面结构,该曲面结构的上部向后翻边弯曲,该翻边弯曲用于支撑人体臀部下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臀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臀部支撑结构包括上段和下段;
所述下段的前表面上的中线为直线,所述上段的前表面上的中线为弧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臀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侧向上,所述直线与上至杆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7°。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臀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侧向上,所述弧线的自由端的切线与所述直线之间的夹角为112~12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臀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侧向上,所述弧线由两段圆弧线依次连接形成;或者,弧线由一段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冰罗世杰刘以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云鼎康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