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51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模具盖,至少包括模具盖板以及至少具有插铁的插铁组件,所述模具盖板包括模具板、加强筋以及设置于模具板上并贯通模具板的插铁孔,所述加强筋形成于模具板的上方,所述加强筋至少其端部与模具板连接,所述插铁组件的插铁活动设置于插铁孔内;所述插铁与插铁孔相配合并且插接件置于插铁孔内时对插铁孔形成至少部分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具盖,结构简单实用方面,能够极大的降低浇铸过程中的合金锭的氧化,并且有效提高了脱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组件,特别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氧化并便于脱模的模具盖。
技术介绍
现在冶金行业生产中间合金时,通常是先将合金熔化后铸成锭,再加工成方便使用的小块或粉。现有成锭形式主要有二种,一种为敞开式,一种为封闭式,敞开式是直接将熔配好的合金液倒在一个敞开的模具成型腔中成型,这种方式因高温的合金直接与空气接触,容易氧化,导致合金的收得率与产品质量下降。封闭式是将熔配好的合金液倒在一个封闭的模具成型腔中成型,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合金液与空气发生反应,但制作封闭的模具成本高,操作麻烦,两者合金液倒入成型腔时需将封闭的成型腔中的空气排出,因此单位时间进入成型腔中的合金液的量受到影响,不利于需快速浇铸成型的合金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结构简单实用方面,能够极大的降低浇铸过程中的合金锭的氧化,并且有效提高了脱模效率。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盖,至少包括模具盖板以及至少具有插铁的插铁组件,模具盖板包括模具板、加强筋以及设置于模具板上并贯通模具板的插铁孔,加强筋形成于模具板的上方,加强筋至少其端部与模具板连接,插铁组件活动设置于插铁孔内(通过插入和拔出插铁孔内的插铁组件,从而将模具模腔内的空气排出);插铁与插铁孔相配合并且插接件置于插铁孔内时对插铁孔形成至少部分封闭。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盖的一种改进,插铁孔在模具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插铁与插铁孔相配合并且插接件置于插铁孔内时对插铁孔形成至少部分封闭。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盖的一种改进,加强筋上在插铁孔上方对应于至少部分插铁孔还对应设置有配合孔,插铁由上而下活动设置到配合孔和/或插铁孔;插铁与插铁孔相配合并且插接件置于插铁孔内时对插铁孔形成至少部分封闭。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盖的一种改进,加强筋的主体至少其部分具有平直的条状结构,条状结构上在插铁孔上方对应于至少部分插铁孔还对应设置有配合孔,插铁由上而下活动设置到配合孔和插铁孔;插铁与插铁孔相配合并且插接件置于插铁孔内时对插铁孔形成至少部分封闭。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盖的一种改进,插铁组件的插铁,其具有延伸结构,该延伸结构在工作时通过插铁孔和/或配合孔延伸至模具盖板下方的模腔内。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盖的一种改进,插铁组件还包括插铁套,插铁套具有中空结构,插铁的延伸结构其通过该中空结构伸出,并向模具盖板下方的模腔内延伸。进一步的,插铁套至少部分设置于插铁孔内,插铁套具有中空结构,插铁的延伸结构其通过该中空结构伸出,并向模具盖板下方的模腔内延伸。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盖的一种改进,插铁组件还包括螺栓,插铁套上还具有贯通其壁的螺孔,螺栓与螺孔相配合,处于工作状态时螺栓通过螺孔的锁紧将插铁锁紧在插铁套内。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盖的一种改进,模具盖板上还设置有合金液导流口,合金液导流口与模具盖板下方的模腔联通。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盖的一种改进,合金液导流孔为设置在模具板侧下方的倾斜开口。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盖的一种改进,模具盖板上还设置有吊环,吊环设置于模具盖板的上表面。具体地讲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模具盖包括:模具盖板和插铁组件。模具盖板由合金液导流口、模具板、吊环、加强筋、插铁孔组成。合金液导流口为模具板侧下方的斜口,加强筋安装在模具板上方,吊环安装在加强筋上且内有通孔,插铁孔为加强筋与模具板间的通孔,模具盖板与模具的成型腔形成一个闭合的空间,合金液可以从合金液导流口中快速进入成型腔中,成型腔中的空气则从插铁孔中排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的插铁组件可以由插铁,插铁套,螺栓组成,螺栓安装在插铁套上。使用时,将插铁放置在插铁套中,然后用螺栓将插铁夹紧在插铁套中,再将插铁件放置在插铁孔中,合金凝固后粘附在插铁上,吊出模具盖板时,可以将合金锭一同从模具中取出,然后松开螺栓,便可将合金锭与模具盖板分离,操作方便。相较于现有技术产品本技术其优点在于模具盖板与模具的成型腔形成一个闭合的空间,高温合金液与空气反应少,保证了产品质量与收得率。此外,模具盖板可以是整体铸造的,也可以焊接加工而成,制造简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盖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具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盖的一种实施例的插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公开的模具盖的一种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3所示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模具盖,包括模具盖板以及至少具有插铁6-1的插铁组件6,模具盖板包括模具板2、加强筋4以及设置于模具板2上并贯通模具板2的插铁孔5,加强筋4形成于模具板2的上方,加强筋4至少其端部与模具板2连接,插铁组件6的插铁6-1活动设置于插铁孔5内(通过插入和拔出插铁孔5内的插铁组件6,从而将模具模腔内的空气排出);插铁6-1与插铁孔5相配合并且插接件置于插铁孔5内时对插铁孔5形成至少部分封闭。此外根据需要,这里的插铁孔5还可以设置一个以上,以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模具产品的生产要求,也就是插铁孔5以及与之配套的插铁组件6的数量都可以依据产品的尺寸和设计需要而进行布置和增煎调整等,而不影响本方案的实现。在本方案实施时,插铁组件6作为封闭性结构,其至少部分延伸至插铁孔5内而实现封闭。而进一步地作为提升结构用于辅助脱模,其至少有部分延伸至模具的模腔内,用于与浇铸完成的合金件连接。与上述实施例相区别的,如图1所示,加强筋4上在插铁孔5上方对应于至少部分插铁孔5还对应设置有配合孔,插铁6-1由上而下活动设置到配合孔和/或插铁孔5;插铁6-1与插铁孔5相配合并且插接件置于插铁孔5内时对插铁孔5形成至少部分封闭。也就是说至少有有部分插铁孔5对应于加强筋4的位置设置有配合孔,当然这种情况可以对应于插铁孔5上方的加强筋4的全部位置,也可以是部分位置。此外关于插铁孔5的设置,还可以再加强筋4对应位置以外的模具盖板的其它位置。除此之外,图1中还公开了一下加强筋4对应位置具有扁平条状结构的方案,其扁平面如图,与模具盖板的上表面可以基本平行,从而使得配合孔可以对应地设置贯通该扁平面。与上述实施例相区别的,插铁组件6还包括插铁6-1套,插铁6-1套部分被套设插铁孔5内,起到固定作用,插铁6-1套具有中空结构,插铁6-1的延伸结构其通过该中空结构伸出,并向模具盖板下方的模腔内延伸。当然这里的对插铁6-1套部分被套设插铁孔5内的限定也并非必要的,其还可以位于插铁孔5的上部或者其它对应的位置,只要能够起到将插铁6-1固定的作用即可。与上述实施例相区别的,插铁组件6还包括螺栓,插铁6-1套上还具有贯通其壁的螺孔,螺栓与螺孔相配合,处于工作状态时螺栓通过螺孔的锁紧将插铁6-1锁紧在插铁6-1套内。设置的螺栓起到对插铁6-1下探至模腔内的深度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盖,至少包括模具盖板以及至少具有插铁的插铁组件,所述模具盖板包括模具板、加强筋以及设置于模具板上并贯通模具板的插铁孔,所述加强筋形成于模具板的上方,所述加强筋至少其端部与模具板连接,所述插铁组件的插铁活动设置于插铁孔内;所述插与插铁孔相配合并且插接件置于插铁孔内时对插铁孔形成至少部分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盖,至少包括模具盖板以及至少具有插铁的插铁组件,所述模具盖板包括模具板、加强筋以及设置于模具板上并贯通模具板的插铁孔,所述加强筋形成于模具板的上方,所述加强筋至少其端部与模具板连接,所述插铁组件的插铁活动设置于插铁孔内;所述插与插铁孔相配合并且插接件置于插铁孔内时对插铁孔形成至少部分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铁孔在模具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插铁与插铁孔相配合并且插接件置于插铁孔内时对插铁孔形成至少部分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上在插铁孔上方对应于至少部分插铁孔还对应设置有配合孔,所述插铁由上而下活动设置到配合孔和/或插铁孔;
所述插铁与插铁孔相配合并且插接件置于插铁孔内时对插铁孔形成至少部分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主体至少其部分具有平直的条状结构,所述条状结构上在插铁孔上方对应于至少部分插铁孔还对应设置有配合孔,所述插铁由上而下活动设置到配合孔和插铁孔;
所述插铁与插铁孔相配合并且插接件置于插铁孔内时对插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金杨宇鹏杨清欧汝平朱福生廖翌凯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龙钇重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