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铸帽口壳安装结构及模铸浇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铸帽口壳安装结构以及一种模铸浇注方法,属于金属铸造
技术介绍
在模铸时,有整体式帽口和分离式帽口和两种设计。整体式帽口,指金属模和帽口是一体的,一般用于浇注大钢锭。分离式帽口,指金属模和帽口是分开的,如图1所示,一般用于生产小钢锭,小钢锭的凝固时间短,需要的帽口补缩量相对较小,为了减小帽容比,提高金属收得率,因此采用体积更小的分离式帽口。钢锭采用分离式帽口以及配套保温的绝热板后,锭身与帽口相交处的尺寸差别较大(30mm~100mm),轧制时容易产生折叠缺陷,因此该位置需要进行圆角或倒角过渡。目前,均通过绝热板底部倒角,从而实现钢锭帽口和锭身的过渡,如图1所示。但是,由于绝热板倒角处厚度很薄,受高温金属液的接触后容易损坏,导致锭身与帽口过渡位置形成缺陷(图2左下部),轧制时产生裂纹,大大降低成材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铸帽口壳安装结构,应用于模铸生产时,能够减少锭身与帽口过渡位置的缺陷,同时提高成材 ...
【技术保护点】
1.模铸帽口壳安装结构,包括金属模(1)和帽口,帽口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金属模(1)的上端,帽口包括位于其内部的绝热板(2)和位于其外部的帽口壳(3),帽口壳(3)下端向外延伸形成水平布置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帽口壳(3)内腔下端设置有呈环形布置的第一凸起,绝热板(2)的下端面与第一凸起的上表面相接触,并且两者的接触面水平设置;第一凸起的尖端面为绝热板(2)的内腔面锥度相同的斜面,并且与绝热板(2)的内腔面齐平;第一凸起的下表面为倒圆面或者倒斜角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模铸帽口壳安装结构,包括金属模(1)和帽口,帽口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金属模(1)的上端,帽口包括位于其内部的绝热板(2)和位于其外部的帽口壳(3),帽口壳(3)下端向外延伸形成水平布置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帽口壳(3)内腔下端设置有呈环形布置的第一凸起,绝热板(2)的下端面与第一凸起的上表面相接触,并且两者的接触面水平设置;第一凸起的尖端面为绝热板(2)的内腔面锥度相同的斜面,并且与绝热板(2)的内腔面齐平;第一凸起的下表面为倒圆面或者倒斜角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铸帽口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起的下表面为倒斜角面,该倒斜角面的一端与帽口壳(3)的安装底座下表面相接、另一端与第一凸起的尖端面相接;该倒斜角面与帽口壳(3)内腔面之间的夹角设定为α,α的取值为20°~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铸帽口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第一凸起尖端面的锥度方向,第一凸起尖端面在该方向上的线性长度为10mm~3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铸帽口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起的上表面在水平向的宽度设定为L1,L1的取值为30mm~8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铸帽口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起的竖向高度设定为L2,L2是指第一凸起在帽口壳(3)内腔面的上端轮廓线与下端轮廓线之间在竖向平面的间距,L2的取值为40mm~80mm。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铸帽口壳安装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鑫,岳振峰,吴国荣,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