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模铸探伤合格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模铸探伤合格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模铸是将钢水铸入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钢锭模中,把液态的钢水变成固态钢锭的过程。模铸5.8t-13t钢锭锻成∮150-350mm钢管或棒材坯料,经超声波探伤检验合格率未能达到100%。其中,坯料横向探伤不合处位于截面直径60-230mm内,坯料纵向探伤不合处还原到钢锭位置,90%以上探伤不合处位于距钢锭尾部锭身高度1/3处。探伤不合缺陷为50-200μm夹杂物或0.1-1mm孔洞。公布号为CN10498514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模铸方法,包括下述步骤:I设置不锈钢钢锭,单支重量5t-12t;铸前钢锭模温度60℃-120℃。II浇铸温度高出钢种液相线70℃-90℃。III铸前在钢锭模底铺1层-3层马粪纸,在马粪纸上均匀散加保护渣,加入量为保护渣总量的55%-75%,其余的保护渣装入袋内,用绳或铁链吊于锭模内,保护渣袋底部距钢锭模底200mm-500mm。IV发热剂在钢液上至帽口高度10%-20%时加入,发热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模铸探伤合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液铸入帽口后,在帽口内加入发热剂;当钢液液面铸到帽口的高度≥2/3时,加入发热值>8300KJ/Kg的绝热发热保温剂,使帽口内钢液保持液态8小时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模铸探伤合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液铸入帽口后,在帽口内加入发热剂;当钢液液面铸到帽口的高度≥2/3时,加入发热值>8300KJ/Kg的绝热发热保温剂,使帽口内钢液保持液态8小时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模铸探伤合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剂的物理指标为:水份≤2%;容重≤2g/cm3;膨胀倍数≥2倍;点火时间≤3.5min;最高燃烧温度≥1530℃;燃烧时间≥4min;40min后保温温度≥1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模铸探伤合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发热剂包括:CaO4%-9%、SiO210%-23%、Al2O315%-25%、Al5%-15%、MgO10%-19%、Fe2O31%-6%、C3%-8%及F-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模铸探伤合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剂的加入量为1.4-1.8Kg/t。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武,陈景锋,方旭东,李阳,夏炎,罗红义,任选,武计忠,武怀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