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52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属于电动摩托车电池仓技术领域,在两轮车骑行时产生的空气流动可以通过前部第一镂空流入,经过电池表面,从后部第二镂空流出,能形成较好的空气流动,将电池表面的热量即时带走,左右两侧的第三镂空不仅可以增加电池外表面直接接触空气导热的面积,而且骑行转向和压弯时,流经垂直整车骑行方向的空气可以经过左右两侧的第三镂空形成气流,带走电池表面的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池仓,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属于电动摩托车电池仓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新能源两轮摩托车的电池仓基本都是全封闭设计,不仅浪费材料,而且对电池的散热不利,导致电池使用循环寿命下降,电解液、电极材料提前失效,严重的会由于电池仓不能进行良好的热传导交换,而使电池温度过高,进而产生冒烟、起火等严重事故,对骑行驾乘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同时传统设计的电池容纳仓不能有效的固定,在骑行过程中,如果驾乘人员急加速急减速都会造成电池在电池仓中晃动,情况严重者,电池反复受冲击后会导致电池内部正负极短路,发生瞬间起火、爆炸等危险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来优化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在两轮车骑行时产生的空气流动可以通过前部第一镂空流入,经过电池表面,从后部第二镂空流出,能形成较好的空气流动,将电池表面的热量即时带走,左右两侧的第三镂空不仅可以增加电池外表面直接接触空气导热的面积,而且骑行转向和压弯时,流经垂直整车骑行方向的空气可以经过左右两侧的第三镂空形成气流,带走电池表面的热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包括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池仓两侧上的顺着在整车放置位置的前面板上中部有一个第一镂空,对应的后面板上中部有一个第二镂空,左侧面和右侧面有完全相同的第三镂空,具备镂空设计的四个面和底部共同构成电池仓容纳电池的外围面,内部形成存储空间。优选的,电动车定位架的底部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孔将所述电池仓个固定,并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孔和第三固定螺栓孔进一步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电池仓的中部处一体成型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且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不连同设计。优选的,所述电池仓两侧的顶部以及边侧部分别设有第五固定螺栓孔和第四固定螺栓孔,且所述第五固定螺栓孔和所述第四固定螺栓孔为翘边结构并与所述电动车管架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电池仓的底部为实心结构,且所述电池仓的底部两侧设有凹槽,该第一固定螺栓孔则位于所述凹槽内侧。优选的,所述第一镂空的结构为两组不同尺寸的长方形组合而成构成一边高度低一边高度高的形状。优选的,所述第三镂空在该电池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四组,将所述电池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隔为十字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电池仓内侧顶部四角处皆设有凸起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1、在两轮车骑行时产生的空气流动可以通过前部第一镂空流入,经过电池表面,从后部第二镂空流出,能形成较好的空气流动,将电池表面的热量即时带走,左右两侧的第三镂空不仅可以增加电池外表面直接接触空气导热的面积,而且骑行转向和压弯时,流经垂直整车骑行方向的空气可以经过左右两侧的第三镂空形成气流,带走电池表面的热量;2、电池仓中部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不连同设计,不仅可以节约材料,形成容纳两组电池时的装配导向轨道,而且未连通的上隔板、下隔板的中间镂空区域可以在两组电池的中间产生缝隙,能是空气有效流过,带走电池的热量,有效增大了电池的散热表面积;3、凸起筋与电池紧密接触,有效防止了电池在电池仓内部的晃动和因缝隙导致的冲击加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电池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中:1-第一镂空,2-第二镂空,3-第三镂空,4-上隔板,5-下隔板,6-第一固定螺栓孔,7-第二固定螺栓孔,8-第三固定螺栓孔,9-第四固定螺栓孔,10-第五固定螺栓孔,13-电池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包括电池仓13,电池仓13包括开设在电池仓13两侧上的顺着在整车放置位置的前面板上中部有一个第一镂空1,对应的后面板上中部有一个第二镂空2,左侧面和右侧面有完全相同的第三镂空3,具备镂空设计的四个面和底部共同构成电池仓容纳电池的外围面,内部形成存储空间。在两轮车骑行时产生的空气流动可以通过前部第一镂空1流入,经过电池表面,从后部第二镂空2流出,能形成较好的空气流动,将电池表面的热量即时带走,左右两侧的第三镂空3不仅可以增加电池外表面直接接触空气导热的面积,而且骑行转向和压弯时,流经垂直整车骑行方向的空气可以经过左右两侧的第三镂空3形成气流,带走电池表面的热量。在本实施例中,电动车定位架16的底部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孔6将电池仓13个固定,并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孔7和第三固定螺栓孔8进一步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电池仓13的中部处一体成型有上隔板4和下隔板5,且上隔板4和下隔板5不连同设计。电池仓13中部的上隔板4和下隔板5不连同设计,不仅可以节约材料,形成容纳两组电池时的装配导向轨道,而且未连通的上隔板4、下隔板5的中间镂空区域可以在两组电池的中间产生缝隙,能是空气有效流过,带走电池的热量,有效增大了电池的散热表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电池仓13两侧的顶部以及边侧部分别设有第五固定螺栓孔10和第四固定螺栓孔9,且第五固定螺栓孔10和第四固定螺栓孔9为翘边结构并与电动车管架相互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电池仓13的底部为实心结构,且电池仓13的底部两侧设有凹槽,该第一固定螺栓孔6则位于凹槽内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镂空1的结构为两组不同尺寸的长方形组合而成构成一边高度低一边高度高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镂空3在该电池仓1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四组,将电池仓1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隔为十字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仓13内侧顶部四角处皆设有凸起筋,凸起筋与电池紧密接触,有效防止了电池在电池仓13内部的晃动和因缝隙导致的冲击加速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包括电池仓(1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3)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池仓(13)两侧上的顺着在整车放置位置的前面板上中部有一个第一镂空(1),对应的后面板上中部有一个第二镂空(2),左侧面和右侧面有完全相同的第三镂空(3),具备镂空设计的四个面和底部共同构成电池仓容纳电池的外围面,内部形成存储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包括电池仓(1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3)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池仓(13)两侧上的顺着在整车放置位置的前面板上中部有一个第一镂空(1),对应的后面板上中部有一个第二镂空(2),左侧面和右侧面有完全相同的第三镂空(3),具备镂空设计的四个面和底部共同构成电池仓容纳电池的外围面,内部形成存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其特征在于:电动车定位架的底部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孔(6)将所述电池仓(13)固定,并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孔(7)和第三固定螺栓孔(8)进一步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3)的中部处一体成型有上隔板(4)和下隔板(5),且所述上隔板(4)和下隔板(5)不连同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3)两侧的顶部以及边侧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宝张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北斗捷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