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52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生物组织上引入可发生聚合反应的活性基团,然后再与两性离子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通过生物组织中引入可进行自由基聚合的活性基团,与两性离子单体发生自由基共聚,使生物组织中的胶原蛋白通过聚合物多位点交联,实现胶原纤维内和纤维间的充分交联,提高生物组织稳定性,延长生物组织的使用寿命。同时向生物组织表面引入两性离子,可提高抗凝血性能,并且可以促进生物瓣膜的原位内皮化,进而防止钙元素沉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异种生物组织具有和人体组织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被广泛用作一种天然生物材料植入人体来替代或者修复损坏的人体组织或者器官,尤其是用作软组织修复,例如人造血管、人工瓣膜、血管补片、硬脑膜补片、疝补片、防粘连膜、软组织填充物、人工皮肤和心室辅助装置等。异种生物组织不经处理直接植入人体后由于免疫排斥作用,会迅速降解,失去机械性能。现有的生物组织为了长期发挥性能,需要通过化学交联处理才能在人体内长期稳定在。目前的异种生物组织一般通过戊二醛交联固定,但是戊二醛交联的生物组织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和交联不稳定问题,在体内长期植入会出现降解和钙化问题,导致植入组织变硬变脆,机械性能下降,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爱德华兹的技术和美敦力的技术可以减少戊二醛交联生物组织的钙化,但不能彻底消除戊二醛交联带来的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一些其他化合物例如环氧化合物、碳化二亚胺、京尼平等新型交联剂用来交联生组织,虽然可以改善生物相容性和钙化问题,但是不能该改善其血栓原性问题。当这些组织用作血液接触材料时,由于生物组织中存在大量胶原分子,促使血液凝固,无论是戊二醛交联和非戊二醛交联均不能解决生物组织用作血液接触材料时的血栓问题。现有技术为了解决外来植入物的血栓和免疫排斥问题,常通过共价方式对植入物表面进行功能分子修饰,希望可以减少与人体的相互作用,避免凝血和免疫系统的进攻,而共价修饰则有利于维持较长时间的功能稳定性,但是共价修饰容易导致功能分子失活,并且严重依赖修饰位点和修饰密度,常常导致修饰后的表面不具有期望的抗凝血或免疫逃避效果。对于生物组织而言,其对修饰条件有较高的敏感性,现有修饰方法常常需要较为苛刻的条件,而且修饰效率较低。因此现有技术不能同时解决生物组织植入物的钙化、凝血、免疫反应和稳定性问题,或者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使用的步骤复杂,无法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生物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抗凝血、抗钙化、免疫反应和稳定性方面均较优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生物组织上引入可发生聚合反应的活性基团,然后再与两性离子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得;其中,两性离子单体的结构式如下:上述结构式命名依次为:N,N-二甲基-N-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甲烷磺酸内盐;N,N-二甲基-N-丙烯酰胺基丙基-甲烷磺酸内盐;N,N-二甲基-N-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甲烷羧酸内盐;N,N-二甲基-N-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甲烷羧酸内盐;[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SBMA);[2-(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3-[[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铵]丙酸酯(CBMA);3-[[2-(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铵]丙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优选两性离子为[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SBMA)、3-[[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铵]丙酸酯(CBMA)或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制备过程具体为:将生物组织浸泡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活性基团,使得活性基团体积浓度为3-10%,室温反应12-36h后,清洗生物组织,然后向清洗后的生物组织中加入两性离子单体溶液,使得两性离子单体终浓度为20-500mM,于35-40℃浸泡过夜,然后加入引发剂引发聚合,制得。进一步地,加入活性基团后,使得活性基团体积浓度为4%,室温反应24h。进一步地,向清洗后的生物组织中加入两性离子溶液,使得两性离子终浓度为500mM,于37℃浸泡过夜。进一步地,生物组织为心包、主动脉根、主动脉瓣、肺动脉根、肺动脉瓣、腱、韧带、皮肤、硬膜、腹膜、血管、胸膜、隔膜、二尖瓣或三尖瓣。进一步地,活性基团为甲基丙烯酸酐、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或烯丙基。进一步地,两性离子与生物组织通过酰胺键连接,并且与生物组织有两个以上的连接位点。进一步地,两性离子重量占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总重量的10-30%;优选两性离子重量占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总重量的24.6%。进一步地,引发剂引发聚合时反应温度不超过50℃,优选为37℃。进一步地,引发剂为热引发剂或光引发剂,热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氧化还原引发剂,优选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体系;光引发剂为IrgacureD-295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因未经处理的生物组织植入后在酶的作用下会发生降解,因而无法维持长期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在通过生物组织中引入可进行自由基聚合的活性基团,与两性离子单体发生自由基共聚,使生物组织中的胶原蛋白通过聚合物多位点交联,实现胶原纤维内和纤维间的充分交联,提高生物组织稳定性,延长生物组织的使用寿命。同时向生物组织表面引入两性离子,两性离子具有阴、阳离子基团的亲水聚合物,通过其强烈的离子溶剂化和氢键作用,在生物组织表面形成牢固的水合层,其中的水分子处于高度的自由状态能够阻碍蛋白的吸附,从而阻断下游凝血路径的启动,提高抗凝血性能,并且可以促进生物瓣膜的原位内皮化,进而防止钙元素沉积。附图说明图1为抗血栓和抗钙化生物组织制备流程图。图2为抗血栓和抗钙化功能化生物制备机理示意图。图3为MPC-20生物组织的血小板吸附SEM图片。图4为MPC-500生物组织的血小板吸附SEM图片。图5为SBMA-20生物组织的血小板吸附SEM图片。图6为SBMA-500生物组织的血小板吸附SEM图片。图7为未经修饰生物组织的血小板吸附SEM图片。图8为戊二醛交联生物组织的血小板吸附SEM图片。图9为内皮细胞在SBMA-500生物组织上生长荧光图片。图10为内皮细胞在未经修饰生物组织上生长荧光图片。图11为内皮细胞在戊二醛交联生物组织上生长荧光图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流程图见图1,制备机理示意图见图2,具体步骤如下:将新鲜猪心包用去离子水彻底清洗干净,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使组织完全浸没,4℃冰浴搅拌下,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酐,酸酐终浓度为4%(v/v),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pH值在7,滴加完毕后室温反应24h;彻底清洗甲基丙烯酸酐修饰后的猪心包,将甲基丙烯酸酐修饰后的猪心包加入如下表所示终浓度的两性离子单体溶液中,于37℃浸泡过夜,再加入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在生物组织上引入可发生聚合反应的活性基团,然后再与两性离子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得;其中,两性离子的具体结构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生物组织上引入可发生聚合反应的活性基团,然后再与两性离子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得;其中,两性离子的具体结构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物组织浸泡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活性基团,使得活性基团体积浓度为3-10%,室温反应12-36h后,清洗生物组织,然后向清洗后的生物组织中加入两性离子溶液,使得两性离子终浓度为20-500mM,于35-40℃浸泡过夜,然后加入引发剂引发聚合,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活性基团后,使得活性基团体积浓度为4%,室温反应24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凝血抗钙化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清洗后的生物组织中加入两性离子溶液,使得两性离子终浓度为500mM,于37℃浸泡过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兵杨凡郭高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