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以及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321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以及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加热炉;所述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包括绝缘载体基板、超晶格发热膜、电极层带、电连接固定装置,绝缘载体基板的第一面用于放置待加热物品,绝缘载体基板的第二面的发热区域涂覆有超晶格发热材料,形成超晶格发热膜,在超晶格发热材料涂覆区域内设置有两个电极层带,两个电极层带分设在超晶格发热材料涂覆区域内的两侧;电极层带覆盖在超晶格发热材料涂覆面上,电极层带与超晶格发热材料导电连接;在两电极层带所在区域对应的绝缘载体基板上各开设有安装孔,对应电连接固定装置固定在安装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以及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加热炉
本技术属于超晶格材料电加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以及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加热炉。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超晶格材料发热,相比传统的电热丝、电磁技术等发热技术都更为环保和节能,但是由于超晶格材料的特殊性,目前多采用导电焊接的方式,但焊接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焊点容易脱落,一旦焊点脱落,采用超晶格材料的这种发热装置就不能使用了,因此,如何针对超晶格材料的特殊性,提供一种牢固可靠的电连接方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以及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加热炉。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其中:包括绝缘载体基板、超晶格发热膜、两电极层带、电连接固定装置,绝缘载体基板的第一面用于放置待加热物品,绝缘载体基板的第二面的发热区域涂覆有超晶格发热材料,形成超晶格发热膜,两个电极层带分设在超晶格发热材料涂覆区域内的两侧,两个电极层带覆盖在超晶格发热膜上,两电极层带与超晶格发热膜之间导电结合;在各电极层带所覆盖区域对应的绝缘载体基板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电连接固定装置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的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其中:所述的安装孔为贯通孔,贯通孔朝向绝缘载体基板第一面的一侧为大孔洞,贯通孔朝向绝缘载体基板第二面的一侧为小孔洞,大孔洞径向尺寸大于小孔,大孔与小孔轴向贯通;电连接固定装置包括螺钉/螺栓,螺钉/螺栓的头部穿设在大孔洞内,螺钉/螺栓的螺杆部穿过小孔洞透出绝缘载体基板第二面;螺钉/螺栓的头部厚度不大于大孔洞轴向深度,螺钉/螺栓的头部穿设在大孔洞内,大孔洞内填充固定剂,固定剂外平面与绝缘载体基板第一面平齐。所述的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其中:所述的螺钉/螺栓为导电材料,所述的电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平垫片、第一弹簧垫片、第一固定螺母、用于导电连接的接线端子、第二平垫片、第二弹簧垫片、第二安装螺母;所述螺钉/螺栓安装入对应安装孔并穿过所述超晶格发热膜,第一平垫片、第一弹簧垫片、第一固定螺母、用于导电连接的接线端子、第二平垫片、第二弹簧垫片、第二安装螺母依次套接在螺钉/螺栓的螺杆上;所述的螺钉/螺栓与第一平垫片以及所述超晶格发热膜之间用导电介质堆积、填充、覆盖,所述的螺钉/螺栓与绝缘材料基板之间由第一平垫片、第一弹簧垫片、第一固定螺母固定。所述的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其中:所述的电极层带为银浆涂覆制成;所述的螺钉/螺栓与第一平垫片以及所述超晶格发热膜之间的导电介质为银浆涂覆制成。所述的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其中:所述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包括两个电连接固定装置;在各电极层带所覆盖区域对应的绝缘载体基板上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两电连接固定装置分别固定在相应安装孔内;所述的螺钉/螺栓为一字螺钉/螺栓;所述固定剂为陶瓷胶。所述的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其中:所述的绝缘载体基板可为玻璃板/陶瓷板/石板/大理石板/石英板。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加热炉,其中:包括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所述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包括绝缘载体基板、超晶格发热膜、两电极层带、电连接固定装置,绝缘载体基板的第一面用于放置待加热物品,绝缘载体基板的第二面的发热区域涂覆有超晶格发热材料,形成超晶格发热膜,两个电极层带分设在超晶格发热材料涂覆区域内的两侧,两个电极层带覆盖在超晶格发热膜上,两电极层带与超晶格发热膜导电连接结合;在两电极层带所在区域对应的绝缘载体基板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电连接固定装置固定在安装孔内。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以及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加热炉,通过在绝缘载体基板上设置安装孔,将螺钉/螺栓穿设在安装孔内,将导电部件与电极层带紧密固定,从而达到电连接点牢固可靠的效果,解决了目前电焊点不牢固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见图1所示的结构分解图及图2所示的剖面示意图:包括绝缘载体基板1、超晶格发热膜2、两电极层带3a/3b、电连接固定装置,绝缘载体基板1的第一面用于放置待加热物品,绝缘载体基板1的第二面的发热区域涂覆有超晶格发热材料,形成超晶格发热膜2,在超晶格发热材料涂覆区域内即超晶格发热膜2上设置有两个电极层带3a/3b,两个电极层带3a/3b分设在超晶格发热材料涂覆区域内即超晶格发热膜2上的两侧,两电极层带3a/3b覆盖在超晶格发热材料涂覆面即超晶格发热膜2上,两电极层带3a/3b与超晶格发热膜2导电连接结合;在两电极层带3a/3b所在区域对应的绝缘载体基板上对应开设有安装孔4a/4b,相应电连接固定装置固定在安装孔4a/4b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固定装置为两个,在两电极层带3a/3b所在区域对应的绝缘载体基板1上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4a/4b,两电连接固定装置分别固定在相应安装孔内;所述的安装孔4a/4b为贯通孔,贯通孔4a/4b朝向绝缘载体基板1第一面的一侧为大孔洞,贯通孔4a/4b朝向绝缘载体基板1第二面的一侧为小孔洞,大孔洞径向尺寸大于小孔,大孔与小孔轴向贯通;本实施例中大孔洞、小孔洞连通构成圆形螺钉/螺栓形状的贯通孔;为适应各种情况,大孔洞、小孔洞可设置成方形贯通孔,偏轴贯通孔等;电连接固定装置包括螺钉/螺栓5a/5b,螺钉/螺栓5a/5b的头部穿设在大孔洞内,螺钉/螺栓5a/5b的螺杆部穿过小孔洞透出缘载体基板第二面和超晶格发热膜2;螺钉/螺栓5a/5b的头部厚度不大于大孔洞轴向深度,螺钉/螺栓5a/5b的头部穿设在大孔洞内,大孔洞内填充固定剂,固定剂外平面与绝缘载体基板第一面平齐。本实施例中,固定剂采用陶瓷胶,根据绝缘载体基板的材料也可采用石胶等其他固化剂。一种实施例是:所述的螺钉/螺栓5a/5b为导电材料,所述的电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平垫片6a/6b、第一弹簧垫片7a/7b、第一固定螺母8a/8b、用于导电连接的接线端子9a/9b、第二平垫片10a/10b、第二弹簧垫片11a/11b、第二安装螺母12a/12b。所述的螺钉/螺栓5a/5b安装入安装孔后,第一平垫片6a/6b、第一弹簧垫片7a/7b、第一固定螺母8a/8b依次套接在对应的螺钉/螺栓5a/5b上,用于将所述的螺钉/螺栓5a/5b与绝缘载体基板1的第二面紧密固定,接着在所述的螺钉/螺栓5a/5b上对应套接用于导电连接的接线端子9a/9b,本实施例中用于导电连接的接线端子9a/9b采用O型接线端子,O型接线端子连接导线后,使用工具压紧固定,可紧密固定导线,并有效电连接;之后,再将第二平垫片10a/10b、第二弹簧垫片11a/11b、第二安装螺母12a/12b依次套接到所述的螺钉/螺栓5a/5b上;第二平垫片10a/10b、第二弹簧垫片11a/11b、第二安装螺母12a/12b可拆卸,方便维修或更换O型接线端子9a/9b。所述的螺钉/螺栓对应安装孔并穿过所述超晶格发热膜,通过第一平垫片、第一弹簧垫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载体基板、超晶格发热膜、两电极层带、电连接固定装置,绝缘载体基板的第一面用于放置待加热物品,绝缘载体基板的第二面的发热区域涂覆有超晶格发热材料,形成超晶格发热膜,两个电极层带分设在超晶格发热材料涂覆区域内的两侧,两个电极层带覆盖在超晶格发热膜上,两电极层带与超晶格发热膜之间导电结合;在各电极层带所覆盖区域对应的绝缘载体基板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电连接固定装置固定在安装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载体基板、超晶格发热膜、两电极层带、电连接固定装置,绝缘载体基板的第一面用于放置待加热物品,绝缘载体基板的第二面的发热区域涂覆有超晶格发热材料,形成超晶格发热膜,两个电极层带分设在超晶格发热材料涂覆区域内的两侧,两个电极层带覆盖在超晶格发热膜上,两电极层带与超晶格发热膜之间导电结合;在各电极层带所覆盖区域对应的绝缘载体基板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电连接固定装置固定在安装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为贯通孔,贯通孔朝向绝缘载体基板第一面的一侧为大孔洞,贯通孔朝向绝缘载体基板第二面的一侧为小孔洞,大孔洞径向尺寸大于小孔,大孔与小孔轴向贯通;电连接固定装置包括螺钉/螺栓,螺钉/螺栓的头部穿设在大孔洞内,螺钉/螺栓的螺杆部穿过小孔洞透出绝缘载体基板第二面;螺钉/螺栓的头部厚度不大于大孔洞轴向深度,大孔洞内填充固定剂,固定剂外平面与绝缘载体基板第一面平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晶格材料电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钉/螺栓为导电材料,所述的电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平垫片、第一弹簧垫片、第一固定螺母、用于导电连接的接线端子、第二平垫片、第二弹簧垫片、第二安装螺母;所述螺钉/螺栓安装入对应安装孔并穿过所述超晶格发热膜,第一平垫片、第一弹簧垫片、第一固定螺母、用于导电连接的接线端子、第二平垫片、第二弹簧垫片、第二安装螺母依次套接在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升胡全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明东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