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30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1:12
一种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它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底部设置有发热体安装口,所述加热管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管并列设置,多个所述加热管之间依次下上间隔设置有过水孔,首位所述加热管上设置有进水口,末位所述加热管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加热管顶部分别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安装口、水温传感器安装口和泄压阀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水流在加热过程中能依次围绕不同加热管加热,能够增加热水的加热效率、提高热水输出率;设置的排污口结构能够将加热管中的沉积物彻底排除,保障了加热管内部的清洁度;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多种设备安装口,能通过多种设备提高供热水箱的安全性能,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A heating pipe water tank box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供热装置,特别是一种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
技术介绍
供热水箱可作为热水器内胆或采暖炉内胆使用,现有的供热水箱结构较为单一,一般为圆筒型的单容器水箱或由连接孔相通的双容器水箱。单容器水箱内的热水上升、冷水下沉,会导致水箱上部与下部的水温度差异大,热水输出率偏低;双容器水箱的热水循环加热效率差,也具有热水输出率偏低的缺点。因此,如何制作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就成为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热水能够在水箱箱体结构内流动加热,增加了热水的加热效率,提高了热水输出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它包括:加热管,所述的加热管底部设置有发热体安装口,所述的加热管为多个,多个所述的加热管并列设置,多个所述的加热管之间依次下上间隔设置有过水孔,首位所述的加热管上设置有进水口,末位所述的加热管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的加热管顶部分别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安装口、水温传感器安装口和泄压阀接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管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和第四加热管,所述的第二加热管顶部设置有所述的水温传感器安装口,所述的第三加热管顶部设置有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安装口,所述的第四加热管顶部设置有所述的泄压阀接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管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包括第一排污口和第二排污口,所述的第一排污口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加热管下部,所述的第二排污口设置在所述的第三加热管下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管外侧设置有超温保护器安装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管外侧设置有水箱支架,所述的水箱支架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加热管的上部和下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加热管顶部分别设置有接地标识和总接地安装架,所述的第四加热管下部设置有水泵接地安装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管为圆柱体加热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管上还设置有控制板安装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管的材质为不锈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水流在加热过程中能依次围绕不同加热管加热,能够增加热水的加热效率、提高热水输出率;设置的排污口结构能够将加热管中的沉积物彻底排除,保障了加热管内部的清洁度;而且,本技术设置有多种设备安装口,能通过多种设备提高供热水箱的安全性能,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发热体安装口、2第一加热管、3第二加热管、4第三加热管、5第四加热管、6进水口、7出水口、8水温传感器安装口、9水位传感器安装口、10泄压阀接口、11过水孔、12第一排污口、13第二排污口、14超温保护器安装架、15水箱支架、16接地标识、17总接地安装架、18水泵接地安装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内容的限制。以下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它包括:加热管,所述的加热管底部设置有发热体安装口1,所述的加热管为多个,多个所述的加热管并列设置,多个所述的加热管之间依次下上间隔设置有过水孔11,首位所述的加热管上设置有进水口6,末位所述的加热管上设置有出水口7,所述的加热管顶部分别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安装口8、水温传感器安装口9和泄压阀接口10。所述的发热体安装口1用于向加热管内部安装发热体。所述的加热管为四个,分别为并列设置的第一加热管2、第二加热管3、第三加热管4和第四加热管5,四个所述的加热管通过依次下上间隔设置的过水孔11相通,所述的第二加热管3顶部设置有所述的水温传感器安装口8,所述的第三加热管4顶部设置有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安装口9,所述的第四加热管5顶部设置有所述的泄压阀接口10。水流在加热时,从第一加热管2顶部的进水口6进入第一加热管2,经过安装在加热管内的发热体加热后,从第一加热管2底部的过水孔11进入第二加热管3,在第二加热管3加热后,从第二加热管3顶部的过水孔11进入第三加热管4加热,再从第三加热管4底部的过水孔11进入第四加热管5加热,最后从第四加热管5顶部的出水口7被排出;在加热过程中,水流能够依次围绕不同加热管中的多个发热体依次加热,使水流逐渐升温,升温后的热水从出水口7输出;其中,水温传感器安装口8用于安装水温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安装口9用于安装水位传感器;在水流的加入过程中,其不仅在有限空间内延长了水流加热过程,提高了热水的加热效率及热水输出率,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水位、水温进行实时监测,便于水流加热过程控制。所述的泄压阀接口10用于安装安全泄压阀;在水流加热时,能够通过安全泄压阀对水压进行自动调节,来保障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的运行安全。所述的加热管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包括第一排污口12和第二排污口13,所述的第一排污口012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加热管2下部,所述的第二排污口13设置在所述的第三加热管4下部;在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使用期间可封堵排污口,待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停用期间,打开排污口,通过清水冲洗,能够排除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内部的沉积物。也可在两个排污口处设置三通接口,连接排污管引排。所述的加热管外侧设置有超温保护器安装架14,所述的超温保护器安装架14包括第一超温保护器安装架14和第二超温保护器安装架14,所述的第一超温保护器安装架14设置在所述的第三加热管4外侧,第二超温保护器安装架14设置在所述的第四加热管5外侧,所述的第一超温保护器安装架14用于安装强电超温保护器,所述的第二超温保护器安装架14用于安装弱电超温保护器。所述的加热管外侧设置有水箱支架15,所述的水箱支架15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加热管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了水箱支架15,便于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的安装与固定。所述的第一加热管2顶部分别设置有接地标识16和总接地安装架17,所述的第四加热管5下部设置有水泵接地安装架18;总接地安装架17用于固定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运行时使用的地线;水泵接地安装架18用于固定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使用循环水泵的地线。其便于对线路的规划与固定,能够增加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使用状态下的运行安全。所述的加热管为圆柱体加热管;圆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管,所述的加热管底部设置有发热体安装口,所述的加热管为多个,多个所述的加热管并列设置,多个所述的加热管之间依次下上间隔设置有过水孔,首位所述的加热管上设置有进水口,末位所述的加热管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的加热管顶部分别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安装口、水温传感器安装口和泄压阀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管,所述的加热管底部设置有发热体安装口,所述的加热管为多个,多个所述的加热管并列设置,多个所述的加热管之间依次下上间隔设置有过水孔,首位所述的加热管上设置有进水口,末位所述的加热管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的加热管顶部分别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安装口、水温传感器安装口和泄压阀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管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和第四加热管,所述的第二加热管顶部设置有所述的水温传感器安装口,所述的第三加热管顶部设置有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安装口,所述的第四加热管顶部设置有所述的泄压阀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管水箱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管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包括第一排污口和第二排污口,所述的第一排污口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加热管下部,所述的第二排污口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升胡全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明东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