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86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以准确测量内径的内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其是在由呈圆筒形的工件W的一端通入压缩空气,根据检测出所产生的背压来测量工件W的内径尺寸。在这种内径测量方法中,根据求得与工件长度L的变化相应的内径测量值d的变化,按照预先取得工件W的长度L相对应的内径测量值d的修正量ε,而按照工件W的长度L修正内径测量值d。因此,即使在测量大量的具有不同长度的工件W的情况下,也常可以进行准确的测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是涉及测量套管或注射口等微小圆筒形工件的内径尺寸的内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原来在测量套管等微小圆筒形工件的内径时,是测量者将一定尺寸的棒规插入工件内孔进行测量的。但是,使用棒规的测量,测量者必须一件一件用手来测工件,有花费大量劳动力的缺点。另外,又由于是手工操作,还有缺乏准确性这一缺点。因此,本申请人在特愿2001-40669中,提出了给工件的内孔输入压缩空气,根据检测出其背压的变化来测量工件内径尺寸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于工件仅仅是输入压缩空气,所以,在很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测量。另外,由于不产生磨损,所以,还具有即使长期使用能保持稳定的测量精度这一优点。可是,用这种方法一次要测量很多工件时,每个工件的长度如果存在差异,即使是相同内径的工件其背压值也会不同,这样,就存在一个可能在检测结果、测量值中产生偏差这样一个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到这类问题,因此提供一种内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其目的在于即使在工件的长度中存在有偏差,也可以进行正确测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径测量方法,该内径测量方法是从圆筒形工件的一端输入压缩空气,依靠检测出其背压而来测定工件内径的,其特征在于根据求得对应于工件长度变化的内径测量值的变化,来预先取得与工件长度相对应的内径测量值的修正量,再按照工件的长度来修正内径测量值。利用本专利技术,预先取得与工件长度相对应的内径测量值的修正量,再按照工件的长度来修正内径测量值。由此,即使测量很多在长度尺寸上具有偏差的工件时,也可以进行精确的测量。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表示有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内径测量装置的一种实施形式的全体构成概图。图2表示运送部构成的示意图。图3表示长度测量部构成的示意图。图4表示内径测量部构成的示意图。图5表示测量台构成的示意图。图6表示长度测量仪及其实施形式的示意图。图7表示长度测量仪及其实施形式的示意图。图8表示长度测量仪及其实施形式的示意图。图9表示工件结构的剖面图。序号的说明10…内径测量装置、12…供料部、14…运送部、16…测量部、16A…长度测量部、16B…内径测量部、18…回收部、20…校准仪存放部、22…工件输出装置、34…空气喷嘴、40…输送带、42…转向装置、44…运送机械手、46…夹持器、46A、46B…夹持棘爪、48…旋转轴、50…机械手、52…臂、54…夹持手、54A…夹持爪、60…测量台、62…气动测微仪、64…测量台本体、66…压紧环、68…夹持环、70…供气路、72…凹入部、74…工件插入孔、76…工件通过孔、78…压紧面、80…气源、82…调压阀、84…气电转换器、88…校准仪存放台、88A…调零校准仪存放孔、88B…倍率调整校准仪存放孔、90A…合格工件回收箱、90B…非合格工件回收箱、100…工件托架、102…长度测量仪、104…工件插入孔、106…测量臂、108…触头、110…支柱、112…导轨、114…升降台、118…螺杆、120…轴承部、122…电动机、124…旋转台、W…工件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有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内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的理想的实施形式。图1是表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内径测量装置的实施形式的整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形式中的内径测量装置10,由供料部12、运送部14、测量部16、回收部18、校准仪存放部20及控制部(图中未示出)构成。该内径测量装置10测量工件W的内径尺寸,并按照测量结果分别回收工件W。测量对象工件W是光连接器部件的套管。套管如图所示,做成比如外径D=2.5mm,内径d=0.125mm,长度L=10mm的极微小的圆筒形状。供料部12进行工件W的供给。在该供料部12中,设有工件输出装置22。工件输出装置22把存放在内设的储件装置中的诸多工件W逐个地有序排列起来,从供料口26供料。运送部14把由工件输出装置22提供的工件W运送到测量部16,再将在该测量部16测量完毕的工件W运送到回收部18。如图1和图2所示,该运送部14由输送带40、转向装置42、运送机械手44组成。输送带40,把从工件输出装置22的供料口26供给的工件W,水平的运送到转向装置42。转向装置42,把从输送带40水平传送过来的工件W旋转90度,并使之垂直竖立。如图2所示,该转向装置42有夹持器46和可以使该夹持器旋转的夹持旋转机构(图中未示)组成。夹持器46装有2个夹持棘爪46A、46B,其中一个夹持棘爪46A被设置成相对另一个夹持棘爪46B可以自由进退。而且,通过其中一个夹持棘爪46A向着另一方向的夹持棘爪46B移动,工件即被夹紧,向着反方向移动,工件即被松开。夹紧旋转驱动机构,依靠驱动预定在夹持器46上的旋转轴48的旋转,可使夹持器46在90度范围内作旋转运动。由于受到该夹紧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夹持器46可以实现水平接收状态(图2中实线所示状态)和垂直的交接状态(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状态)2种状态。如上述结构的转向装置42的作用如下所述,被输送带40水平地传送过来的工件W的前端,在输送带40的尾端与夹持器46的本体接触(图2中的实线所示状态)。工件w的前端部与夹持器46的本体部分一接触,夹持棘爪46A即锁闭,由此,工件W的前端部即被夹持棘爪46A、46B夹紧。工件W一旦被夹紧,夹持旋转驱动机构即被驱动,夹持器46旋转90度(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状态)。工件W被垂直立起,之后,被运送机械手44接收,运往测量部16。运送机械手44从转向装置42接受到被检测对象工件W,并输送到测量部16,同时,将在测量部16测量完了的工件W运送到回收部18。该运送机械手44,如图1及图2所示,由可以上下自由移动的机械手50、被设置在该机械手50顶部且可以自由旋转的悬臂52、和设置在悬臂52前端的夹持手54构成。夹持手54在其本体下部设有自由开、闭的夹持棘爪54A、54B,由该夹持棘爪54A、54B夹持工件W。被夹持棘爪54A、54B所夹持的工件W,靠机械手50的升降进行接收、交接的动作,并靠悬臂52的旋转动作完成运送工序。因此,转向装置42和测量部16、回收部18,全部被配置在该夹持手54的旋转轨迹上。测量部16进行工件W的长度测量和内径测量。该测量部16如图1所示,由长度测量部16A、内径测量部16B以及控制部16C组成。长度测量部16A测量工件W的长度,该长度测量部16A由工件托架100和长度测量仪102组成。工件托架100,配置在运送机械手44的夹持手54的移动轨迹上,并使工件W保持垂直。该工件托架100作成圆柱形并在其上垂直地开出一定深度的工件插入孔104。工件W被插入该工件插入孔104以保持垂直。长度测量仪102使可垂直上下移动的测量臂106与工件W的顶端相接触,根据检测出当时的测量臂106的移动量,来测定工件W的长度。测量臂106被设置在水平面上,其后端由升降台114支撑。在测量臂106的前端部预定有触头108,该触头108与工件W的顶部接触。并且,该触头108内设有压力传感器,依靠该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出它与工件W顶部的接触。升降台114可滑动自如地被支持在配置于支柱110上的导轨112上。该升降台114中开有螺纹孔,在螺纹孔中拧入螺杆118。螺杆118与导轨112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径测量方法,其是在从圆筒形工件的一端输入压缩空气,靠检测其背压来测定工件内径的,其特征在于:根据求得与工件长度变化相对应的内径测定值的变化,来预先求出与工件长度所对应的内径测定值的修正量,然后按照工件的长度来修正内径测量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待鸟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京精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