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365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垫板,包括与铁轨接触的上端面和与轨枕接触的下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的四周均设有第一承载凸台,所述第一承载凸台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承载凸台,所述上端面上还设有多个第三承载凸台,所述第一承载凸台、第二承载凸台和第三承载凸台的承载面积依次变小,所述第一承载凸台、第二承载凸台和第三承载凸台的高度依次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对弹性垫板进行了结构设计,通过对上端面进行优化,采用不同高度、不同承载面积的第一承载凸台、第二承载凸台和第三承载凸台相结合,可以实现大刚度与小刚度之间的自由转换,满足空载、半载、满载、重载、偏载等特殊的工况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垫板
本技术属于铁路轨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垫板。
技术介绍
铁路轨道工程运输因其污染少、低耗能、运能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而受到世界各国铁路运输部门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和矿石等大宗货物运量占有较大比重的国家,比如加拿大、美国、巴西和南非等。铁路轨道工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的发展,并已被国际公认为铁路货运的发展方向。我国幅员辽阔,资源分布不均,有很多资源需要长距离运输,因此铁路轨道工程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铁路轨道工程道床或基础设施在长期的高速重载列车或运动载荷反复的作用下,容易出现道床的粉化速率过快,道床泛白,板结严重,甚至道闸出现液化现象,大大增加了养护维修工作量及其费用,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与平稳性。轨枕虽然经过了从木枕、混凝土枕到钢枕的创新,但是混凝土枕应用于大轴重重载线路时对枕轨面的磨损比较严重,钢轨枕在减少净空和保持轨距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其与道床的牙齿合相当困难,同时成本也相对较高。弹性垫板在减缓重载列车运行时产生的轨道振动与噪声,降低轨道刚度弹性垫板减震的技术对策,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垫板,包括与铁轨接触的上端面(1)和与轨枕接触的下端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1)的四周均设有第一承载凸台(3),所述第一承载凸台(3)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承载凸台(4),所述上端面(1)上还设有多个第三承载凸台(5),所述第一承载凸台(3)、第二承载凸台(4)和第三承载凸台(5)的承载面积依次变小,所述第一承载凸台(3)、第二承载凸台(4)和第三承载凸台(5)的高度依次升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垫板,包括与铁轨接触的上端面(1)和与轨枕接触的下端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1)的四周均设有第一承载凸台(3),所述第一承载凸台(3)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承载凸台(4),所述上端面(1)上还设有多个第三承载凸台(5),所述第一承载凸台(3)、第二承载凸台(4)和第三承载凸台(5)的承载面积依次变小,所述第一承载凸台(3)、第二承载凸台(4)和第三承载凸台(5)的高度依次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凸台(3)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倒圆角的矩形,相对所述第一承载凸台(3)的长轴纵截面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凸台(4)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倒圆角的矩形,多个所述第二承载凸台(4)的长轴纵截面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承载凸台(4)的长轴纵截面垂直于铁轨行进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承载凸台(5)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倒圆角的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垫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轩胜张胜刘春李晓宏魏海东黄宁王建香乔建刚陶艳明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维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铁路装备制造集团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