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牵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90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旋转牵引机,具体涉及塑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且两侧的轴承座内套设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外壁套设有旋转盘,且两个旋转盘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所述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牵引电机,所述牵引电机与上牵引带以及下牵引带之间设有减速器,所述旋转盘上设有手柄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中间轴、传动电机和牵引电机,可使得螺旋制品向前运动,利用旋转牵引生产出来效率较高,同时通过旋转可以产生螺纹,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传统牵引机只具有牵引功能加工效率较低美观度较差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果,满足了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牵引机
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旋转牵引机。
技术介绍
塑料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产品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目前,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加工未冷却的产品改变形状往往会涉及到使用牵引机构。但是市面上的传动牵引机构在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只能够对产品进行牵引,而牵引时不能够使得产品产生花纹,牵引出的产品颜色和样子较为单一,影响到成型产品的外观形状,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旋转牵引机,通过挤出机头与中间轴相连接后,挤出的产品顶部颜色呈一条直线,传动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槽轮转动,第一槽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槽轮转动,第二槽轮带动中间轴和旋转盘转动,产品此时还未成型,上面的颜色通过旋转成螺旋状而产生螺纹,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利用各自的牵引电机旋转,牵引电机连接减速机,减速机带动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作牵引动作,可使得螺旋制品向前运动,利用旋转牵引出来效率较高,同时通过旋转可以产生螺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旋转牵引机,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且两侧的轴承座内套设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外壁套设有旋转盘,且两个旋转盘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所述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牵引电机,所述牵引电机与上牵引带以及下牵引带之间设有减速器,所述旋转盘上设有手柄轮,所述中间轴的外壁套设有第二槽轮,所述第二槽轮的外壁套设有皮带,所述第二槽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轮的一侧设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与第一槽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电机设于框架内腔的底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轴的外侧壁套设有滑环,且滑环固设于框架的顶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盘一侧设有两个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一螺钉,并且两侧的旋转盘与支撑杆两端通过螺钉螺纹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轮由一侧设有螺钉,所述手柄轮通过螺钉与旋转盘螺纹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轴与上牵引带的连接轴固定连接,且下牵引带的连接轴也与其牵引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散热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与传动电机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开口。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电机的底部设有电机座,且电机座通过螺栓与框架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中间轴、传动电机和牵引电机,将挤出机头与中间轴相连接后,挤出的产品顶部颜色呈一条直线,传动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槽轮转动,第一槽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槽轮转动,第二槽轮带动中间轴和旋转盘转动,产品此时还未成型,上面的颜色通过旋转成螺旋状而产生螺纹,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利用各自的牵引电机旋转,牵引电机连接减速机,减速机带动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作牵引动作,可使得螺旋制品向前运动,利用旋转牵引出来效率较高,同时通过旋转可以产生螺纹,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传统牵引机只具有牵引功能加工效率较低美观度较差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果,满足了使用需要;2、本技术通过设置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的两侧是限制支架,避免在牵引过程中产品转动脱离,结构简单,控制效果好,两侧分别有手柄轮通过螺钉和旋转盘连接,可以手动控制旋转位置,最后形成螺纹的产品从另外一侧的轴承座牵引,保证了中间轴旋转能够带动产品旋转出螺纹的效果,避免了产品在牵引过程中脱离,满足了使用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旋转盘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框架、2传动电机、3第一槽轮、4轴承座、5第二槽轮、6旋转盘、7手柄轮、8牵引电机、9上牵引带、10下牵引带、11滑环、12挡板、13散热孔、14减速器、15皮带、16中间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旋转牵引机,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4,且两侧的轴承座4内套设有中间轴16,所述中间轴16的外壁套设有旋转盘6,且两个旋转盘6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牵引带9和下牵引带10,所述上牵引带9和下牵引带10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牵引电机8,所述牵引电机8与上牵引带9以及下牵引带10之间设有减速器14,所述旋转盘6上设有手柄轮7,所述中间轴16的外壁套设有第二槽轮5,所述第二槽轮5的外壁套设有皮带15,所述第二槽轮5通过皮带15传动连接有第一槽轮3,所述第一槽轮3的一侧设有传动电机2,所述传动电机2的输出轴一端与第一槽轮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电机2设于框架1内腔的底部;所述中间轴16的外侧壁套设有滑环11,且滑环11固设于框架1的顶部,能够提高了外部对中间轴16的支撑,保证了中间轴16转动的稳定性;所述牵引电机8的输出轴与上牵引带9的连接轴固定连接,且下牵引带10的连接轴也与其牵引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保证了牵引电机8能够带动上牵引带9和下牵引带10对产品进行牵引;所述框架1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2,且挡板1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3,能够避免外部灰尘进入框架1内,所述挡板12与传动电机2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开口,保证了对传动电机2的散热,同时方便维护;所述传动电机2的底部设有电机座,且电机座通过螺栓与框架1螺纹连接,保证了传动电机2固定的稳定性。实施方式具体为:多色的产品从挤出机头挤出后进入中间轴16轴心内,挤出的产品顶部颜色呈一条直线,传动电机2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槽轮3转动,第一槽轮3通过皮带15带动第二槽轮5转动,第二槽轮5带动中间轴16和旋转盘6转动,产品此时还未成型,上面的颜色通过旋转成螺旋状而产生螺纹,上牵引带9和下牵引带10利用各自的牵引电机8旋转,且牵引电机8和传动电机2均通过电源线供电,牵引电机8连接减速机,减速机带动上牵引带9和下牵引带10作牵引动作,可使得螺旋制品向前运动,利用旋转牵引出来效率较高,同时通过旋转可以产生螺纹,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传统牵引机只具有牵引功能加工效率较低美观度较差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果,满足了使用需要。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旋转牵引机,还包括旋转盘6,所述旋转盘6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旋转牵引机,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4),且两侧的轴承座(4)内套设有中间轴(16),所述中间轴(16)的外壁套设有旋转盘(6),且两个旋转盘(6)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牵引带(9)和下牵引带(10),所述上牵引带(9)和下牵引带(10)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牵引电机(8),所述牵引电机(8)与上牵引带(9)以及下牵引带(10)之间设有减速器(14),所述旋转盘(6)上设有手柄轮(7),所述中间轴(16)的外壁套设有第二槽轮(5),所述第二槽轮(5)的外壁套设有皮带(15),所述第二槽轮(5)通过皮带(15)传动连接有第一槽轮(3),所述第一槽轮(3)的一侧设有传动电机(2),所述传动电机(2)的输出轴一端与第一槽轮(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电机(2)设于框架(1)内腔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牵引机,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4),且两侧的轴承座(4)内套设有中间轴(16),所述中间轴(16)的外壁套设有旋转盘(6),且两个旋转盘(6)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牵引带(9)和下牵引带(10),所述上牵引带(9)和下牵引带(10)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牵引电机(8),所述牵引电机(8)与上牵引带(9)以及下牵引带(10)之间设有减速器(14),所述旋转盘(6)上设有手柄轮(7),所述中间轴(16)的外壁套设有第二槽轮(5),所述第二槽轮(5)的外壁套设有皮带(15),所述第二槽轮(5)通过皮带(15)传动连接有第一槽轮(3),所述第一槽轮(3)的一侧设有传动电机(2),所述传动电机(2)的输出轴一端与第一槽轮(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电机(2)设于框架(1)内腔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16)的外侧壁套设有滑环(11),且滑环(11)固设于框架(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双达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