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供给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26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供给泵,其为了抑制伴随燃料的高压力化而可能产生的柱塞的咬紧,提高在缸体内周往复运动的柱塞的润滑性。因此,在具备在缸体的内周部往复运动的柱塞和由柱塞加压的加压室的燃料供给泵中,在所述柱塞的外周部形成环状槽,所述环状槽构成为,在下死点位置,位于比缸体滑动区域的轴向中央位置更靠加压室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供给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供给泵。
技术介绍
在直接向内燃机的燃烧室内部喷射燃料的直接喷射型内燃机中,广泛使用用于使燃料高压化的高压燃料泵。作为该高压燃料泵的
技术介绍
,有日本专利特开2017-25924号公报中记载的高压燃料泵。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缸体6将在加压室11内进退运动的柱塞2保持为可沿其进退运动方向滑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259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高压燃料泵要求供给高压燃料,例如使排出压力为20MPa以上等,为此,需要提高加压室的燃料压力。但是,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伴随着该燃料的高压力化,柱塞和缸体有可能咬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供给泵,其为了抑制伴随着该燃料的高压力化而可能产生的柱塞的咬紧,提高在缸体内周往复运动的柱塞的润滑性。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具备在缸体的内周部往复运动的柱塞和由柱塞加压的加压室的燃料供给泵中,在所述柱塞的外周部形成有环状槽,所述环状槽构成为,在下死点位置,位于比缸体滑动区域的轴向中央位置更靠加压室侧的位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提高在缸体内周往复运动的柱塞的润滑性的燃料供给泵。上述以外的问题、构成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得以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从横向观察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的纵剖面图。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的水平方向剖面图。图3是从与图1不同的横向观察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的纵剖面图。图4是搭载在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上的电磁吸入阀机构的放大剖面图。图5是包含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的燃料供给系统的构成图。图6是对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沿柱塞2的轴向剖切所表示的剖面图。图7并列记载了本实施例的柱塞2的位置为上死点时和下死点时的状态。图8是本实施例的柱塞2的放大图,是说明环状槽2c的详细情况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指定附图中的上下方向进行说明,但该上下方向并不意味着燃料供给泵的实际安装状态下的上下方向。实施例1图5是表示包含燃料供给泵的燃料供给系统的一例的构成图。用虚线包围的部分表示燃料供给泵的泵体1,表示在该虚线中所示的机构、部件一体地组装在燃料供给泵的泵体1中。燃料箱20中的燃料由进给泵21根据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ECU)21的信号来汲取。该燃料被加压到适当的进给压力,通过吸入管道28被输送到燃料供给泵的低压燃料吸入口10a。从低压燃料吸入口10a通过吸入接头51的燃料经由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吸入通道10d而到达构成容量可变机构的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吸入口31b。流入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燃料通过吸入阀30,流入加压室11。通过发动机的凸轮机构93(参照图1)对柱塞2施加往复运动的动力。通过柱塞2的往复运动,在柱塞2的下降行程中从吸入阀30吸入燃料,在上升行程中燃料被加压。加压后的燃料经由排出阀机构8被压送到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6的共轨23。在共轨23上安装有直接向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气缸喷射燃料的喷射器24(所谓的直喷喷射器)、压力传感器26。直喷喷射器24根据发动机的缸体(气缸)的数量安装,按照ECU27的控制信号开闭,将燃料喷射到缸体内。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燃料供给泵)适用于喷射器24直接向发动机的缸体内喷射燃料的所谓直喷发动机系统。在由于直喷喷射器24的故障等而在共轨23中产生异常高压的情况下,如果燃料供给泵的燃料排出口12的压力与加压室11的压力的压差成为溢流阀机构200的开阀压力以上,则溢流阀202开阀。在这种情况下,共轨23的成为异常高压的燃料通过溢流阀机构200的内部,从溢流阀通道200a返回加压室11。由此能够保护共轨23(高压管道)。另外,在将溢流阀通道200a与低压燃料室10(参照图1)连接,将成为异常高压的燃料返回到低压通道的方式中,也同样能够应用本专利技术。使用图1、图2及图3对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的与柱塞的中心轴方向平行的剖面的剖面图。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的水平方向的剖面图。图3是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本实施例的燃料供给泵的剖面图。另外,在图2中,吸入接头51设置在泵体侧面,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也可适用于吸入接头51设置在缓冲器盖14的上表面的燃料供给泵。吸入接头51与供给来自车辆的燃料箱20的燃料的低压管道连接,从吸入接头51的低压燃料吸入口10a流入的燃料在形成于泵体1的内部的低压流路中流动。在构成于泵体1的燃料通道的入口部设有压入泵体1的未图示的吸入过滤器,吸入过滤器防止存在于从燃料箱20到低压燃料吸入口10a之间的异物流入燃料供给泵内。燃料从吸入接头51向柱塞轴向上侧流动,向由图1所示的缓冲器上部10b、缓冲器下部10c形成的低压燃料室10流动。低压燃料室10由安装在泵体1上的缓冲器盖14覆盖而形成。通过低压燃料室10的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降低了压力脉动的燃料经由低压燃料流路10d到达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吸入口31b。电磁吸入阀机构300安装在形成于泵体1上的横孔中,将所希望的流量的燃料经由形成于泵体1上的加压室入口流路1a向加压室11供给。为了缸体盖90与泵体1之间的密封而将O型环61嵌入在泵体1中,以防止发动机油泄漏到外部。如图1所示,在泵体1上安装有用于引导柱塞2的往复运动的缸体6。缸体6在其外周侧,通过压入或铆接固定在泵体1上。通过缸体6的呈圆筒状的压入部的表面进行密封,以避免加压的燃料从缸体6与泵体1的间隙向低压侧泄漏。缸体6通过使其上端面在轴向上与泵体1的平面接触,从而除了泵体1与缸体6的圆筒状的压入部的密封之外,构成双重密封结构。在柱塞2的下端设有挺杆92,该挺杆92将安装在内燃机的凸轮轴上的凸轮93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上下运动,并传递给柱塞2。柱塞2经由扣件15由弹簧4压接在挺杆92上。由此,随着凸轮93的旋转运动,能够使柱塞2上下往复运动。另外,保持在密封架7的内周下端部的柱塞密封件13在缸体6的图中下方部以可滑动地与柱塞2的外周接触的状态设置。由此,在柱塞2滑动时,密封副室7a的燃料,防止向内燃机内部流入。同时,柱塞密封件13防止润滑内燃机内的滑动部的润滑油(也包括发动机油)流入泵体1的内部。如图2所示,在泵体1上形成有安装电磁吸入阀机构300的横孔,在柱塞轴向的相同位置形成有安装排出阀机构8的横孔,进一步形成有安装溢流阀机构200的横孔以及安装排出接头12c的横孔。经由电磁吸入阀机构300在加压室11中加压后的燃料经由排出阀机构8在排出通道12b中流动,从排出接头12c的燃料排出口12排出。设置在加压室11的出口侧的排出阀机构8(图2、3)由排出阀阀座8a、与排出阀阀座8a接触分离的排出阀8b、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供给泵,其具备在缸体的内周部往复运动的柱塞和由柱塞加压的加压室,所述燃料供给泵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柱塞的外周部形成有环状槽,/n所述环状槽构成为,在下死点位置,位于比缸体滑动区域的轴向中央位置更靠加压室侧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6 JP 2017-2486401.一种燃料供给泵,其具备在缸体的内周部往复运动的柱塞和由柱塞加压的加压室,所述燃料供给泵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柱塞的外周部形成有环状槽,
所述环状槽构成为,在下死点位置,位于比缸体滑动区域的轴向中央位置更靠加压室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槽在所述柱塞的外周部仅形成有一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槽构成为,在下死点位置,位于柱塞滑动区域的轴向中央位置与所述缸体滑动区域的轴向中央位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槽具有相对于径向向加压室侧倾斜的第一锥形面和相对于径向向加压室相反侧倾斜的第二锥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真悟德尾健一郎菅波正幸德丸千彰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