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有砟轨道的变轨距轨枕单元及变轨距轨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8307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有砟轨道的变轨距轨枕单元及变轨距轨枕系统,其中所述变轨距轨枕单元包括,包括第一纵向轨枕和第二纵向轨枕,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沿垂直于线路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的间距;所述变轨距轨枕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变轨距轨枕单元,所有变轨距轨枕单元沿着线路方向连续布置;通过调节所述伸缩装置,进而调整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的间距,能够使所述变轨距轨枕单元应用于多种不同轨距的有砟轨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有砟轨道的变轨距轨枕单元及变轨距轨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是一种用于有砟轨道的变轨距轨枕单元及变轨距轨枕系统。
技术介绍
世界各国铁路行业普遍规定铁路直线轨距为1435mm的称标准轨距;轨距大于1435mm的称宽轨距,如1676mm、1524mm、1520mm等;轨距小于1435mm的称窄轨距,如1067mm、1000mm、762mm、600mm等。然而,各个国家和地区铁路所采用的轨距往往不同。对于有砟轨道而言,其道床为铺设在路基面上的碎石道床,碎石道床内为粒径不一的碎石,为保证铁路行车安全,要求线路轨距一定,误差控制为毫米级,因此通常采用横向轨枕,横向轨枕上对称设有承轨槽,承轨槽上设置钢轨,如此其轨距固定;由于碎石道床为散粒体结构,碎石之间存在间隙,一般不采用不利于轨排框架保持的纵向轨枕,若将纵向轨枕设置于所述道砟层内,轨距不易保持,列车通行时存在安全隐患。其中,所述横向轨枕是指其长度方向与钢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轨枕,所述横向轨枕沿钢轨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纵向轨枕是指其长度方向与钢轨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轨枕,所述纵向轨枕沿钢轨的长度方向连续布置,所述钢轨的长度方向为线路方向。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铁路的轨距不同,相应地,需要使用不同轨距的横向轨枕,我国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但对于实行宽轨距或窄轨距的国家,我国这套标准轨距的相关轨道设备便无法直接推广,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轨距专门设计所述横向轨枕,如改变开设承轨槽的位置或改变配筋等,制造出样品后对其性能进行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开模生产制造等,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铁路的轨距不同,相应地,需要使用不同轨距的横向轨枕,而设计、试验、生产各种不同轨距的横向轨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有砟轨道的变轨距轨枕单元及变轨距轨枕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有砟轨道的变轨距轨枕单元,包括第一纵向轨枕和第二纵向轨枕,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沿垂直于线路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的间距。由于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设有伸缩装置,且所述伸缩装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的间距,因此,调节所述伸缩装置,至达到目标轨距,再锁紧所述伸缩装置,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的间距得以确定,如此,所述的变轨距轨枕单元不仅不易受碎石道床的影响,保证了列车的通车安全,而且通过调节所述伸缩装置,调整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的间距,能够使所述变轨距轨枕单元应用于多种不同轨距的有砟轨道。对于不同轨距的轨道,仅需对预制的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进行相关试验即可,当其满足设计要求后,调节所述伸缩装置,进而调整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的间距,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铁路的轨距不同,需要使用不同轨距的横向轨枕,而每种横向轨枕又需要重新设计、试验及开模生产制造的问题,避免了多次设计及试验,大幅地降低了人力、时间及经济成本,提高了市场开发、项目设计、生产制造等多个环节的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伸缩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纵向轨枕,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纵向轨枕,所述第一连接杆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外并能够发生相对滑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能够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通过采用所述第一连接杆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外,使得二者发生相对滑动的方式,实现伸缩的功能,用于调整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的间距。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相适配,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由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外,使用时将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准,并使用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即可确定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的间距;滑动所述第一连接杆或所述第二连接杆,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孔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准,再用所述连接件固定,即可调整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的间距,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位对应现有不同的轨距。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销轴、螺钉或螺杆。将所述销轴、螺钉或螺杆穿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另一端用紧固件锁紧即可,例如,所述紧固件为螺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纵向轨枕的两侧均设有凸块,所述第二纵向轨枕的两侧均设有凸块。用于增加所述第一纵向轨枕、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与碎石道床之间的阻力,保证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稳定地置于所述碎石道床内,增加轨道的稳定性。具体的,每个所述第一纵向轨枕的两侧对称设有凸块,所述两侧是指与所述第一纵向轨枕长度方向平行的侧面;每个所述第二纵向轨枕的两侧对称设有凸块,所述两侧是指与所述第二纵向轨枕长度方向平行的侧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纵向轨枕上的所述凸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上的所述凸块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的一端均设有榫头,另一端均设有榫槽,所述榫头与所述榫槽相适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上均固定有承轨台。具体的,每个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均包括顶面、底面和侧面,所述承轨台设置于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的顶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承轨台上设有钢轨,用于供列车运行。一种用于有砟轨道的变轨距轨枕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用于有砟轨道的变轨距轨枕单元,所有所述变轨距轨枕单元沿着线路方向连续布置。采用所述变轨距轨枕系统,通过调节所述变轨距轨枕单元中所述第一纵向轨枕与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的间距,进而调整轨距,如此,能够将所述变轨距轨枕系统应用于多种铁路轨道中,而不受其轨距的限制。并且所述第一纵向轨枕与所述第二纵向轨枕采用预制的方法,并进行相关试验,满足试验要求后再安装所述伸缩装置,具体的,通过改变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间隔或位置,用于满足不同轨距要求的轨道。避免了多次设计及试验,节约了大量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相邻两个所述变轨距轨枕单元通过榫卯连接形成整体,增加了轨排阻力,可满足不同轨距下的线路纵向阻力要求。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变轨距轨枕单元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设有伸缩装置,且所述伸缩装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一纵向轨枕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之间的间距,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有砟轨道的变轨距轨枕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纵向轨枕(11)和第二纵向轨枕(12),所述第一纵向轨枕(11)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12)沿垂直于线路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纵向轨枕(11)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12)之间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一纵向轨枕(11)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12)之间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有砟轨道的变轨距轨枕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纵向轨枕(11)和第二纵向轨枕(12),所述第一纵向轨枕(11)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12)沿垂直于线路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纵向轨枕(11)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12)之间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一纵向轨枕(11)和所述第二纵向轨枕(12)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砟轨道的变轨距轨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纵向轨枕(11),所述第二连接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纵向轨枕(12),所述第一连接杆(21)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2)外并能够发生相对滑动,所述第一连接杆(2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2)能够通过连接件(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有砟轨道的变轨距轨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1)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31),所述第二连接杆(2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32),所述第一连接孔(3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32)相适配,所述连接件(4)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3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3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香熊维刘喆丰李粮余谢毅邓军桥杨明辉葛根荣张志强曹保柯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