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811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其中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通过在加药斗的内腔中加入电阻丝,保证了料粉的干燥性,同时在溶药灌的顶部设置了搅拌装置,避免了成舵不宜溶解及粉尘的产生,通螺旋杆的螺旋的螺距从左至右逐渐减少,使进入螺旋的料粉被压越紧,降低了系统的压力损失,防止了输送装置的管道里压缩空气通道螺旋漏出,同时在给料之前打开给水阀门,气料混合物到达气力输送管道出口处时,遇到水柱的喷淋,实现物料与气体的分离,料粉被水带走进入溶药罐,喷淋形式给水,也是为了保证料粉离开输送装置后能及时的均匀的与水混合,避免了粉尘,以利于溶解。减少了料粉的浪费,节省了成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废水指城市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物,其性质因城市规模、气候条件、排水体制等因素,特别是城市中工业的多少和性质、工业废水预处理程度等而异但当对工业所排放的特殊污染物,如重金属、酸、碱、有毒物质、油类等有一定的内部治理措施时,一般的城市废水的性质是相似的。城市废水所形成的水污染以有机污染最为严重表现为水体中的BODS、COD超标还含有不少难以被生物降解的、甚至是有毒有害的有机物。此外,氮磷物质引起的富营养化污染也非常严重。传统上废水的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的去除对象是水中不溶解的悬浮物质。化学法是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生物法指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技术。目前在城市废水处理中尤以活性污泥法的应用最广。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含水率很高,体积很大,输送、处理或处置都不方便,为了减少污泥脱水机的台数,现有技术的设备处理质量、处理效率也是一个城市或现代化工厂的标志。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部分设备能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准确、高效而人工加药部分一直以来都是现代化污水厂的落后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包括;基架,包括基架本体,插接在所述基架本体上面的三个反应柱,设置在所述基架本体右侧的加药单元;所述加药单元,包括加药单元本体,所述加药单元本体连接在一起的输送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连接在一起的溶药灌,设置在所述溶药灌顶部的搅拌装置,与所述溶药灌连接在一起的水箱,与所述溶药灌连接在一起的储药灌,与所述储药灌连接在一起的用于对淤泥进行絮凝处理的絮凝器,以及一端与所述储药灌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所述絮凝器的加药泵。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溶药灌顶部的减速机,与所述减速机连接在一起的发电机,设置在所述减速机的减速轴上面的搅拌轴,焊接在所述搅拌轴端部的两个浆叶,设置在所述溶药灌上方的投加器;所述溶药灌的底部设有排放口,并且所述排放口通过不锈钢连接管与所述储药灌连接在一起。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浆叶倾斜40~45°上斜安装所述搅拌轴的轴向处,并且所述浆叶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完成,计算浆叶的功率公式如下;Nj=K*n*NA-NT(1-1)式中K启动电机过载系数;n传动机械效率,n=n1*n2*n3;NA发动机功率(kw);NT搅拌轴摩擦损失(kw)计算如下;式中d1搅拌轴的直径(cm);h1添料的高度(cm);S发电机工作转速(r/min);f填料与搅拌轴间的摩擦系数;f=0.05~0.075Pq填料的压力(Mpa)。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浆叶与所述搅拌轴连接处收的力矩最大,所述浆叶的强度计算公式如下;式中θ浆叶的倾斜角度;i-i是断面抗弯截面模数为:b是浆叶宽度(mm);δ是浆叶厚度(mm);所述浆叶的厚度取8~10mm。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一端与所述溶药灌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所述储药灌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管,设置在所述储药灌前端的风机,与所述风机连接在一起的供料器,一端与所述供料器连接在一起的、另一端与所述溶药灌连接在一起的输料管道。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加药单元还包括与输送装置连接在一起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面的加药斗,设置在加药斗的底部的闸门,所述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螺旋杆,与所述螺旋杆连接在一起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下方的、并且与所述壳体相通的出料管。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加药斗设计成圆锥形;所述加药斗设计呈中空状,内部形成腔体,包括外壁,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电阻丝,与所述电阻丝连接在一起的内壁。在进一步实施例中,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装置安装在污泥车间,将料粉导入加药斗中,电阻丝对加药斗进行加热;步骤2、加热后加药斗底部的闸门打开,料粉进入加药单元中的,进而通过螺旋杆将料粉输送至出料管,进过出料管进入供料器中;步骤3、放料粉进入供料器中,然后气流带动着料粉沿着管道输送到输料管道中,当到达输料管道垂直端的下出口溶药灌的上方式,料粉进而需到水箱中水的喷淋,进而使得料粉被水带走进入溶药灌中;步骤4、根据处理污泥说所需的药剂溶解,在溶药灌内进行配置,当料粉和水加到规定的位置时,搅拌装置启动;步骤5、搅拌装置启动后,进而料粉和水经过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后得到充分的溶解进而,然后连接在溶药灌和储药灌之间的阀门打开,进而将药水送入到储药灌中;步骤6、当溶药灌里的药液被被输送到最低液位后,下一个输送装置加药、搅拌、溶解的过程再次开始,第二个溶药周期即将结束时,然后加药泵打来,输药灌中的药水被连续不断地送入到絮凝器,对污泥进行处理,使得污泥和水分充分的脱离开来,然后自动加药装置工作结束。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通过在加药斗的内腔中加入电阻丝,保证了料粉的干燥性,同时在溶药灌的顶部设置了搅拌装置,避免了PAM的成舵不宜溶解及粉尘的产生,通过螺旋杆的螺旋的螺距从左至右逐渐减少,使进入螺旋的料粉被压越紧,降低了系统的压力损失,防止了输送装置的管道里压缩空气通道螺旋漏出,同时在给料之前打开给水阀门,当气料混合物到达气力输送管道出口处时,即遇到水柱的喷淋,实现物料与气体的分离。料粉被水带走进入溶药罐,以喷淋形式给水,也是为了保证料粉离开输送装置后能及时的均匀的与水混合,避免了粉尘,以利于溶解。减少了料粉的浪费,节省了成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药工艺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加药斗的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加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加药单元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为:基架1、反应柱2、加药单元3、壳体301、腔体3011、内壁3012、外壁3013、电阻丝3014、加药斗302、闸门303、螺旋杆304、驱动电机305、出料管306、输送装置4、连接管401、风机402、供料器403、输料管道404、搅拌装置5、减速机501、发电机502、搅拌轴503、浆叶504、投加器505、排放口506、溶药灌6、水箱7、储药灌8、絮凝器9、加药泵10。具体实施方式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分析,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部分设备能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准确、高效,然而人工加药部分一直以来都是现代化污水厂的落后点,而且在加药过着料粉常会粘合在加药斗的斗壁上面,造成料粉的返潮,造成进水口粘堵,造成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架,包括基架本体,插接在所述基架本体上面的三个反应柱,设置在所述基架本体右侧的加药单元;/n所述加药单元,包括加药单元本体,所述加药单元本体连接在一起的输送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连接在一起的溶药灌,设置在所述溶药灌顶部的搅拌装置,与所述溶药灌连接在一起的水箱,与所述溶药灌连接在一起的储药灌,与所述储药灌连接在一起的用于对淤泥进行絮凝处理的絮凝器,以及一端与所述储药灌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所述絮凝器的加药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架,包括基架本体,插接在所述基架本体上面的三个反应柱,设置在所述基架本体右侧的加药单元;
所述加药单元,包括加药单元本体,所述加药单元本体连接在一起的输送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连接在一起的溶药灌,设置在所述溶药灌顶部的搅拌装置,与所述溶药灌连接在一起的水箱,与所述溶药灌连接在一起的储药灌,与所述储药灌连接在一起的用于对淤泥进行絮凝处理的絮凝器,以及一端与所述储药灌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所述絮凝器的加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溶药灌顶部的减速机,与所述减速机连接在一起的发电机,设置在所述减速机的减速轴上面的搅拌轴,焊接在所述搅拌轴端部的两个浆叶,设置在所述溶药灌上方的投加器;
所述溶药灌的底部设有排放口,并且所述排放口通过不锈钢连接管与所述储药灌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叶倾斜40~45°上斜安装所述搅拌轴的轴向处,并且所述浆叶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完成,计算浆叶的功率公式如下;
Nj=K*n*NA-NT(1-1)
式中K启动电机过载系数;
n传动机械效率,n=n1*n2*n3;
NA发动机功率(kw);
NT搅拌轴摩擦损失(kw)计算如下;



式中d1搅拌轴的直径(cm);
h1添料的高度(cm);
S发电机工作转速(r/min);
f填料与搅拌轴间的摩擦系数;f=0.05~0.075
Pq填料的压力(Mp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叶与所述搅拌轴连接处收的力矩最大,所述浆叶的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θ浆叶的倾斜角度;
i-i是断面抗弯截面模数为:



b是浆叶宽度(mm);
δ是浆叶厚度(mm);



所述浆叶的厚度取8~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亘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帝艾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