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高效水处理设备,包括包括过滤装置,与过滤装置固定连接的第一水管,与第一水管固定连接的杀菌装置,与杀菌装置固定连接的第二水管,以及与第二水管固定连接的水质监测装置;所述杀菌装置中进气管固定连接原子氧产生装置,原子氧产生装置通过输气管连接杀菌罐;空气在经过所述原子氧产生装置产出原子氧和羟基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进入杀菌罐中,和污水混合,对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氧化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杀菌装置替代了传统加热杀菌,直接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杀菌效果高,杀灭率达到90%以上,避免了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高效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后排出的废水,其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有机物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病原微生物为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由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极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现如今市面上的水处理设备更关于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处理,从而放松了对病原微生物的处理。对于病原微生物的处理仅仅采用加热杀菌的方式,这样的处理过于简单,无法完全消灭生活污水中含有的病原微生物。但是病原微生物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可以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高效水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固定连接的第一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固定连接的杀菌装置,与所述杀菌装置固定连接的第二水管,以及与所述第二水管固定连接的水质监测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设置在所述过滤罐上的进水口,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过滤罐的顶部的加药管、电机和回水管;所述过滤罐的顶部固定设置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开设三个螺纹孔,从左至右依次为加药孔,动力输送孔,回水孔,所述加药孔内通过螺纹安装加药管,所述加药管延伸至过滤罐的内部,所述回水孔内通过螺纹安装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延伸至过滤罐的内部,所述过滤罐的顶部安装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动力输送孔延伸至过滤罐内部,所述过滤罐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搅拌器,滤网、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第三吸附层;所述杀菌装置包括进气管,与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的原子氧产生装置,与所述原子氧产生装置固定连接的输气管,以及与所述输气管固定连接的杀菌罐;所述进气管与原子氧产生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原子氧产生装置的出气口和输送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杀菌罐,并通过通孔延伸至所述杀菌罐内部,空气在经过所述原子氧产生装置产出原子氧和羟基的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进入杀菌罐中,和污水混合;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氧和羟基将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氧化处理,原子氧和羟基能够直接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使其快速死亡,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确保杀菌无残留和零污染,杀菌能力远高于加热杀菌。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架、中间轴,搅拌叶和拨板,所述搅拌架上设置若干拨板,所述中间轴固定安装在搅拌架中心,所述中间轴上螺旋分布若干搅拌叶;通过所述搅拌器可以将加入的药剂和污水充分混合,便于药效的发挥,提交污水处理效果。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层为果壳活性炭层,用于去除污水异味、拦截较小的固体废弃物和吸附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所述第二吸附层为煤粉吸附层,用于混凝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煤粉可去除污水中约90%的COD,且煤粉的价格较低,吸附后的煤粉可用于燃烧,无二次污染,经济环保;所述第三吸附层为树脂吸附层,用于吸附污水中含酚类物质、苯胺类物质、有机酸、硝基物、农药等。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阀门和第一水泵,为过滤后的污水提供输送动力。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上设置第一气泵,为所述原子氧产生装置提供空气的输送动力;所述输送管上设置第二气泵,为所述杀菌罐中的混合气体提供输送动力。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连接杀菌罐的下部一侧,另一端连接所述水质监测装置,便于杀菌后的水流入水质监测装置。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水质监测装置的一侧设置出水口,所述水质监测装置顶部连接回水管,当杀菌后的水进所述入水质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若水质检测合格时,便于水从所述出水口流出,若水质检测不合格时,便于水通过所述回水管回流至过滤罐中进行重新处理。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原子氧产生装置为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回水管上安装第二水泵,用于为检测不合格的污水回流至过滤罐提供动力。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杀菌装置替代了传统加热杀菌,直接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杀菌效果高,杀灭率达到90%以上,避免了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过滤罐的剖面图。附图标记为:过滤装置1、过滤罐11、进水口12、加药管13、电机14、搅拌器15、滤网16、第一吸附层17、第二吸附层18、第三吸附层19、第一水管2、阀门21、第一水泵22、杀菌装置3、进气管31、第一气泵32、原子氧产生装置33、输气管34、第二气泵35、杀菌罐36、第二水管4、水质监测装置5、出水口51、回水管52、第二水泵521。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生活污水是常见的污水种类,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这些病原微生物一般来源于垃圾、医院污水等多种途径,其拥有数量大、分布广、存活时间长、繁殖速度快,易滋生,难消灭的众多特点。传统的水处理设备会采用加热消毒或加氯消毒的方式,但病原微生物仍能够大量存活。这类污染物一旦进入人体,极易在人体内存活并大量繁殖,易引起人体疾病,严重的可能产生传染病。本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旨在改造出可以基本消灭生活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装置1,与过滤装置1固定连接的第一水管2,与第一水管2固定连接的杀菌装置3,与杀菌装置3固定连接的第二水管4,以及与第二水管4固定连接的水质监测装置5。过滤装置1包括过滤罐11,设置在过滤罐11上的进水口12,以及依次设置在过滤罐11顶部的加药管13、电机14和回水管52。过滤罐11顶部固定设置安装架,安装架上开设三个螺纹孔,从左至右依次为加药孔,动力输送孔,回水孔。加药孔内通过螺纹安装加药管13,加药管13延伸至过滤罐11内部,用于通过加药管13添加水处理药剂,提高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回水孔内通过螺纹安装回水管52,回水管52延伸至过滤罐11内部,用于水处理设备中未检测合格的污水回到过滤罐11内进行二次处理。过滤罐11顶部安装电机14,电机14输出轴通过动力输送孔延伸至过滤罐11内部。过滤罐1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搅拌器15,滤网16、第一吸附层17、第二吸附层18、第三吸附层19。搅拌器15和电机14输出轴连接。搅拌器15包括搅拌架,中间轴,搅拌叶和拨板。搅拌架上设置若干拨板,中间轴固定安装在搅拌架中心,中间轴上螺旋分布若干搅拌叶。通过搅拌器15可以将加入的药剂和污水充分混合,便于药效的发挥,提交污水处理效果。滤网16,用于过滤掉污水中较大的固体废弃物,第一吸附层17为果壳活性炭层,用于去除污水异味、拦截较小的固体废弃物和吸附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第二吸附层18为煤粉吸附层,用于混凝吸附污水中的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固定连接的第一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固定连接的杀菌装置,与所述杀菌装置固定连接的第二水管,以及与所述第二水管固定连接的水质监测装置;/n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设置在所述过滤罐上的进水口,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过滤罐的顶部的加药管、电机和回水管;所述过滤罐的顶部固定设置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开设三个螺纹孔,从左至右依次为加药孔,动力输送孔,回水孔,所述加药孔内通过螺纹安装加药管,所述加药管延伸至过滤罐的内部,所述回水孔内通过螺纹安装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延伸至过滤罐的内部,所述过滤罐的顶部安装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动力输送孔延伸至过滤罐内部;/n所述过滤罐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搅拌器,滤网、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第三吸附层;/n所述杀菌装置包括进气管,与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的原子氧产生装置,与所述原子氧产生装置固定连接的输气管,以及与所述输气管固定连接的杀菌罐;所述进气管与原子氧产生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原子氧产生装置的出气口和输送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杀菌罐,并通过通孔延伸至所述杀菌罐内部,空气在经过所述原子氧产生装置产出原子氧和羟基的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进入杀菌罐中,和污水混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固定连接的第一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固定连接的杀菌装置,与所述杀菌装置固定连接的第二水管,以及与所述第二水管固定连接的水质监测装置;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设置在所述过滤罐上的进水口,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过滤罐的顶部的加药管、电机和回水管;所述过滤罐的顶部固定设置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开设三个螺纹孔,从左至右依次为加药孔,动力输送孔,回水孔,所述加药孔内通过螺纹安装加药管,所述加药管延伸至过滤罐的内部,所述回水孔内通过螺纹安装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延伸至过滤罐的内部,所述过滤罐的顶部安装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动力输送孔延伸至过滤罐内部;
所述过滤罐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搅拌器,滤网、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第三吸附层;
所述杀菌装置包括进气管,与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的原子氧产生装置,与所述原子氧产生装置固定连接的输气管,以及与所述输气管固定连接的杀菌罐;所述进气管与原子氧产生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原子氧产生装置的出气口和输送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杀菌罐,并通过通孔延伸至所述杀菌罐内部,空气在经过所述原子氧产生装置产出原子氧和羟基的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进入杀菌罐中,和污水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伟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帝艾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