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干粉配比投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36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干粉配比投加装置,具体涉及干粉配比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方固定设有第一搅拌器、给料系统和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位于箱体一端上方,所述给料系统位于箱体另一端上方,所述给料系统设于第一搅拌器侧面,所述箱体远离第一搅拌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溢流孔、球阀和压力式液位计,所述溢流孔位于球阀上方,且球阀设于压力式液位计侧面,所述箱体侧面固定设有电气控制柜、进水管路系统、压力调节阀和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批处理絮凝剂以制备高分子聚合物溶液,浓缩液体及固体粉料聚合物都可配制,操作性好,占地空间小,比例控制精确,无需对干粉配比混合料进行换容器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干粉配比投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干粉配比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干粉配比投加装置。
技术介绍
干粉的配制及投加装置是一种连续全自动加药设备,在给水、中水及排水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物化处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运行效果直接影响整个工艺的处理效果。现有的用于批处理絮凝剂以制备高分子聚合物溶液、浓缩液体、固体粉料聚合物配制的装置,都是在一个容器内混合,然后转移至另一容器中储存备用,该配制方式存在操作自动化程度差、有残留、比例控制不精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干粉配比投加装置,采用三箱式箱体结构,可用于批处理絮凝剂以制备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同时浓缩液体、固体粉料聚合物都可配制,操作性好、占地空间小、即配即用无残留、比例控制精确,集中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对干粉配比混合料进行换容器转移,同时可在水和料的混合及转移过程中继续进行均匀混合,可提高产品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干粉配比投加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方固定设有第一搅拌器、给料系统和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位于箱体一端上方,所述给料系统设于第一搅拌器侧面,所述箱体远离第一搅拌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溢流孔、球阀和压力式液位计,所述溢流孔位于球阀上方,且球阀设于压力式液位计侧面,所述箱体侧面固定设有电气控制柜、进水管路系统、压力调节阀和流量计,所述电气控制柜固定安装于箱体侧面中部,所述进水管路系统固定安装于箱体侧面远离电气控制柜的一端,所述压力调节阀和流量计均固定安装于进水管路系统上,且压力调节阀设于流量计一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分隔箱,且分隔箱设有三组。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均包括搅拌轴、叶片和电机,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转动端,所述叶片固定连接于搅拌轴的外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器设有一组,且第一搅拌器处的叶片设有两层,所述第二搅拌器设有两组,且第二搅拌器处的叶片设有一层。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器固定设于其中一组所述分隔箱的上方,两组所述第二搅拌器分别固定设于另外两组所述分隔箱的上方。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气控制柜内部固定安装PLC控制器,所述给料系统、进水管路系统和电机均与PLC控制器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给料系统包括给料泵、给料管路和给料口,所述给料泵通过给料管路和给料口连接箱体的内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路系统包括水泵、进水管路和开关阀,所述水泵通过进水管路和开关阀连接箱体的内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进水管路系统通过压力调节阀和流量计的检测及控制,可控制进水流量和压力,与球阀和压力式液位计的配合使用,再经PLC控制器的自动计算及控制可调节进水和进料量,即可得到设定的浓度,水和料达到熟化时间后流入箱体另一端的分隔箱内部储存,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三箱式箱体结构,可用于批处理絮凝剂以制备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同时浓缩液体、固体粉料聚合物都可配制,操作性好、占地空间小、即配即用无残留、比例控制精确,集中控制自动化程度高;2、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其中第一搅拌器处设置双层叶片,电机工作可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使叶片在水和料进入时对其进行均匀混合,混合料在转移过程中,单层叶片的第二搅拌器可继续进行均匀混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对干粉配比混合料进行换容器转移,同时可在水和料的混合及转移过程中继续进行均匀混合,可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气控制柜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搅拌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PLC控制器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箱体、2第一搅拌器、3给料系统、4第二搅拌器、5溢流孔、6球阀、7压力式液位计、8电气控制柜、9进水管路系统、10搅拌轴、11叶片、12压力调节阀、13流量计、14电机、101分隔箱、801PLC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干粉配比投加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方固定设有第一搅拌器2、给料系统3和第二搅拌器4,所述第一搅拌器2位于箱体1一端上方,所述给料系统3设于第一搅拌器2侧面,所述箱体1远离第一搅拌器2的一端固定安装溢流孔5、球阀6和压力式液位计7,所述溢流孔5位于球阀6上方,且球阀6设于压力式液位计7侧面,所述箱体1侧面固定设有电气控制柜8、进水管路系统9、压力调节阀12和流量计13,所述电气控制柜8固定安装于箱体1侧面中部,所述进水管路系统9固定安装于箱体1侧面远离电气控制柜8的一端,所述压力调节阀12和流量计13均固定安装于进水管路系统9上,且压力调节阀12设于流量计13一端;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分隔箱101,且分隔箱101设有三组;所述电气控制柜8内部固定安装PLC控制器801,所述给料系统3、进水管路系统9和电机14均与PLC控制器801连接;所述给料系统3包括给料泵、给料管路和给料口,所述给料泵通过给料管路和给料口连接箱体1的内部;所述进水管路系统9包括水泵、进水管路和开关阀,所述水泵通过进水管路和开关阀连接箱体1的内部。如图1-4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原料经给料系统3处的给料泵、给料管路和给料口进入箱体1内部,同时水通过进水管路系统9处的水泵、进水管路和开关阀添加至箱体1内部,给料系统3中的给料泵可控制聚合物进料量,同时给料泵的信号传输到电气控制柜8的控制端,进水管路系统9通过压力调节阀12和流量计13的检测及控制,可控制进水流量和压力,与球阀6和压力式液位计7的配合使用,再经PLC控制器801的自动计算及控制可调节进水和进料量,即可得到设定的浓度,水和料达到熟化时间后流入箱体1另一端的分隔箱101内部储存,溢流孔5便于控制该分隔箱101内部液位,防止液位过高,箱体1包括三组分隔箱101,可形成三箱式箱体结构,用于批处理絮凝剂以制备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同时浓缩液体、固体粉料聚合物都可配制,压力式液位计7可采用PL1608型压力式液位计,PLC控制器801可采用S7-300系列的PLC控制器。所述第一搅拌器2和第二搅拌器4均包括搅拌轴10、叶片11和电机14,所述搅拌轴10固定连接于电机14的转动端,所述叶片11固定连接于搅拌轴10的外周;所述第一搅拌器2设有一组,且第一搅拌器2处的叶片11设有两层,所述第二搅拌器4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干粉配比投加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方固定设有第一搅拌器(2)、给料系统(3)和第二搅拌器(4),所述第一搅拌器(2)位于箱体(1)一端上方,所述给料系统(3)设于第一搅拌器(2)侧面,所述箱体(1)远离第一搅拌器(2)的一端固定安装溢流孔(5)、球阀(6)和压力式液位计(7),所述溢流孔(5)位于球阀(6)上方,且球阀(6)设于压力式液位计(7)侧面,所述箱体(1)侧面固定设有电气控制柜(8)、进水管路系统(9)、压力调节阀(12)和流量计(13),所述电气控制柜(8)固定安装于箱体(1)侧面中部,所述进水管路系统(9)固定安装于箱体(1)侧面远离电气控制柜(8)的一端,所述压力调节阀(12)和流量计(13)均固定安装于进水管路系统(9)上,且压力调节阀(12)设于流量计(13)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干粉配比投加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方固定设有第一搅拌器(2)、给料系统(3)和第二搅拌器(4),所述第一搅拌器(2)位于箱体(1)一端上方,所述给料系统(3)设于第一搅拌器(2)侧面,所述箱体(1)远离第一搅拌器(2)的一端固定安装溢流孔(5)、球阀(6)和压力式液位计(7),所述溢流孔(5)位于球阀(6)上方,且球阀(6)设于压力式液位计(7)侧面,所述箱体(1)侧面固定设有电气控制柜(8)、进水管路系统(9)、压力调节阀(12)和流量计(13),所述电气控制柜(8)固定安装于箱体(1)侧面中部,所述进水管路系统(9)固定安装于箱体(1)侧面远离电气控制柜(8)的一端,所述压力调节阀(12)和流量计(13)均固定安装于进水管路系统(9)上,且压力调节阀(12)设于流量计(13)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干粉配比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分隔箱(101),且分隔箱(101)设有三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干粉配比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器(2)和第二搅拌器(4)均包括搅拌轴(10)、叶片(11)和电机(14),所述搅拌轴(10)固定连接于电机(14)的转动端,所述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剑常驰王伟刘伟张云钢赵明鑫
申请(专利权)人:普罗名特流体控制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