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2899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漆雾破粘剂、助凝剂和凝聚剂,漆雾破粘剂为液态,助凝剂和凝聚剂为固态粉末状或液态状,漆雾破粘剂:助凝剂:凝聚剂的体积比为(2~2.5):(1~1.5):(1~1.5)。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漆渣絮凝并沉于设备底部,对漆渣的粘性破除彻底,无粘壁现象,可有效解决现有喷漆循环水漆渣难以打捞、处理效果差、自动化程度低及处理费用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喷漆废水
,具体涉及一种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喷漆废水主要来源于喷漆室洗涤作业区用水和喷漆室空气中的漆雾被转移到循环水中形成的喷漆废水。喷漆室所用油漆主要有油性漆和水性漆两类。油性漆是以干性油为主要成膜物质的一类涂料,主要有清油、厚漆、油性调合漆、油性防锈漆等,所用油脂主要是桐油、亚麻油及梓油等,油性漆稀释需要用有机溶剂。因此,油性漆喷漆废水中不仅含大量漆雾颗粒、悬浮物、有机污染物,还含有部分难处理的有机溶剂和油类,污水成份复杂,色度变化较大。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多为人工合成树脂等有机物,很难通过传统的化学氧化法或生物法等手段降解。漆渣带有很强的粘性,如果使用传统的污水处理药剂及工艺,各处理环节的设备很容易被漆渣粘结,从而导致处理设施故障甚至报废。目前用于喷漆废水处理的工艺主要有漆雾絮凝剂(AB剂)法、普通沉淀法、过滤分离法等。传统AB剂对漆渣的破粘效果及絮凝效果均不理想,易粘附于设备及建构筑物上,腐蚀设备及建构筑物,漆渣难以上浮,打捞困难等现象,人力成本高,现场环境脏乱差;普通沉淀法无法破坏漆渣粘性,水池中易粘附于漆渣,漆渣进入压滤机会粘于滤布上,不仅会严重影响压滤效果,还易造成设备故障。过滤分离法投资较高,维护繁琐,运行成本高,漆渣进入石英砂过滤器,将导致滤料板结或造成石英砂过滤器断流或层流,活性炭过滤器吸附能力也有限,因此需要频繁更换滤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可使漆渣絮凝并沉于设备底部,对漆渣的粘性破除彻底,无粘壁现象,对SS和COD的去除率可分别达96.5%和82.0%。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包括漆雾破粘剂、助凝剂和凝聚剂,漆雾破粘剂为液态,助凝剂和凝聚剂为固态粉末状或液态状,漆雾破粘剂:助凝剂:凝聚剂的体积比为(2~2.5):(1~1.5):(1~1.5)。具体的,漆雾破粘剂为有机胺类共聚物,通过在三聚氰胺与甲醛的合成体系中引入第三组分共聚制得,第三组分为脲、苯酚和苯并胍胺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有机胺类共聚物包括三聚氰胺、甲醛、盐酸、第三组分和水,按物质的量比计,三聚氰胺:甲醛:盐酸:第三组分:水=(1.0~1.3):(1~2):(0.9~1.2):(0.5~1):(3~3.5)。具体的,助凝剂为有机混凝剂,具体为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铁中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凝聚剂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体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或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助凝剂和凝聚剂为固态粉末状时,先将助凝剂配制成5~15wt%的药剂溶液,再将凝聚剂配制成1~2wt‰的药剂溶液;S2、调节喷漆废水pH值;S3、向步骤S2喷漆废水中添加漆雾破粘剂,匀速搅拌得到产物A;S4、向产物A中加入助凝剂,匀速搅拌得到产物B,向产物B中加入凝聚剂并匀速搅拌,反应完成后,漆渣全部沉于底部,通过沉淀分离设备进行去除。具体的,步骤S2中,pH值为7~9。具体的,步骤S3中,漆雾破粘剂的添加量为水中漆雾量的50%~100%,搅拌速度40~60r/min。具体的,步骤S4中,加入助凝剂的搅拌速度为20~40r/min,加入凝聚剂的搅拌速度为10~30r/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破粘剂对漆雾颗粒进行破粘、脱稳、电中和及包裹等作用形成小絮体,再通过助凝剂进一步包裹小絮体,最后通过凝聚剂将小的漆渣絮体聚结成大絮团并下沉至底部,机胺类共聚物所带电荷能对漆雾颗粒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当漆滴被吸附后,其两极不同的亲和性将漆滴完全包裹,并穿透漆滴,破坏漆雾颗粒的功能基团,使其完全消除粘性。进一步的,助凝剂成份作为破粘剂的辅助剂,作用主要为进一步中和颗粒表面的负电,使颗粒“脱稳”,于是,颗粒间通过碰撞、表面吸附、范德华引力等作用,互相结合变大,加强药剂分子对漆雾颗粒包裹的全面性。进一步的,凝聚剂的高分子链在悬浮的颗粒与颗粒之间发生架桥过程,使上一过程产生的小絮体吸附在凝聚剂分子上不同的链段上,促使小絮体聚结成大絮团,使其坚固和粘合,增强机械脱水的效率,并下沉至底部,便于机械分离。一种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的使用方法,对漆渣的粘性破除彻底,无粘壁现象,避免漆渣腐蚀设备及建构筑物;反应后漆渣沉于设备底部,无需人工打捞浮渣,可通过排泥设备进行去除;用量比传统AB剂少,节省药剂费用,且适用范围广;对SS和COD的去除率高,最主可分别达96.7%和82.0%。进一步的,调节喷漆废水pH值为7~9,优选的pH环境有利于后续的絮凝沉淀。如过酸环境,凝聚剂中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中的酰胺基和所伸展出的线性分子会成为曲卷状,将得不到有效的吸附架桥效果;如过碱环境,将诱发助凝剂自身发生水解发生,降低其助凝作用。进一步的,破粘剂加入后,形成的漆渣颗粒非常细小均匀,电荷被中和,漆渣粘性消除并被药剂完全包裹。进一步的,加入助凝剂后,进一步包裹漆渣及悬浮颗粒,确保压滤时漆渣颗粒不被挤出;加入凝聚剂后,凝聚剂承担着悬浮颗粒之间的“桥架”作用,将被破坏的漆渣颗粒和杂质聚集成较大的絮团,使其粘合坚固,增强机械脱水的效率,絮团分子量较大,可加快沉降速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可使漆渣絮凝并沉于设备底部,对漆渣的粘性破除彻底,无粘壁现象,可有效解决现有喷漆循环水漆渣难以打捞、处理效果差、自动化程度低及处理费用高等问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实验效果图,其中,(a)为原水效果图,(b)为实施例1效果图,(c)为对照组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漆雾破粘剂为有机胺类共聚物,助凝剂为有机混凝剂,凝聚剂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传统漆雾絮凝AB剂法及其他沉淀分离法不同的是,它适用范围更广,可使漆渣絮凝并沉于设备底部,对漆渣的粘性破除彻底,无粘壁现象,对COD和SS的去除率可分别达96.7%和82.0%。本专利技术一种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包括漆雾破粘剂、助凝剂和凝聚剂,漆雾破粘剂为液态,助凝剂和凝聚剂为固态粉末状或液态状。漆雾破粘剂为有机胺类共聚物,在盐酸溶液的酸性环境下,反应温度60~70℃,反应3~4h制得。其中,有机胺类共聚物包括三聚氰胺、甲醛、盐酸、第三组分和水,按物质的量(n)比计,三聚氰胺:甲醛:盐酸:第三组分:水=(1.0~1.3):(1~2):(0.9~1.2):(0.5~1):(3~3.5)。有机胺类共聚物为在三聚氰胺与甲醛的合成体系中引入第三组分共聚而得,第三组分为脲、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漆雾破粘剂、助凝剂和凝聚剂,漆雾破粘剂为液态,助凝剂和凝聚剂为固态粉末状或液态状,漆雾破粘剂:助凝剂:凝聚剂的体积比为(2~2.5):(1~1.5):(1~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漆雾破粘剂、助凝剂和凝聚剂,漆雾破粘剂为液态,助凝剂和凝聚剂为固态粉末状或液态状,漆雾破粘剂:助凝剂:凝聚剂的体积比为(2~2.5):(1~1.5):(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漆雾破粘剂为有机胺类共聚物,通过在三聚氰胺与甲醛的合成体系中引入第三组分共聚制得,第三组分为脲、苯酚和苯并胍胺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有机胺类共聚物包括三聚氰胺、甲醛、盐酸、第三组分和水,按物质的量比计,三聚氰胺:甲醛:盐酸:第三组分:水=(1.0~1.3):(1~2):(0.9~1.2):(0.5~1):(3~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助凝剂为有机混凝剂,具体为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铁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性漆喷漆废水用组合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凝聚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卉田进田伟张祜珍聂鸿雁党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