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GPS与BIM技术的叠合板吊装安装定位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761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PS与BIM技术的叠合板吊装安装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建筑BIM模型,标记所有叠合板模型的参数信息;S2,在建筑施工面所在层标记叠合板的预定安装位置,获取预定安装位置的参数信息;S3,将叠合板模型的位置信息与预定安装位置信息对比分析,确定叠合板预安装位置和叠合板模型;S4,根据叠合板模型选取对应的待安装叠合板,然后将待安装叠合板吊装至叠合板预安装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塔吊快速且精准将叠合板吊装至预定安装位置,且能实时检测叠合板在吊装安装过程中是否会与工人碰撞,降低安全隐患;且由于叠合板吊装精度高,只需少数工人配合安装,可以有效减小工人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具体为一种基于gps与bim技术的叠合板吊装安装定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常用到叠合板,其通常在预制工厂中制作,再运送并堆积到建筑工地的预定安装位置。叠合板在出场时就会在板身明显处标识二维码或者编号及安装位置,以便于快速定位预定安装位置。

2、叠合板安装时通常要将先安装的叠合板堆积在上层,后安装的堆积在下层。起吊时由塔吊依靠吊带安装在建筑施工面,具体安装定位时由施工面工人和塔吊操作工人同步沟通,保证叠合板精确安装。

3、在现实工程中发现,叠合板重量较轻,塔吊吊绳受风荷载影响容易摆动,且叠合板需要平吊,对吊装精度要求很高,故塔吊操作工人在吊装叠合板至预制位置的过程中难以一次性精准定位,需建筑施工面工人和塔吊操作工利用设备反复沟通配合多个工人辅助定位才能实现安装。这些问题造成了工人人力成本增大、降低了施工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吊装过程中叠合板吊装精度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gps与bim技术的叠合板吊装安装定位方法及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GPS与BIM技术的叠合板吊装安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S与BIM技术的叠合板吊装安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叠合板模型的参数信息包括楼层、定位信息、编号和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S与BIM技术的叠合板吊装安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对比分析时,计算叠合板模型的位置参数与预定安装位置的参数之间的偏差,当偏差位于允许误差内时,预定安装位置即为叠合板的安装位置;当偏差超出允许误差时,重新调整检测装置的位置直至允许误差位于允许误差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gps与bim技术的叠合板吊装安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s与bim技术的叠合板吊装安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叠合板模型的参数信息包括楼层、定位信息、编号和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s与bim技术的叠合板吊装安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对比分析时,计算叠合板模型的位置参数与预定安装位置的参数之间的偏差,当偏差位于允许误差内时,预定安装位置即为叠合板的安装位置;当偏差超出允许误差时,重新调整检测装置的位置直至允许误差位于允许误差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s与bim技术的叠合板吊装安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待安装叠合板上设置有二维码,通过扫描该二维码可获取待安装叠合板的编号信息,同时,将该编号信息传递给吊装控制端,吊装控制端控制吊装设备将待安装叠合板吊装至预定安装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gps与bim技术的叠合板吊装安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吊装过程包括自动吊装阶段和人机结合吊装阶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gps与bim技术的叠合板吊装安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吊装时,考虑楼上叠合板安装工人的安全性,bim建模中还标记有楼上叠合板安装工人的位置信息。

7.一种基于gps与bi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超刘涛李亚军白恒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