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散热结构
,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电池分两大类,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蓄电池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包括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钠硫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三元锂电池,散热的方式有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机体各组织器官产生的热量,随着血液循环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各部。现有的电动汽车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将电池通过多组电源线进行连接,从而会使得电源线摆放混乱,导致电源线使用过程中散热不足,容易影响电池使用寿命,同时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池内部易产生热量,如无法及时散热,同样会使得电池的耐久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与电池连接的电源线摆放混乱和电池散热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电池外壳和电池本体,所述电池外壳的四角均固定有护边,所述电池外壳的外表面贯穿有导风孔,所述电池外壳的内部固定有通风管道,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电池外壳(1)和电池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的四角均固定有护边(2),所述电池外壳(1)的外表面贯穿有导风孔(4),所述电池外壳(1)的内部固定有通风管道(5),所述通风管道(5)的内壁固定有导风片(6),所述通风管道(5)的内部中间安装有电池本体(10),所述电池本体(10)的两侧均固定有隔板(8),所述隔板(8)的外表面贯穿有接线孔(9),所述隔板(8)的一侧开设有冷却仓(7),所述电池本体(10)的两侧均连接有贯穿至电池外壳(1)外侧的电源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电池外壳(1)和电池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的四角均固定有护边(2),所述电池外壳(1)的外表面贯穿有导风孔(4),所述电池外壳(1)的内部固定有通风管道(5),所述通风管道(5)的内壁固定有导风片(6),所述通风管道(5)的内部中间安装有电池本体(10),所述电池本体(10)的两侧均固定有隔板(8),所述隔板(8)的外表面贯穿有接线孔(9),所述隔板(8)的一侧开设有冷却仓(7),所述电池本体(10)的两侧均连接有贯穿至电池外壳(1)外侧的电源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孔(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导风孔(4)均呈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磊,薛峰,王金湘,奠波,王鹏,卢山,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汇思通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