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装置及行星变速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6427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离合装置及行星变速箱,为解决现有离合装置中摩擦副的最外层容易从花键轴上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一种离合装置及行星变速箱,其中离合装置,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二端与第一部件连接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花键,第一外花键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设置有摩擦副,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外花键远离第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环绕花键轴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直径大于所述摩擦副临近花键轴第二端端部的内孔直径。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第一外花键端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无论是安装摩擦副和花键轴或者是花键轴轴向窜动时,摩擦副最外侧的钢片均不会从花键轴上脱落下来,从而方便安装和提高离合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装置及行星变速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合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离合装置及行星变速箱。
技术介绍
在变速箱中由于换挡的需要,设置有离合装置,离合装置包括与第一部件连接花键轴、第二部件,设置在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摩擦副,摩擦副由摩擦片和钢片组成,摩擦片与钢片交替间隔布置,摩擦片与第二部件的内花键连接,钢片与花键轴的外花键连接;或者钢片与第二部件的内花键连接,摩擦片与花键轴的外花键连接。液压油缸伸出将钢片与摩擦片压紧时离合装置接合,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具有相同的转速,当液压油缸回缩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各自转动。变速箱中由于空间有限,所以各部件的尺寸都非常紧凑,花键轴上花键的长度不会太长,基本上时当油缸回缩时,花键轴上连接的摩擦片或钢片刚好保持在花键轴上不脱落。这就要求花键轴要有很好的轴向限位,若花键轴在轴向方向上的窜动位移超过一定值时,就有可能导致摩擦副最外侧的花键轴上的摩擦片或钢片从花键端部脱落,从而导致故障。另外离合装置安装时,通常都是将钢片和摩擦片先安装在花键轴上,再将花键轴与第一部件连接,或者将花键上的摩擦片或钢片与第二部件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导致花键轴上最外层的摩擦片或钢片从花键上脱落下来,造成安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离合装置中摩擦副的最外层容易从花键轴上脱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离合装置及行星变速箱,使得离合装置中摩擦副的最外层不会从花键轴上脱落下来。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离合装置,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二端与第一部件连接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花键,第一外花键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设置有摩擦副,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外花键远离第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环绕花键轴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直径大于所述摩擦副临近花键轴第二端端部的内孔直径。在本技术中,由于第一外花键端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无论是安装摩擦副和花键轴或者是花键轴轴向窜动时,摩擦副最外侧的钢片均不会从花键轴上脱落下来,从而方便安装和提高离合装置的可靠性。上述离合装置中,所述限位机构是由第一外花键的键齿端部径向凸起的凸块构成。或者所述限位机构是由设置在第一外花键端部的卡槽和设置在所述卡槽中的卡环构成。上述离合装置中,所述花键轴的第二端设置有与第一部件内花键连接的第二外花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花键朝向花键轴第一端的端部位置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部件端部接触限位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环绕所述花键轴且其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部件内花键的内孔直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由挡圈槽和设置在所述挡圈槽中的挡圈构成;或者所述第二限位机构是由环绕花键轴且与花键轴一体结构的凸环或台阶构成。所述第二外花键的外径和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的外径均小于第二外花键与花键轴第一端之间花键轴的直径。第二限位机构与第一部件接触,对花键轴进行轴向限位,防止花键轴轴向窜动。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行星变速箱,包括行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述的离合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件是行星机构中的太阳轮、行星架、外齿圈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部件为相对行星变速箱壳体静止的固定部件,或者是转动部件例如传动齿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第一外花键端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无论是安装摩擦副和花键轴或者是花键轴轴向窜动时,摩擦副最外侧的钢片均不会从花键轴上脱落下来,从而方便安装和提高离合装置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行星变速箱中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行离合装置中花键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行星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图3示出行星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离合装置如图1所示,离合装置包括第一部件、设置有内花键的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连接的花键轴1,花键轴1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花键12,第一外花键与第二部件之间设置有摩擦副5。其中第一部件为行星机构中的太阳轮2,第二部件为转动齿轮4,例如为输出轴齿轮。花键轴的结构如图2所示,花键轴1的一端(图中的右端)具有盘状体11的结构,该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图中左端),在第一端盘状体1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外花键12,并且每个外花键12的远离花键轴第二端(左端)的端部设置有径向的凸块13,各个花键上的凸块14构成环状的第一限位机构。在花键轴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外花键15,并且在第二外花键15临近花键轴第一端(花键轴上的盘状体11)的位置处设置有挡圈槽,在挡圈槽内设置有挡圈14。并且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外花键15的部位的直径(第二外花键的直径)小于位于花键轴的第一端与盘状体11之间部分(也即第一外花键和第二外花键之间之间的光杆部分16)的花键轴直径,并且挡圈14的直径大于花键轴光杆部分16的直径。如图1所示,行星机构的太阳轮2与花键轴1的第二端通过花键连接,同时行星机构的行星架3也通过第一轴承71转动安装在太阳轮2的转轴上。转动齿轮4与离合油缸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转动齿轮4与花键轴1同轴安装,在花键轴1的第一外花键12与转动齿轮4之间设置有摩擦副5,摩擦副5包括钢片51和摩擦片52,钢片51和摩擦片52在轴向方向上间隔交替布置,其中摩擦片52与花键轴1连接,钢片51通过销轴41与转动齿轮4连接,销轴41起到内花键的作用,使得钢片51同转动齿轮4一同周向转动,同时钢片51在轴向方向也可沿销轴41作轴向移动。离合油缸6包括缸体61和活塞62,缸体61通过螺栓8与转动齿轮4固定连接,油缸活塞62与摩擦副最外侧的钢片51接触,最外侧钢片51的内孔直径小于第一限位机构的外径,活塞62与缸体61之间的油腔充油时,活塞62伸出将摩擦副压紧,从而使得花键轴1与转动齿轮4一同转动。转动齿轮4与离合油缸6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转动体,该转动体的两端各自通过第二轴72承与变速箱壳体9连接,变速箱壳体9对转动齿轮4进行支撑,使其转动。在本技术中,将摩擦副5安装到花键轴1,将花键轴1与转动齿轮4同轴安装,再将离合油缸6与转动齿轮4连接,连接后花键轴1的端部通过第三轴承73与离合油缸的缸体61连接。安装完毕后,花键轴1的第二端与太阳轮2通过第二外花键15连接,离合油缸6通过第二轴承72与变速箱壳体9连接。如图3所示,花键轴1的第一端通过第三轴承73、离合油缸的缸体、第二轴承相对变速箱壳体轴向定位,防止花键轴向图3中右向窜动。花键轴通过挡圈与太阳轮的端面接触,防止花键轴向左窜动。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还可以是由设置在第一外花键端部的卡槽和设置在卡槽中的卡环构成。同样,第二限位机构是由环绕花键轴且与花键轴一体结构的凸环或台阶构成,本技术由于第一外花键端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无论是安装摩擦副和花键轴或者是花键轴轴向窜动时,摩擦副最外侧的钢片均不会从花键轴上脱落下来,从而方便安装和提高离合装置的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装置,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二端与第一部件连接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花键,第一外花键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设置有摩擦副,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外花键远离第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环绕花键轴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直径大于所述摩擦副临近花键轴第二端端部的内孔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装置,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二端与第一部件连接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花键,第一外花键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设置有摩擦副,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外花键远离第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环绕花键轴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直径大于所述摩擦副临近花键轴第二端端部的内孔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是由第一外花键的键齿端部径向凸起的凸块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是由设置在第一外花键端部的卡槽和设置在所述卡槽中的卡环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轴的第二端设置有与第一部件内花键连接的第二外花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花键朝向花键轴第一端的端部位置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部件端部接触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念贤鄢万斌章勇华陈素姣
申请(专利权)人:柳工柳州传动件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