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21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折叠轮椅,通过将后轮支架的上端部与靠背支架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将前轮支架的后端部与后轮支架的上部相转动连接,将座位板的后端部与靠背支架的中部相转动连接,将座位支撑杆的上端部与座位板的前部相转动连接,将底撑杆的前部与前轮支架的前部相转动连接,将底撑杆的中部与座位支撑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将底撑杆的后端部与靠背支架的下部相转动连接,使得靠背支架、后轮支架、底撑杆和前轮支架之间构成四连杆,使得靠背支架、座位板、座位支撑杆和底撑杆之间也构成四连杆,在锁定机构解锁时,能够通过后轮支架相对于靠背支架的转动使轮椅变换至折叠状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轮椅。
技术介绍
在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特别是对于无法独立行走的患者,通常采用坐轮椅的方式替代行走,这样能够使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和康复,并且方便患者的日常生活。现有的轮椅多采用固定结构的椅子架设在一对滚轮转轴上制作而成,滚轮的直径较大,使得滚轮的上部能够方便的被使用者的手部够到,使用者通过手部转动滚轮使轮椅前进或后退,这种轮椅无法折叠,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市场上也有一些可折叠的轮椅,但大多结构复杂,并且在折叠的时候需要双手进行操作,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可折叠轮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结构相同的侧支架、位于这两侧的所述侧支架之间连接所述侧支架的横连杆、设于所述侧支架前下方的前轮、设于所述侧支架后下方的后轮,所述侧支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同侧的所述侧支架包括:靠背支架,所述横连杆的端部与所述靠背支架的上端部相连接;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后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的下端部;前轮支架,所述前轮支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前轮支架的后端部高于所述前轮支架的前端部,所述前轮支架的后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的上部,所述前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前轮支架的前端部;座位机构,所述座位机构包括座位板、底撑杆和座位支撑杆;所述座位板的后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部,所述底撑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前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杆的后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靠背支架的下部,所述座位支撑杆位于所述座位板下方,所述座位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座位板的前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座位支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底撑杆的中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可折叠轮椅还包括锁定机构,在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靠背支架和所述后轮支架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所述侧支架支撑于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上,所述侧支架处于展开状态,在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后轮支架能够相对于所述靠背支架向靠近所述前轮支架的方向转动,并带动所述靠背支架、所述座位机构向所述前轮支架靠拢,使所述侧支架变换为折叠状态;所述可折叠轮椅还包括用于解锁所述锁定机构的解锁装置。优选地,所述底撑杆的后端部与所述靠背支架的下部为单向转动连接,在所述侧支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底撑杆相对于所述靠背支架只能向靠近所述前轮支架的方向转动。优选地,所述前轮支架的后端部与所述后轮支架的上部为单向转动连接,在所述侧支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后轮支架只能向靠近所述前轮支架的方向转动。优选地,所述后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后轮转动的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后轮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轮毂电机上设有可升降的切换杆,所述切换杆用于控制所述轮毂电机得电或失电,所述可折叠轮椅还包括可转动的控制踏板,所述控制踏板与所述切换杆相连接,在所述控制踏板被踩下时,所述切换杆被压下,所述轮毂电机处于得电/失电状态,在所述控制踏板被抬起时,所述切换杆弹起,所述轮毂电机处于失电/得电状态。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可折叠轮椅还包括用于给所述轮毂电机提供电源的电池箱,所述电池箱位于所述可折叠轮椅的后部,所述电池箱架设在所述后轮支架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靠背支架上还连接有扶手杆,所述扶手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靠背支架上,在所述侧支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扶手杆的上表面与所述座位板的上表面相平行。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可折叠轮椅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轮毂电机转速和转向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扶手杆的前部。优选地,所述前轮支架的前部还连接有脚踏板安装杆,所述脚踏板安装杆的中部设置有可转动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可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3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横杆上设置有可转动的靠背板,所述靠背板可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3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折叠轮椅,通过将后轮支架的上端部与靠背支架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将前轮支架的后端部与后轮支架的上部相转动连接,将座位板的后端部与靠背支架的中部相转动连接,将座位支撑杆的上端部与座位板的前部相转动连接,将底撑杆的前部与前轮支架的前部相转动连接,将底撑杆的中部与座位支撑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将底撑杆的后端部与靠背支架的下部相转动连接,使得靠背支架、后轮支架、底撑杆和前轮支架之间构成四连杆,使得靠背支架、座位板、座位支撑杆和底撑杆之间也构成四连杆,在锁定机构解锁时,能够通过后轮支架相对于靠背支架的转动使轮椅变换至折叠状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前侧面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后侧面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示意图,此时,可折叠轮椅处于展开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示意图,此时,可折叠轮椅处于从展开状态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示意图,此时,可折叠轮椅处于折叠状态。图6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脚踏板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7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底撑杆与靠背支架的组装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的前侧面组装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的后侧面组装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后轮及轮毂电机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其中:11.左侧支架;12.右侧支架;13.左后轮;14.右后轮;15.左前轮;16.右前轮;20.横连杆;100.靠背支架;101.第一凸块;200.后轮支架;201.第二凸块;300.前轮支架;301.第三凸块;400.座位机构;401.座位板;402.底撑杆;4021.第四凸块;403.座位支撑杆;500.锁定机构;600.解锁提把;701.左轮毂电机;7011.左切换杆;702.右轮毂电机;7021.右切换杆;703.控制踏板;704.电池箱;705.控制器;801.扶手杆;802.脚踏板安装杆;8021.脚踏板;8022.螺钉;8023.第一限位块;8024.第二限位块;803.靠背板;8031.凸块;803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描述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是指图1中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如图1-1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轮椅,包括侧支架、横连杆20、前轮和后轮,其中,侧支架有两个,分别为位于左侧的左侧支架11和位于右侧的右侧支架12,横连杆20位于左侧支架11和右侧支架12之间,横连杆20连接左侧支架11和右侧支架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结构相同的侧支架、位于这两侧的所述侧支架之间连接所述侧支架的横连杆、设于所述侧支架前下方的前轮、设于所述侧支架后下方的后轮,所述侧支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同侧的所述侧支架包括:/n靠背支架,所述横连杆的端部与所述靠背支架的上端部相连接;/n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后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的下端部;/n前轮支架,所述前轮支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前轮支架的后端部高于所述前轮支架的前端部,所述前轮支架的后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的上部,所述前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前轮支架的前端部;/n座位机构,所述座位机构包括座位板、底撑杆和座位支撑杆;/n所述座位板的后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部,所述底撑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前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杆的后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靠背支架的下部,所述座位支撑杆位于所述座位板下方,所述座位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座位板的前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座位支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底撑杆的中部相转动连接;/n所述可折叠轮椅还包括锁定机构,在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靠背支架和所述后轮支架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所述侧支架支撑于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上,所述侧支架处于展开状态,在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后轮支架能够相对于所述靠背支架向靠近所述前轮支架的方向转动,并带动所述靠背支架、所述座位机构向所述前轮支架靠拢,使所述侧支架变换为折叠状态;/n所述可折叠轮椅还包括用于解锁所述锁定机构的解锁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结构相同的侧支架、位于这两侧的所述侧支架之间连接所述侧支架的横连杆、设于所述侧支架前下方的前轮、设于所述侧支架后下方的后轮,所述侧支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同侧的所述侧支架包括:
靠背支架,所述横连杆的端部与所述靠背支架的上端部相连接;
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后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的下端部;
前轮支架,所述前轮支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前轮支架的后端部高于所述前轮支架的前端部,所述前轮支架的后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架的上部,所述前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前轮支架的前端部;
座位机构,所述座位机构包括座位板、底撑杆和座位支撑杆;
所述座位板的后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部,所述底撑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前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杆的后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靠背支架的下部,所述座位支撑杆位于所述座位板下方,所述座位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座位板的前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座位支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底撑杆的中部相转动连接;
所述可折叠轮椅还包括锁定机构,在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靠背支架和所述后轮支架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所述侧支架支撑于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上,所述侧支架处于展开状态,在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后轮支架能够相对于所述靠背支架向靠近所述前轮支架的方向转动,并带动所述靠背支架、所述座位机构向所述前轮支架靠拢,使所述侧支架变换为折叠状态;
所述可折叠轮椅还包括用于解锁所述锁定机构的解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撑杆的后端部与所述靠背支架的下部为单向转动连接,在所述侧支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底撑杆相对于所述靠背支架只能向靠近所述前轮支架的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司米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