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离器和发动机、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14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6
本公开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和发动机、车辆,该油气分离器包括本体,本体限定有油气分离腔并且设置有与该油气分离腔连通的进气口、出气口,油气分离腔形成为U形结构,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层分离腔和上层分离腔以及垂直连通在下层分离腔和上层分离腔之间的过渡分离腔,下层分离腔内设置有粗分离结构且与进气口连通,上层分离腔内设置有精分离结构且与出气口连通,下层分离腔的出气侧与上层分离腔的进气侧通过过渡分离腔连通。采用分层结构的布置方式,将油气分离腔布置为上下两层,并由粗到细分级布置分离结构,以能够实现在紧凑的空间下,布置出较长的分离通道,又采用U形的油气分离腔的结构形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分离器和发动机、车辆
本公开涉及发动机油气分离
,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和发动机、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发动机的发展,国内对发动机排放要求一再提高,人们对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系统越来越重视,对油气分离效果要求越来越苛刻,油气分离器在满足法规排放要求的同时,在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提高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现有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存在空间布置困难,并且低成本的油气分离装置分离效果差,分离效果较好的油气分离装置结构又较复杂,成本较高。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分离效果较好的油气分离器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该油气分离器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且结构紧凑、简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限定有油气分离腔并且设置有与该油气分离腔连通的进气口、出气口,所述油气分离腔形成为U形结构,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层分离腔和上层分离腔以及垂直连通在所述下层分离腔和所述上层分离腔之间的过渡分离腔,所述下层分离腔内设置有粗分离结构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上层分离腔内设置有精分离结构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下层分离腔的出气侧与所述上层分离腔的进气侧通过所述过渡分离腔连通。可选地,所述过渡分离腔内设置有半精分离结构。可选地,所述粗分离结构包括多个沿油气流动方向间隔错位布置的挡板,多个所述挡板分别安装到所述下层分离腔的侧壁上,所述挡板朝向所述油气流动方向的一面凸出形成有多个齿状凸棱,多个所述齿状凸棱具有不同的凸出高度。可选地,所述精分离结构包括依次沿油气流动方向间隔布置的加速板和分离板,所述加速板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油气通过的小孔,所述分离板上朝向所述油气流动方向的一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可选地,所述本体还设置有与所述油气分离腔连通的回油结构,该回油结构包括与所述下层分离腔、所述过渡分离腔均连通的第一回油结构和与所述上层分离腔连通的第二回油结构。可选地,所述下层分离腔的出气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回油结构,该第一回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层分离腔下方的第一回油管道,所述第一回油管道形成为阶梯状以具有储油管道和回油管道,所述储油管道位于所述回油管道的上方且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回油管道的横截面积。可选地,所述第二回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层分离腔和所述上层分离腔之间的储油腔,以及与该储油腔连通的第二回油管道,所述上层分离腔与所述储油腔连通。可选地,所述储油腔上方设置有上盖板,所述精分离结构设置在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上层分离腔的顶壁之间,且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多个进油孔,以使得所述上层分离腔与所述储油腔连通。可选地,所述储油腔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以将所述储油腔分隔成多个分室,且相邻所述分室之间相互连通。可选地,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多个条形凸起,相邻的所述条形凸起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可选地,所述第二回油管道设置在所述储油腔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回油管道的下端回油口处设置有伞形阀。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公开的油气分离器。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公开的发动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油气分离器采用分层结构的布置方式且使得油气分离腔形成为U形结构,不仅实现将油气分离腔布置为上下两层,并由粗到细分级布置分离结构,以能够实现在紧凑的空间下,布置出较长的分离通道,又能够在油气在进入到每个分离腔时均需要转向90度,这样在重力作用下能够使得粒径较大的油滴更易分离,从而能够提高分离效率。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器的纵剖视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器中的粗分离结构的横截面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器中的第一回油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器中的精分离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器中的储油腔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回油管道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2进气口3出气口4下层分离腔5上层分离腔6粗分离结构61挡板611齿状凸棱7精分离结构71加速板72分离板711小孔721凸起8过渡分离腔9半精分离结构10第一回油结构101储油管道102回油管道20第二回油结构201储油腔2011分室202第二回油管道203上盖板2031进油孔30隔板40伞形阀41侧壁51顶壁50第三回油管道2032条形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如图1图面所示的竖直方向的上和下。上述方位词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此外,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本体1,该本体1具有相互配合安装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具体可采用上壳体11焊接到下壳体12,保证密封性,并且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在装配前能够方便各自的成型,便于内部分离结构的设计布置,且所述本体1限定有油气分离腔并且设置有与该油气分离腔连通的进气口2、出气口3,所述油气分离腔形成为U形结构,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层分离腔4和上层分离腔5以及垂直连通在所述下层分离腔4和所述上层分离腔5之间的过渡分离腔8,所述下层分离腔4内设置有粗分离结构6且与所述进气口2连通,所述上层分离腔5内设置有精分离结构7且与所述出气口3连通,所述下层分离腔4的出气侧与所述上层分离腔5的进气侧通过所述过渡分离腔8连通。具体分离过程为:混合的油气沿图1中实心箭头所指引的方向(也即为下文中提到的油气流动方向)流动,从进气口2进入到下层分离腔4,首先通过粗分离结构6分离出较大粒径的油滴,而后油气继续通过过渡分离腔8流动至上层分离腔5,到达精分离结构7,进一步将较小粒径的油滴分离,以提高分离效率,使得经过分离的气体更加清洁。并且最终分离后的气体从出气口3流出到发动机进气系统,以进入燃烧室重新燃烧。也即,本公开采用分层结构的布置方式,将油气分离腔布置为上下两层,并由粗到细分级布置分离结构,以能够实现在紧凑的空间下,布置出较长的分离通道,从而能够提高分离效率。并且,在本公开中,油气分离腔整体形成为U形结构,使得油气在进入到每个分离腔时均需要转向90度,这样在重力作用下能够使得粒径较大的油滴更易分离。其中,粗分离结构6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限定有油气分离腔并且设置有与该油气分离腔连通的进气口(2)、出气口(3),所述油气分离腔形成为U形结构,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层分离腔(4)和上层分离腔(5)以及垂直连通在所述下层分离腔(4)和所述上层分离腔(5)之间的过渡分离腔(8),所述下层分离腔(4)内设置有粗分离结构(6)且与所述进气口(2)连通,所述上层分离腔(5)内设置有精分离结构(7)且与所述出气口(3)连通,所述下层分离腔(4)的出气侧与所述上层分离腔(5)的进气侧通过所述过渡分离腔(8)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限定有油气分离腔并且设置有与该油气分离腔连通的进气口(2)、出气口(3),所述油气分离腔形成为U形结构,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层分离腔(4)和上层分离腔(5)以及垂直连通在所述下层分离腔(4)和所述上层分离腔(5)之间的过渡分离腔(8),所述下层分离腔(4)内设置有粗分离结构(6)且与所述进气口(2)连通,所述上层分离腔(5)内设置有精分离结构(7)且与所述出气口(3)连通,所述下层分离腔(4)的出气侧与所述上层分离腔(5)的进气侧通过所述过渡分离腔(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分离腔(8)内设置有半精分离结构(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分离结构(6)包括多个沿油气流动方向间隔错位布置的挡板(61),多个所述挡板(61)分别安装到所述下层分离腔(4)的侧壁(41)上,所述挡板(61)朝向所述油气流动方向的一面凸出形成有多个齿状凸棱(611),多个所述齿状凸棱(611)具有不同的凸出高度;
可选地,所述精分离结构(7)包括依次沿油气流动方向间隔布置的加速板(71)和分离板(72),所述加速板(71)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油气通过的小孔(711),所述分离板(72)上朝向所述油气流动方向的一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72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还设置有与所述油气分离腔连通的回油结构,该回油结构包括与所述下层分离腔(4)、所述过渡分离腔(8)均连通的第一回油结构(10)和与所述上层分离腔(5)连通的第二回油结构(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分离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康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