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子绎专利>正文

一种与地下室底板同平的窗井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974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地下室底板同平的窗井防水结构,地下室底板上方设有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该窗井外墙设于地下室外墙外侧,且窗井外墙与地上主体结构的首层楼面板顶面齐平,窗井外墙、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三者围合形成窗井,窗井顶端设有采光罩,地下室外墙与地上主体结构的首层楼面板之间设有采光窗,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均与地下室底板之间设有导墙,且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两者还与导墙之间存在施工缝,施工缝中部设有中埋式止水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地下室底板同平的窗井防水结构具有优越的防水性能,能够很好的阻止渗漏水进入地下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地下室底板同平的窗井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地下室底板同平的窗井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窗井,即采光井,是指地下室外及半地下室两侧外墙采光口外设的井式结构物,主要用于解决地下室采光不好的难题,然而施工人员施工时,常常因为窗井处的防水处理不当,致使防水效果差,从而导致窗井处有渗漏水流入地下室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与地下室底板同平的窗井防水结构,该与地下室底板同平的窗井防水结构具有优越的防水性能,能够很好的阻止渗漏水进入地下室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与地下室底板同平的窗井防水结构,包括有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地上主体结构、采光罩、采光窗、导墙、施工缝、中埋式止水带、混凝土垫层、聚氨酯防水卷材层、混凝土保护层、垫层、排水管、混凝土散水层、密封膏层、挡墙、防水砂浆层、第一附加防水卷材层、第二附加防水卷材层、密封胶层、滴水槽、水泥砂浆保护层;所述地下室底板上方设有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该窗井外墙设于地下室外墙外侧,且窗井外墙与地上主体结构的首层楼面板顶面齐平;所述窗井外墙、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三者围合形成窗井;所述窗井顶端设有采光罩;所述地下室外墙与地上主体结构的首层楼面板之间设有采光窗;所述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均与地下室底板之间设有导墙,且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两者还与导墙之间存在施工缝;所述施工缝中部设有中埋式止水带;所述地下室底板下方还设有混凝土垫层,该混凝土垫层与地下室底板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聚氨酯防水卷材层、混凝土保护层;所述聚氨酯防水卷材层还沿窗井外墙外表面铺设至采光窗下口处,该聚氨酯防水卷材层外表面于地下室底板上方设有水泥砂浆保护层;所述窗井内填充有垫层,该垫层填充至采光窗下口下方300mm处,且垫层顶面设有贯穿窗井外墙的排水管,该排水管排入室外排水系统;所述窗井外墙外侧在垫层上方100mm处浇筑有混凝土散水层,该混凝土散水层与窗井外墙外侧的水泥砂浆保护层之间留有接缝,该接缝内填充有密封膏层;所述混凝土散水层与混凝土垫层之间于水泥砂浆保护层外侧还砌筑有挡墙;所述地上主体结构的外墙外侧涂抹有防水砂浆层,该防水砂浆层还涂抹至采光窗上口处;所述聚氨酯防水卷材层与窗井外墙外侧面之间在施工缝处设有第一附加防水层;所述聚氨酯防水卷材层贴于窗井外墙的一侧面于地下室底板与导墙的转角处设有第二附加防水卷材层。作为优选,所述采光罩与防水砂浆层的交接处周边喷射有密封胶层。作为优选,所述防水砂浆层于采光窗上口处设有滴水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与地下室底板同平的窗井防水结构具有优越的防水性能,能够很好的阻止渗漏水进入地下室内。附图说明图1为与地下室底板同平的窗井防水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地下室底板,2为地下室外墙,3为窗井外墙,4为地上主体结构,5为采光罩,6为采光窗,7为导墙,8为施工缝,9为中埋式止水带,10为混凝土垫层,11为聚氨酯防水卷材层,12为混凝土保护层,13为垫层,14为排水管,15为混凝土散水层,16为密封膏层,17为挡墙,18为防水砂浆层,19为第一附加防水卷材层,20为第二附加防水卷材层,21为密封胶层,22为滴水槽,23为水泥砂浆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与地下室底板同平的窗井防水结构,包括有地下室底板1、地下室外墙2、窗井外墙3、地上主体结构4、采光罩5、采光窗6、导墙7、施工缝8、中埋式止水带9、混凝土垫层10、聚氨酯防水卷材层11、混凝土保护层12、垫层13、排水管14、混凝土散水层15、密封膏层16、挡墙17、防水砂浆层18、第一附加防水卷材层19、第二附加防水卷材层20、密封胶层21、滴水槽22、水泥砂浆保护层23;所述地下室底板1上方设有地下室外墙2、窗井外墙3,该窗井外墙3设于地下室外墙2外侧,且窗井外墙3与地上主体结构4的首层楼面板顶面齐平;所述窗井外墙3、地下室底板1、地下室外墙2三者围合形成窗井;所述窗井顶端设有采光罩5;所述地下室外墙2与地上主体结构4的首层楼面板之间设有采光窗6;所述地下室外墙2、窗井外墙3均与地下室底板1之间设有导墙7,且地下室外墙2、窗井外墙3两者还与导墙7之间存在施工缝8;所述施工缝8中部设有中埋式止水带9;所述地下室底板1下方还设有混凝土垫层10,该混凝土垫层10与地下室底板1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聚氨酯防水卷材层11、混凝土保护层12;所述聚氨酯防水卷材层11还沿窗井外墙3外表面铺设至采光窗6下口处,该聚氨酯防水卷材层11外表面于地下室底板1上方设有水泥砂浆保护层23;所述窗井内填充有垫层13,该垫层13填充至采光窗6下口下方300mm处,且垫层13顶面设有贯穿窗井外墙3的排水管14,该排水管14排入室外排水系统;所述窗井外墙3外侧在垫层13上方100mm处浇筑有混凝土散水层15,该混凝土散水层15与窗井外墙3外侧的水泥砂浆保护层23之间留有接缝,该接缝内填充有密封膏层16;所述混凝土散水层15与混凝土垫层10之间于水泥砂浆保护层23外侧还砌筑有挡墙17;所述地上主体结构4的外墙外侧涂抹有防水砂浆层18,该防水砂浆层18还涂抹至采光窗6上口处;所述聚氨酯防水卷材层11与窗井外墙3外侧面之间在施工缝8处设有第一附加防水层19;所述聚氨酯防水卷材层11贴于窗井外墙3的一侧面于地下室底板1与导墙7的转角处设有第二附加防水卷材层20。具体实施时,所述采光罩5与防水砂浆层18的交接处周边喷射有密封胶层21。具体实施时,所述防水砂浆层18于采光窗6上口处设有滴水槽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地下室底板同平的窗井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地上主体结构、采光罩、采光窗、导墙、施工缝、中埋式止水带、混凝土垫层、聚氨酯防水卷材层、混凝土保护层、垫层、排水管、混凝土散水层、密封膏层、挡墙、防水砂浆层、第一附加防水卷材层、第二附加防水卷材层、密封胶层、滴水槽、水泥砂浆保护层;所述地下室底板上方设有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该窗井外墙设于地下室外墙外侧,且窗井外墙与地上主体结构的首层楼面板顶面齐平;所述窗井外墙、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三者围合形成窗井;所述窗井顶端设有采光罩;所述地下室外墙与地上主体结构的首层楼面板之间设有采光窗;所述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均与地下室底板之间设有导墙,且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两者还与导墙之间存在施工缝;所述施工缝中部设有中埋式止水带;所述地下室底板下方还设有混凝土垫层,该混凝土垫层与地下室底板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聚氨酯防水卷材层、混凝土保护层;所述聚氨酯防水卷材层还沿窗井外墙外表面铺设至采光窗下口处,该聚氨酯防水卷材层外表面于地下室底板上方设有水泥砂浆保护层;所述窗井内填充有垫层,该垫层填充至采光窗下口下方300mm处,且垫层顶面设有贯穿窗井外墙的排水管,该排水管排入室外排水系统;所述窗井外墙外侧在垫层上方100mm处浇筑有混凝土散水层,该混凝土散水层与窗井外墙外侧的水泥砂浆保护层之间留有接缝,该接缝内填充有密封膏层;所述混凝土散水层与混凝土垫层之间于水泥砂浆保护层外侧还砌筑有挡墙;所述地上主体结构的外墙外侧涂抹有防水砂浆层,该防水砂浆层还涂抹至采光窗上口处;所述聚氨酯防水卷材层与窗井外墙外侧面之间在施工缝处设有第一附加防水层;所述聚氨酯防水卷材层贴于窗井外墙的一侧面于地下室底板与导墙的转角处设有第二附加防水卷材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地下室底板同平的窗井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地上主体结构、采光罩、采光窗、导墙、施工缝、中埋式止水带、混凝土垫层、聚氨酯防水卷材层、混凝土保护层、垫层、排水管、混凝土散水层、密封膏层、挡墙、防水砂浆层、第一附加防水卷材层、第二附加防水卷材层、密封胶层、滴水槽、水泥砂浆保护层;所述地下室底板上方设有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该窗井外墙设于地下室外墙外侧,且窗井外墙与地上主体结构的首层楼面板顶面齐平;所述窗井外墙、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三者围合形成窗井;所述窗井顶端设有采光罩;所述地下室外墙与地上主体结构的首层楼面板之间设有采光窗;所述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均与地下室底板之间设有导墙,且地下室外墙、窗井外墙两者还与导墙之间存在施工缝;所述施工缝中部设有中埋式止水带;所述地下室底板下方还设有混凝土垫层,该混凝土垫层与地下室底板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聚氨酯防水卷材层、混凝土保护层;所述聚氨酯防水卷材层还沿窗井外墙外表面铺设至采光窗下口处,该聚氨酯防水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远念刘子绎
申请(专利权)人:刘子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