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综合管廊通风口结构及综合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03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升降的综合管廊通风口结构及综合管廊,包括相互连通的且用于埋设在地面以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能够与管廊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内固定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部空间与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排水管的另一端能够连接管廊排水系统,集水池固定有升降件,所述升降动力装置与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的通风箱连接,升降件能够带动通风箱伸出至地面以上或收入第一腔体内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风口结构,不会对城市景观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的综合管廊通风口结构及综合管廊
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管廊
,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的综合管廊通风口结构及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每年到汛期,一些城市低洼路段便会由于排水不畅,产生较深的积水。在现有管廊建设中,通风口由于排风需要,要求保持时刻开启。以往考虑到城市排涝安全设计,为了避免涝水进入管廊内部,通风口需要做成高出地面一定高度的混凝土结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通风口设计大多为直立百叶窗形式,通风口可能会比较高大,且往往沿道路绿化的布设,不仅影响了道路景观效果,而且影响行车视距,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升降的综合管廊通风口结构,汛期时能够升起至地面以上,防止雨水灌入综合管廊,正常情况下可收起至地面以下,避免了对城市景观市容的不利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升降的综合管廊通风口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的且用于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的综合管廊通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且用于埋设在地面以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能够与管廊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内固定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部空间与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排水管的另一端能够连接管廊排水系统,集水池固定有升降动力装置,所述升降件与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的通风箱连接,升降件能够带动通风箱伸出至地面以上或收入第一腔体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的综合管廊通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且用于埋设在地面以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能够与管廊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内固定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部空间与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排水管的另一端能够连接管廊排水系统,集水池固定有升降动力装置,所述升降件与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的通风箱连接,升降件能够带动通风箱伸出至地面以上或收入第一腔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综合管廊通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箱为上、下两端敞口设置的箱体结构,其上端敞口处设置有格栅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综合管廊通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箱的外侧面与第一腔体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第一腔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用于密封通风箱与第一腔体内侧面之间的空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综合管廊通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动力装置的升降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多根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通风箱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正侯登高周杰峰蔡仕强张永康栾兆健郑学刚杨坤吕圣旭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