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制动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050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制动系统和车辆,所述电动制动系统包括:壳体;制动电机,所述制动电机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小带轮、大带轮和连接所述小带轮和所述大带轮的皮带,所述小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处且与所述电机轴相连;丝杠和螺母,所述丝杠与所述螺母螺纹配合,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大带轮相连以随着所述大带轮转动;其中所述制动电机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电机轴的转动轴线不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制动系统,小带轮与大带轮安装于同一个壳体上,便于皮带的安装与皮带张紧力的检测,皮带张紧力可通过测量设备进行微调,调节准确度高,调节方式简单,产品一致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制动系统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制动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同步带减速和丝杠螺母组成的电动制动系统,一般均采用带轮减速机构带动螺母转动,从而推动丝杠直线运动,实现制动主缸建压;对于皮带张紧结构,一般在皮带较松位置增加张紧轮,从而达到皮带张紧的目的。由于带轮减速机构位于封闭壳体内,无法使用张紧检测仪,因此只能手工进行调节,需要调整一次测试一次,操作麻烦、微调性较差、准确度和靠谱性不高,产品的一致性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制动系统,小带轮与大带轮安装于同一个壳体上,便于皮带的安装与皮带张紧力的检测,皮带张紧力可通过测量设备进行微调;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电动制动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出了电动制动系统,包括:壳体;制动电机,所述制动电机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小带轮、大带轮和连接所述小带轮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1);/n制动电机(2),所述制动电机(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制动电机(2)包括:电机轴(21),所述电机轴(21)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01);/n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小带轮(31)、大带轮(32)和连接所述小带轮(31)和所述大带轮(32)的皮带(33),所述小带轮(3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01)处且与所述电机轴(21)相连;/n丝杠(4)和螺母(5),所述丝杠(4)与所述螺母(5)螺纹配合,所述螺母(5)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且与所述大带轮(32)相连以随着所述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1);
制动电机(2),所述制动电机(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制动电机(2)包括:电机轴(21),所述电机轴(21)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01);
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小带轮(31)、大带轮(32)和连接所述小带轮(31)和所述大带轮(32)的皮带(33),所述小带轮(3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01)处且与所述电机轴(21)相连;
丝杠(4)和螺母(5),所述丝杠(4)与所述螺母(5)螺纹配合,所述螺母(5)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且与所述大带轮(32)相连以随着所述大带轮(32)转动;其中
所述制动电机(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电机轴(21)的转动轴线不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电机(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1)配合的偏心圆台(6),所述第一安装孔(10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电机轴(21)的中心轴线不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圆台(6)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6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1)的外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庞彬侯富彬杨志财李宁孙楷博寇策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智能转向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