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33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待测方向盘、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转向器、横拉杆,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连接在待测方向盘和横拉杆之间,转向器连接在横拉杆和蜗轮蜗杆减速机构之间,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方向盘,测试方向盘安装在待测方向盘上用于监控待测方向盘上的力矩大小、转舵速度和转舵角度;噪音采集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第一电机和转向器的齿条压块上分别设有噪音采集器;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设在横拉杆上用于采集横拉杆的受力大小。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可以更好地模拟实车工况,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且该测试装置的造价低廉,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各类车型,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助力电机带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来实现大扭矩输出从而达到助力效果,但这个部分也是噪音异响的主要来源,助力电机所产生噪音属于电磁噪声,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所产生噪音为间隙撞击噪声,另外施加不同齿条负载情况下转向器手力大小、手感是否平滑也影响转向器的性能,所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噪音的好坏、手感是否平滑是衡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重要指标,而这些工况都由顾客对转向系统的主观评价进行判断,通常采用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进行采集测试。相关技术中的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存在成本较高,无法模拟实车工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上述技术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可以更好地模拟实车工况,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降低了成本。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待测方向盘、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转向器、横拉杆,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连接在所述待测方向盘和所述横拉杆之间,所述转向器连接在所述横拉杆和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构之间,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方向盘,所述测试方向盘安装在所述待测方向盘上用于监控所述待测方向盘上的力矩大小、转舵速度和转舵角度;噪音采集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转向器的齿条压块上分别设有所述噪音采集器;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设在所述横拉杆上用于采集所述横拉杆的受力大小。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可以更好地模拟实车工况,测试结果真实有效,以便满足上车实际,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且该测试装置的造价低廉,降低了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测试方向盘通过三爪卡盘卡接在所述待测方向盘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横拉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车轮,所述车轮支撑在测试平台上,在所述测试平台和车轮之间设有摩擦片。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安装在副车架上,所述副车架通过丝杠和所述测试平台固定相连。进一步地,在所述丝杠上设有调节螺母,通过所述调节螺母可以对所述车轮向所述测试平台上施加的压力进行调节,进而调节所述车轮和所述测试平台之间的摩擦力。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显示处理器,所述测试方向盘、所述噪音采集器和所述数据采集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处理器相连。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数据采集器形成为应变片。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噪音采集器形成为加速度传感器。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包括电机,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麦克风,所述麦克风邻近所述电机设置,且所述麦克风位于所述电机质心的正上方10cm处。根据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所述测试装置相连,用于向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所述测试装置提供驱动力。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测试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测试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待测方向盘101、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转向器103、横拉杆104、车轮105、测试平台106、摩擦片107、副车架108、丝杠109、电机110、调节螺母111、测试方向盘201、噪音采集器202、数据采集器203、三爪卡盘204、显示处理器205、麦克风206、电源207、信号发送器208。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图1-图5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其中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包括待测方向盘101、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转向器103、横拉杆104。具体地,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连接在待测方向盘101和横拉杆104之间,转向器103连接在横拉杆104和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之间。进一步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方向盘201、噪音采集器202和数据采集器203。其中测试方向盘201安装在待测方向盘101上用于监控待测方向盘101上的力矩大小、转舵速度和转舵角度。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第一电机110和转向器103的齿条压块上分别设有噪音采集器202,用于采集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第一电机110和齿条压块上所产生的噪音。数据采集器203设在横拉杆104上,用于采集横拉杆104的受力大小。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测试方向盘201、噪音采集器202和数据采集器203对数据进行采集,进而给主观评价的测试提供依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在进行主观评价测试时结合实际工况,可以更好地模拟实车工况,测试结果真实有效,以便满足上车实际,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且该测试装置的造价低廉,降低了成本。需要说明的是,人员在测试方向盘201处感受手力,利用噪音采集器202进行噪音收集,从而达到主观评价的测试目的。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测试方向盘201通过三爪卡盘204卡接在待测方向盘101上,使得测试方向盘201与待测方向盘101之间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简化装配步骤。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横拉杆10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车轮105,车轮105支撑在测试平台106上,在测试平台106和车轮105之间设有摩擦片107。可以理解的是,车轮105上的摩擦力可以传递至横拉杆104上,横拉杆104受力会产生相应的形变,通过横拉杆104上的数据采集器203对形变信号进行采集,进而测试出受力大小。可选地,摩擦片107包括羊毛片和模拟路况片,羊毛片用于消除摩擦噪音。模拟路况片,模拟路况片可以为水泥片,用于模拟水泥路的工况;模拟路况片也可以为沥青片,用于模拟沥青路的工况。进一步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安装在副车架108上,副车架108通过丝杠109和测试平台106固定相连,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包括待测方向盘(101)、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转向器(103)、横拉杆(104),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连接在所述待测方向盘(101)和所述横拉杆(104)之间,所述转向器(103)连接在所述横拉杆(104)和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之间,所述测试装置包括:/n测试方向盘(201),所述测试方向盘(201)安装在所述待测方向盘(101)上用于监控所述待测方向盘(101)上的力矩大小、转舵速度和转舵角度;/n噪音采集器(202),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第一电机(110)和所述转向器(103)的齿条压块上分别设有所述噪音采集器(202);/n数据采集器(203),所述数据采集器(203)设在所述横拉杆(104)上用于采集所述横拉杆(104)的受力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包括待测方向盘(101)、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转向器(103)、横拉杆(104),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连接在所述待测方向盘(101)和所述横拉杆(104)之间,所述转向器(103)连接在所述横拉杆(104)和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之间,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测试方向盘(201),所述测试方向盘(201)安装在所述待测方向盘(101)上用于监控所述待测方向盘(101)上的力矩大小、转舵速度和转舵角度;
噪音采集器(202),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02)、第一电机(110)和所述转向器(103)的齿条压块上分别设有所述噪音采集器(202);
数据采集器(203),所述数据采集器(203)设在所述横拉杆(104)上用于采集所述横拉杆(104)的受力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向盘(201)通过三爪卡盘(204)卡接在所述待测方向盘(1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拉杆(10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车轮(105),所述车轮(105)支撑在测试平台(106)上,在所述测试平台(106)和车轮(105)之间设有摩擦片(1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主观评价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00)安装在副车架(108)上,所述副车架(108)通过丝杠(109)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洋洋郑少奇赵国庆吴迪孙兴宇解坤任学实赵颖张佳辉赵世浩位客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智能转向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