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38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4
胎面部具有胎面接地面和划分胎面接地面并且槽宽与槽深之比为0.5以上且8.0以下的槽。而且,多个突起自槽的底面以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高度突出,并且以大于0.1mm且为1.0mm以下的间隔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
本公开涉及一种在胎面部形成有槽的轮胎。
技术介绍
在国际公开第2009/512584号小册子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技术:通过在物品的表面的至少局部形成具备多个股线的花纹,从而在物品的表面提供对比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轮胎的胎面部形成有胎面接地面和划分胎面接地面的槽。在胎面接地面的亮度和槽的底面的亮度相同的情况下,胎面接地面与槽的底面的对比度较弱,有时即使在未使用状态下槽也看起来较浅。若槽看起来较浅,则有时会使未使用的轮胎给人留下磨损轮胎(由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而磨损的轮胎)这样的印象。本公开的课题在于,与胎面接地面的亮度和槽的底面的亮度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未使用的轮胎给人留下磨损轮胎这样的印象的状况。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第1技术方案的轮胎的特征在于,该轮胎包括:胎面部,其具有胎面接地面和划分所述胎面接地面并且槽宽与槽深之比(槽宽/槽深)为0.5以上且8.0以下的槽;以及多个突起,该多个突起自所述槽的底面以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高度突出,并且以大于0.1〔mm〕且为1.0〔mm〕以下的间隔配置。根据上述结构,胎面部的槽的槽宽与槽深之比(槽宽/槽深)为0.5以上且8.0以下。并且,多个突起自该槽的底面突出。该突起的高度为0.1〔mm〕以上且1.0〔mm〕以下,多个突起以大于0.1〔mm〕且为1.0〔mm〕以下的间隔配置。因此,入射到槽的内部的光照射于突起而改变反射方向。于是,朝向槽的外部出射的光的光量变少。在此,例如在槽宽与槽深之比(槽宽/槽深)大于8.0的情况下,在胎面部中槽所占的比例变多。也就是说,在胎面部中与路面接触的胎面接地面所占的比例变少,因而操纵稳定性有可能下降。但是,由于胎面部的槽的槽宽与槽深之比为8.0以下,因此能够抑制操纵稳定性的下降。此外,例如在槽宽与槽深之比小于0.5的情况下,由于槽深相对于槽宽而言变大,因此入射到槽的内部并被槽的底面反射而朝向槽的外部出射的光的光量变少。但是,由于胎面部的槽的槽宽与槽深之比为0.5以上,因此入射到槽的内部并被槽的底面反射而朝向槽的外部出射的光的光量不少。在此,由于多个突起以前述的高度和间隔自槽的底面突出,因此即使槽的槽宽与槽深之比为0.5以上,入射到槽的内部并被槽的底面反射而朝向槽的外部出射的光的光量也变少。因此,与胎面接地面的亮度和槽的底面的亮度相同的情况相比,胎面接地面与槽的底面的对比度变强,能够抑制未使用的轮胎给人留下磨损轮胎这样的印象。根据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轮胎,第2技术方案的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槽的截面积为4〔mm2〕以上且500〔mm2〕以下。根据上述结构,槽的截面积为4〔mm2〕以上且500〔mm2〕以下。在此,例如在槽的截面积大于500〔mm2〕的情况下,在胎面部中槽所占的比例变多。也就是说,在胎面部中与路面接触的胎面接地面所占的比例变少,因而操纵稳定性有可能下降。但是,由于轮胎的槽的截面积为500〔mm2〕以下,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操纵稳定性的下降。此外,例如在槽的截面积小于4〔mm2〕的情况下,由于槽的截面积较小,因此入射到槽的内部并被槽的底面反射而朝向槽的外部出射的光的光量较少。但是,由于轮胎的槽的截面积为4〔mm2〕以上,因此入射到槽的内部并被槽的底面反射而朝向槽的外部出射的光的光量不少。在此,由于多个突起以前述的高度和间隔自槽的底面突出,因此即使槽的截面积为4〔mm2〕以上,入射到槽的内部并被槽的底面反射而朝向槽的外部出射的光的光量也变少。因此,与胎面接地面的亮度和槽的底面的亮度相同的情况相比,胎面接地面与槽的底面的对比度变强,能够有效地抑制未使用的轮胎给人留下磨损轮胎这样的印象的状况。根据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轮胎,第3技术方案的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成为包含一对侧面和所述底面,所述胎面接地面与所述侧面所成的胎面内部侧的角度为80〔度〕以上且135〔度〕以下。根据上述结构,胎面接地面与形成槽的侧面所成的胎面内部侧的角度为80〔度〕以上且135〔度〕以下。在此,例如在该角度小于80〔度〕的情况下,由胎面接地面和侧面形成的角部的刚度下降,在行驶时有可能产生花纹块不均匀磨损。但是,由于胎面接地面与槽的侧面所成的角度为80〔度〕以上,因此能够抑制由胎面接地面和侧面形成的角部的刚度下降、行驶时的花纹块不均匀磨损。此外,例如在该角度小于135〔度〕的情况下,由于角度过大(过浅),因此入射到槽的内部并被槽的侧面反射而朝向槽的外部出射的光的光量变多。于是,在将突起设于底面的情况下,底面的亮度的低度被过度强调,因此有时会产生不协调感,外观的品质下降。但是,胎面接地面与槽的侧面所成的角度为135〔度〕以下。由此,即使在将突起设于底面的情况下,底面的亮度的低度也不会被过度强调,因此能够抑制产生不协调感、外观的品质下降的状况。根据第1技术方案~第3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第4技术方案的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成为包含一对侧面、所述底面、以及连接所述侧面和所述底面的一对弯曲面,该轮胎具备多个其他的突起,这多个其他的突起自所述侧面和所述弯曲面以0.1〔mm〕以上且1.0〔mm〕以下的高度突出,并且以大于0.1〔mm〕且为1.0〔mm〕以下的间隔配置。根据上述结构,多个其他的突起自侧面和弯曲面突出。其他的突起的高度为0.1〔mm〕以上且1.0〔mm〕以下,多个其他的突起以大于0.1〔mm〕且为1.0〔mm〕以下的间隔配置。因此,胎面接地面与槽的侧面、弯曲面及底面的对比度变强。由此,与仅在底面形成有突起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抑制未使用的轮胎给人留下磨损轮胎这样的印象的状况。根据第4技术方案所述的轮胎,第5技术方案的轮胎的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底面的所述突起的高度、形成于所述弯曲面的所述其他的突起的高度、以及形成于所述侧面的所述其他的突起的高度按照形成于所述底面的所述突起、形成于所述弯曲面的所述其他的突起、以及形成于所述侧面的所述其他的突起的顺序降低。根据上述结构,形成于底面的突起的高度、形成于弯曲面的其他的突起的高度、以及形成于侧面的其他的突起的高度按照形成于底面的突起的高度、形成于弯曲面的其他的突起的高度、以及形成于侧面的其他的突起的高度的顺序降低。因此,入射到槽的内部、照射于突起或其他的突起而改变反射方向并朝向槽的外部出射的光的光量按照底面、弯曲面以及侧面的顺序变多。由此,底面、弯曲面、侧面以及胎面接地面的亮度按照底面、弯曲面、侧面以及胎面接地面的顺序升高。由于像这样亮度阶段性地(渐渐地)变化,因此与仅存在亮度较高的部分和亮度较低的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槽给人留下不协调感的状况。根据第4技术方案所述的轮胎,第6技术方案的轮胎的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底面的所述突起的间隔、形成于所述弯曲面的所述其他的突起的间隔、以及形成于所述侧面的所述其他的突起的间隔按照形成于所述底面的所述突起、形成于所述弯曲面的所述其他的突起、以及形成于所述侧面的所述其他的突起的顺序变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其中,/n该轮胎包括:/n胎面部,其具有胎面接地面和划分所述胎面接地面并且槽宽与槽深之比、即槽宽/槽深为0.5以上且8.0以下的槽;以及/n多个突起,该多个突起自所述槽的底面以0.1以上且1.0以下的高度突出,并且以大于0.1且为1.0以下的间隔配置,所述高度和所述间隔的单位是mm。/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8 JP 2017-2364641.一种轮胎,其中,
该轮胎包括:
胎面部,其具有胎面接地面和划分所述胎面接地面并且槽宽与槽深之比、即槽宽/槽深为0.5以上且8.0以下的槽;以及
多个突起,该多个突起自所述槽的底面以0.1以上且1.0以下的高度突出,并且以大于0.1且为1.0以下的间隔配置,所述高度和所述间隔的单位是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槽的截面积为4以上且500以下,所述截面积的单位是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槽形成为包含一对侧面和所述底面,
所述胎面接地面与所述侧面所成的胎面内部侧的角度为80以上且135以下,所述角度的单位是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槽形成为包含一对侧面、所述底面、以及连接所述侧面和所述底面的一对弯曲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渕聪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