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96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尤其是一种套筒式换热器。一种套筒式换热器包括前端盖、后端盖、三个以上不同直径的同心套筒,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设有弧形通道以及隔板,同心套筒之间同轴套设,两相邻的同心套筒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并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密封连接,弧形通道和隔板使相隔的环形空间串联连通,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串联通道,分别作为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上述结构采用套筒式结构,两相邻套筒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作为通道,冷风通道穿夹在折叠的热风通道之间,冷热风对流面积很大,对流充分,使冷热介质全过程始终都沿壁面流动,提高其传热速率和换热效率,套筒之间采用弧形通道连接,消除流通死角,降低空气阻力。(*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尤其是一种套筒式换热器。技术背景换热器是在两种介质间交换热量的设备,都是基于传导、辐射和 对流三种热传递方式或其中某些方式的组合来传递热量。目前适用于气体热交换的常见换热器按结构形式主要有管壳式 和套管式,包括热风进口、热风出口、冷风进口、冷风加热出口、冷 风通道和热风通道。热风进口、热风出口与热风通道连通,冷风进口、冷风加热出口与冷风通道连通;冷风和热风分别在冷风通道与热风通 道内流动,彼此进行热交换。管壳式结构是传热管束采用焊接或胀接将其固定在两端管板上, 再将管板固定在壳体上。两种介质在管子内外流动形成热交换,其缺 点是管子难拆洗,当温差在7(TC以上时,将由于产生的热应力过大 而损坏。而套管式结构是将直径不同的管子套在一起,两种介质分别在内 管中和两管间环形空间中通过,进行热交换。上述两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都采用了管子材料,其截面面积相对 较小,换热的效率不高,为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只能以增加长度和数 量,故增加设备重量,及焊接成本, 一般在无特殊装置的情况下只适 用于两种介质温差小的场合,否则会因热膨胀而产生很大的应力,最 终导致换热器报废。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筒式换热器,包括热风进口、热风出口、冷风进口、冷风加热出口、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热风进口、热风出口与热风通道连通,冷风进口、冷风加热出口与冷风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式换热器包括前端盖、后端盖、三个以上不同直径的同心套筒,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设有弧形通道以及隔板,同心套筒之间同轴套设,两相邻的同心套筒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并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密封连接,弧形通道和隔板使相隔的环形空间串联连通,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串联通道,分别作为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元海梅应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峰制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