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00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制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该熬制中药的装置包括熬制罐和铰接在其上方的密封盖,熬制罐其内部中央设有放药筒,其底部设有出液管和加热仓,放药筒其表面开设有若干引流孔,其中央设有搅拌器,出液管其前端设有过滤网,其中部设有手动阀,加热仓内部安装有电加热管,加热仓内填充有导热油;熬制罐其内部设有感温探头,其外壁上设有温控器,温控器分别与感温探头和电加热管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解决了现有中药熬制装置缺少搅拌功能、药液中的药渣无法分离和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
本技术专利涉及制药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现如今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中药的特殊药性,使其在服用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其熬制的时间的方法,一旦熬制过程出现差错,其药效效用将大打折扣。而如今市面上的熬制中药的装置都是将药材放置在熬药筒中,一次性加够水,药材在熬煮过程中,药材缺少搅拌功能,药性并未完全释放出来,减少了药效,而且得到的药液中混有诸多药渣,影响中药质量。此外目前的加热方式升温不均匀,导致部分药材未煮透,药材使用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解决了现有中药熬制装置缺少搅拌功能、药液中的药渣无法分离和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包括熬制罐和铰接在其上方的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熬制罐其内部中央设有放药筒,其底部设有出液管和加热仓,所述放药筒其表面开设有若干引流孔,其中央设有搅拌器,所述出液管其前端设有过滤网,其中部设有手动阀,所述加热仓内部安装有电加热管,加热仓内填充有导热油;所述熬制罐其内部设有感温探头,其外壁上设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分别与感温探头和电加热管电连接。所述搅拌器包括设置在密封盖上的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下方的搅拌桨。所述密封盖一端通过铰轴与熬制罐铰接,另一端通过锁扣与熬制罐插接。所述密封盖上设有安全阀,所述出液管末端连接有水泵。所述熬制罐下方设有脚轮。本技术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解决了现有中药熬制装置缺少搅拌功能、药液中的药渣无法分离和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置搅拌器,能在熬药的过程中进行搅拌,同时配合放药筒上的引流孔,形成了大范围的循环流动加热,让中药药性更好地释放在药液中。通过电加热管加热在加热仓内的导热油,其升温快,加热均匀,防止部分药材未煮透,药材使用不充分。通过设置放药筒能隔离大部分药渣,过滤网隔离细小药渣,从而使药渣与药液彻底分离,提高熬制药液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熬制罐,2-密封盖,3-加热仓,4-放药筒,5-引流孔,6-铰轴,7-搅拌器,8-安全阀,9-感温探头,10-温控器,11-过滤网,12-出液管,13-水泵,14-电加热管,15-导热油,16-脚轮,17-锁扣,18-搅拌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实施例,包括熬制罐1和铰接在其上方的密封盖2,熬制罐1其内部中央设有放药筒4,其底部设有出液管12和加热仓3,放药筒4其表面开设有若干引流孔5,其中央设有搅拌器7,出液管12其前端设有过滤网11,其中部设有手动阀,加热仓3内部安装有电加热管14,加热仓3内填充有导热油15;熬制罐1其内部设有感温探头9,其外壁上设有温控器10,所述温控器10分别与感温探头9和电加热管14电连接。搅拌器7包括设置在密封盖2上的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下方的搅拌桨18。密封盖2一端通过铰轴6与熬制罐1铰接,另一端通过锁扣17与熬制罐1插接。密封盖2上设有安全阀8,出液管12末端连接有水泵13。熬制罐1下方设有脚轮16。本技术实施过程是:熬制中药时,首先打开密封盖2,将中药放入到放药筒4中,再加入适当的水,不超过放药筒4高度的3/4,通过锁扣17将密封盖2密封固定在熬制罐1上,浸泡中药2~3h。最后启动该装置,通过电加热管14加热在加热仓3内的导热油,最后加热仓3对熬制罐1内的中药混合物进行加热升温熬制。在加热过程中,启动搅拌器7对放药筒4内的中药进行搅拌,使中药混合均匀,利于药性的释放。通过放药筒4侧壁上的若干引流孔5,在搅拌桨18转动的时候,带动水流旋转,放药筒4内的水从下方的引流孔5流出,从上方的引流孔5流入,形成了大范围的循环加热,让中药药性更好地释放在药液中。熬制好后,只需打开出液管12上的手动阀,药液经过滤网11过滤,药渣被拦截,清液流出来,还可以通过水泵13泵入药剂桶中收集。通过设置感温探头9,当药液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感温探头9发信号给温控器10,温控器10切断电加热管14的电源,使电加热管14停止加热,防止高温将中药熬糊。本技术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置搅拌器7,能在熬药的过程中进行搅拌,同时配合放药筒4上的引流孔,形成了大范围的循环加热,让中药药性更好地释放在药液中。通过电加热管14加热在加热仓3内的导热油,其升温快,加热均匀,防止部分药材未煮透,药材使用不充分。通过设置放药筒4能隔离大部分药渣,过滤网11隔离细小药渣,从而使药渣与药液彻底分离,提高熬制药液的品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包括熬制罐(1)和铰接在其上方的密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熬制罐(1)其内部中央设有放药筒(4),其底部设有出液管(12)和加热仓(3),所述放药筒(4)其表面开设有若干引流孔(5),其中央设有搅拌器(7),所述出液管(12)其前端设有过滤网(11),其中部设有手动阀,所述加热仓(3)内部安装有电加热管(14),加热仓(3)内填充有导热油(15);所述熬制罐(1)其内部设有感温探头(9),其外壁上设有温控器(10),所述温控器(10)分别与感温探头(9)和电加热管(1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熬制中药的装置,包括熬制罐(1)和铰接在其上方的密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熬制罐(1)其内部中央设有放药筒(4),其底部设有出液管(12)和加热仓(3),所述放药筒(4)其表面开设有若干引流孔(5),其中央设有搅拌器(7),所述出液管(12)其前端设有过滤网(11),其中部设有手动阀,所述加热仓(3)内部安装有电加热管(14),加热仓(3)内填充有导热油(15);所述熬制罐(1)其内部设有感温探头(9),其外壁上设有温控器(10),所述温控器(10)分别与感温探头(9)和电加热管(1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释延贝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雪山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