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炮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9304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炮制装置。该中药材炮制装置包括机架和传动装置,机架上设置有由传动装置驱动旋转的炒制滚筒,炒制滚筒内设置有螺旋导料片,炒制滚筒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炒制滚筒其上部设有排湿口,其底部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下方设有加热腔,加热腔与炒制滚筒之间设有换热栅格板,加热腔通过导风管连接有空气能热泵,炒制滚筒的筒壁表面密布有换热孔,空气能热泵包括依次相接形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空气能热泵与导风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中药材炮制装置,解决了现有中药材炮制设备在炒制过程中受热不均匀的问题,且工作效率高。

A processing devi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炮制装置
本技术专利涉及制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炮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现在越来越多的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临床处方中很多中药必须经过炮制后方可入药。数千年来,对国民防病治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炒制是炮制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在炒制过程中为了受热的均匀性,或者达到某种药性,常常需要采用某种辅助介质作为传热介质,传统的炒制过程中,常采用在大锅中翻炒的方法,该种方法效率低下,且常受到炒制人员的水平高低的限制,在高度机械化的现代,采用机器取代了传统的大锅炒制,采用机械化搅拌的方法炮制中药材。然而,现有的中药炮制机械主要是通过搅拌器进行水平搅拌,上部的药材无法有效翻动到底部,而底部的中药材在加温的过程中粘在炒锅内壁,不能随着搅拌桨翻动至上部,导致炒锅内的中药材受热不均匀,粘在炒锅内壁的药材被炒焦或炒糊,造成浪费,现有技术的搅拌方式不能起到较好的混合均匀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中药材炮制装置,解决了现有中药材炮制设备在炒制过程中受热不均匀的问题,且工作效率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中药材炮制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传动装置,机架上设置有由传动装置驱动旋转的炒制滚筒,所述炒制滚筒内设置有螺旋导料片,炒制滚筒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滚筒其上部设有排湿口,其底部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下方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炒制滚筒之间设有换热栅格板,加热腔通过导风管连接有空气能热泵,所述炒制滚筒的筒壁表面密布有换热孔,所述空气能热泵包括依次相接形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所述空气能热泵与导风管相连通。所述炒制滚筒其前端设有圆锥筒头,其末端设置有旋转轴,炒制滚筒筒壁上两侧设有圆环导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圆环导轨匹配的滚轮座,所述炒制滚筒通过圆环导轨安装在各滚轮座上。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驱动小带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大带轮和连接在带轮之间传动带,大带轮与所述的旋转轴连接。所述排湿口内设置有引风机。所述炒制滚筒内壁和螺旋导料片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不粘涂层。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解决了现有中药材炮制设备在炒制过程中受热不均匀的问题,且工作效率高。本技术通过设置空气能热泵,使用了热泵加热空气,提供热风作为炮制药材的热源,其效率高,节省去了大量的电能,节能减排的效果显著,并降低了炮制成本。用旋转的炒制滚筒和螺旋导料片对中药材进行均匀翻动和搅拌,可保证中药材各个表面烘干程度相同,保证中药材整体烘干质量相同,炒制滚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用于进热风的换热孔,提高了中药材烘干速度。设置的排湿口和引风机可有效将过多的湿气快速排出,保证循环的热风的干燥程度,进一步提高炮制效果和炮制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炒制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炒制滚筒,3-排湿口,4-导风管,5-传动装置,6-空气能热泵,7-支撑架,8-加热腔,9-栅格板,10-进料口,11-出料口,12-螺旋导料片,13-滚轮座,21-圆锥筒头,22-圆环导轨,23-换热孔,24-旋转轴,51-驱动电机,52-小带轮,53-大带轮,61-冷凝器,62-压缩机,63-节流阀,64-蒸发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中药材炮制装置,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传动装置5,机架1上设置有由传动装置5驱动旋转的炒制滚筒2,炒制滚筒2内设置有螺旋导料片12,炒制滚筒2一端设置有进料口10,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11,炒制滚筒2其上部设有排湿口3,其底部安装在支撑架7上,支撑架7下方设有加热腔8,加热腔8与炒制滚筒2之间设有换热栅格板9,加热腔8通过导风管4连接有空气能热泵6,炒制滚筒2的筒壁表面密布有换热孔23,空气能热泵6包括依次相接形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64、压缩机62、冷凝器61和节流阀63,空气能热泵6与导风管4相连通。炒制滚筒2其前端设有圆锥筒头21,其末端设置有旋转轴24,炒制滚筒2筒壁上两侧设有圆环导轨22,支撑架7上设有与圆环导轨22匹配的滚轮座13,炒制滚筒2通过圆环导轨22安装在各滚轮座13上。传动装置5包括驱动小带轮52转动的驱动电机51、大带轮53和连接在带轮之间传动带,大带轮53与旋转轴24连接。排湿口3内设置有引风机。炒制滚筒2内壁和螺旋导料片12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不粘涂层。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将待炮制的中药材从进料口10放入炒制滚筒2内,启动驱动电机51,通过传动带和带轮,驱动炒制滚筒2转动。空气能热泵6开始工作。空气能热泵6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只需要输入压缩机82的耗能,其热效率高,相对其他热源,节能效果明显,经加热产生的热风温度在90~150℃之间,热风通过导风管4进入加热腔8内。加热腔8内的热空气通过栅格通风板9往上流动,热风从底部对炒制滚筒2进行加热,并通过炒制滚筒2筒壁上的换热孔23进入炒制滚筒内部对中药材进行高温热风炒制。由于有排湿口3的排湿,物料中水分蒸发,使炒制滚筒2内部上下端形成正负压,顶部热量和气流会有一部分下压穿透物料,另一部分继续向上前进,其中的高温高湿空气从排湿口3排出,新鲜冷空气再由空气能热泵6进入,并进入空气能热泵6内加热,如此循环往复加热排湿。中药材在炒制滚筒2内螺旋导料片12的带动下,不断前移,炒制好的中药材由出料口11排出。本技术通过设置空气能热泵6,使用了热泵加热空气,提供热风作为炮制药材的热源,其效率高,节省去了大量的电能,节能减排的效果显著,并降低了炮制成本。用旋转的炒制滚筒2和螺旋导料片12对中药材进行均匀翻动和搅拌,可保证中药材各个表面烘干程度相同,保证中药材整体烘干质量相同,炒制滚筒2的筒壁上设置有用于进热风的换热孔23,提高了中药材烘干速度。设置的排湿口3和引风机可有效将过多的湿气快速排出,保证循环的热风的干燥程度,进一步提高炮制效果和炮制效率。通过炒制滚筒内壁和螺旋导料片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不粘涂层,防止中药材因湿度大粘附在内壁上,同时也方便后期清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炮制装置,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传动装置(5),机架(1)上设置有由传动装置(5)驱动旋转的炒制滚筒(2),所述炒制滚筒(2)内设置有螺旋导料片(12),炒制滚筒(2)一端设置有进料口(10),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滚筒(2)其上部设有排湿口(3),其底部安装在支撑架(7)上,所述支撑架(7)下方设有加热腔(8),所述加热腔(8)与炒制滚筒(2)之间设有换热栅格板(9),加热腔(8)通过导风管(4)连接有空气能热泵(6),所述炒制滚筒(2)的筒壁表面密布有换热孔(23),所述空气能热泵(6)包括依次相接形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64)、压缩机(62)、冷凝器(61)和节流阀(63),所述空气能热泵(6)与导风管(4)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炮制装置,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传动装置(5),机架(1)上设置有由传动装置(5)驱动旋转的炒制滚筒(2),所述炒制滚筒(2)内设置有螺旋导料片(12),炒制滚筒(2)一端设置有进料口(10),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滚筒(2)其上部设有排湿口(3),其底部安装在支撑架(7)上,所述支撑架(7)下方设有加热腔(8),所述加热腔(8)与炒制滚筒(2)之间设有换热栅格板(9),加热腔(8)通过导风管(4)连接有空气能热泵(6),所述炒制滚筒(2)的筒壁表面密布有换热孔(23),所述空气能热泵(6)包括依次相接形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64)、压缩机(62)、冷凝器(61)和节流阀(63),所述空气能热泵(6)与导风管(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炮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释延贝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雪山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