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药渣的中药煎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08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落药渣的中药煎锅。该不落药渣的中药煎锅包括筒体和筒盖,筒盖一侧设有把手,另一侧设有出药口,筒体包括外筒和内筒,筒体底部设置有碳纤维电热盘,内筒中部设有滤罩,滤罩表面密布有网孔,筒盖铰接在外筒边缘,筒盖端面中间设有电机,电机下侧连接有搅拌轴和搅拌叶,搅拌叶伸入滤罩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不落药渣的中药煎锅,解决了现有中药锅的药渣与药液混杂和中药有效成分不易析出问题,且便于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落药渣的中药煎锅
本技术专利涉及制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不落药渣的中药煎锅。
技术介绍
中药由于副作用小,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中药疗法。要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提炼出则需要对中草药进行煎熬,传统的中药熬制方法采用砂锅小火慢熬的方法,不仅耗时长,而且有效成分不易析出,另外药渣容易混到药液中影响饮用。于是人们通过滤网将中药控制在中药锅底部的,这种的弊端有如下几种:首先在熬制过程中中药随着水不断沸腾,不断冲撞滤网,很容易就能冲破滤网;其次大量中药沉积在锅体底部,减少了中药与水的接触,这样底层的中药药效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最后,底部设置滤网的中药锅一般滤网和锅体是固定的,因此很难清洗,很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不落药渣的中药煎锅,解决了现有中药锅的药渣与药液混杂和中药有效成分不易析出问题,且便于清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不落药渣的中药煎锅,包括筒体和筒盖,筒盖一侧设有把手,另一侧设有出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外筒和内筒,筒体底部设置有碳纤维电热盘,所述内筒中部设有滤罩,所述滤罩表面密布有网孔,所述筒盖铰接在外筒边缘,筒盖端面中间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下侧连接有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伸入滤罩内部。所述内筒底部均布有三组支撑座,各支撑座上设有卡槽,所述滤罩通过卡槽卡装在支撑座上方。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设有夹层,夹层内对称设有两块永磁体,所述筒盖端面设有安全阀和观察窗。所述外筒表面设有电源插头、加热开关和功率调节旋钮,所述功率调节旋钮通过由晶闸管构成的交流调压电路与电热盘电连接。所述网孔直径3~6mm。所述外筒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内筒由陶泥或陶瓷材料制成。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解决了现有中药锅的药渣与药液混杂和中药有效成分不易析出问题,且便于清洗。本技术在加热时,滤罩内药液从网孔流入内筒,再经滤罩底部网孔回流到滤罩中,药液在滤罩内循环流动,持续加热,极大促进药物有效成分析出,该设计大大提高了中药煎熬的效果。同时电机驱动搅拌轴连同搅拌叶对滤罩内的药材进行搅拌,经网孔过滤,药渣残留在滤罩内,而药液流入内筒。通过在夹层内对称设有两块永磁体,形成的磁场可对内筒内的中药材产生磁效应,促进物质的小分子化,进一步促进药物有效成分析出。中药熬制完成后,中药液体从出药口倒出即可,剩余的药渣自然被留在滤罩内,倒出中药后,可以将滤罩从卡槽中取出冲洗,将药渣倒掉即可,冲洗和清洁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筒,2-内筒,3-把手,4-出药口,5-筒盖,6-电机,7-搅拌轴,8-搅拌叶,9-滤罩,10-安全阀,11-观察窗,12-电热盘,13-支撑座,14-卡槽,15-网孔,16-永磁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不落药渣的中药煎锅,包括筒体和筒盖5,筒盖5一侧设有把手3,另一侧设有出药口4,筒体包括外筒1和内筒2,筒体底部设置有碳纤维电热盘12,内筒2中部设有滤罩9,滤罩9表面密布有网孔15,筒盖5铰接在外筒1边缘,筒盖5端面中间设有电机6,电机6下侧连接有搅拌轴7和搅拌叶8,搅拌叶8伸入滤罩9内部。内筒2底部均布有三组支撑座13,各支撑座13上设有卡槽14,滤罩9通过卡槽14卡装在支撑座13上方。外筒1和内筒2之间设有夹层,夹层内对称设有两块永磁体16,筒盖5端面设有安全阀10和观察窗11。外筒1表面设有电源插头、加热开关和功率调节旋钮,功率调节旋钮通过由晶闸管构成的交流调压电路与电热盘12电连接。网孔15直径3~6mm。外筒1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内筒2由陶泥或陶瓷材料制成,陶泥或陶瓷材料不会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安全性好。本技术利用晶闸管构成的交流调压电路(交流调压电路就是利用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中),通过对晶闸管触发角的控制来调节输出电压,改变中药煎锅电热盘12的电压,从而改变加热温度,并实现连续调温,满足对煎药的文火和武火的不同火力的需求。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使用时,首先将需要进行煎熬的中药放入到内筒2中间的滤罩9的内部,加入水浸泡1~2h,水不要漫过滤罩9。然后将筒盖5关闭,将电热盘12与电源连接在一起,进而通过电加热实现对滤罩9内部中药的煎熬。中药通过滤罩9上的网孔15跟水接触,药性不断发挥出来,加热时内桶2形成高于大气压10~20千帕的微压,滤罩9内药液从网孔15流入内筒2,再经滤罩9底部的网孔15回流到滤罩9中,药液在滤罩9内循环流动,持续加热,极大促进药物成分析出,该设计大大的提高了中药煎熬的效果。同时电机6驱动搅拌轴7连同搅拌叶8对滤罩9内的药材进行搅拌,经网孔15过滤,药渣残留在滤罩9内,而药液流入内筒2。在夹层内对称设有两块永磁体16,形成的磁场可对内筒2内的中药材产生磁效应,促进物质的小分子化,进一步促进药物有效成分析出。中药熬制完成后,只需通过锅体一侧设置的把手3将熬制好的中药液体从出药口4倒出即可,剩余的药渣自然被留在滤罩9内,倒出中药后,可以将滤罩9从卡槽14中取出冲洗,将药渣倒掉即可,冲洗和清洁非常方便,更加卫生。同时筒盖5端面设有观察窗11更加方便的观察内筒2内的水位变化。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落药渣的中药煎锅,包括筒体和筒盖(5),筒盖(5)一侧设有把手(3),另一侧设有出药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外筒(1)和内筒(2),筒体底部设置有碳纤维电热盘(12),所述内筒(2)中部设有滤罩(9),所述滤罩(9)表面密布有网孔(15),所述筒盖(5)铰接在外筒(1)边缘,筒盖(5)端面中间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下侧连接有搅拌轴(7)和搅拌叶(8),所述搅拌叶(8)伸入滤罩(9)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落药渣的中药煎锅,包括筒体和筒盖(5),筒盖(5)一侧设有把手(3),另一侧设有出药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外筒(1)和内筒(2),筒体底部设置有碳纤维电热盘(12),所述内筒(2)中部设有滤罩(9),所述滤罩(9)表面密布有网孔(15),所述筒盖(5)铰接在外筒(1)边缘,筒盖(5)端面中间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下侧连接有搅拌轴(7)和搅拌叶(8),所述搅拌叶(8)伸入滤罩(9)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落药渣的中药煎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底部均布有三组支撑座(13),各支撑座(13)上设有卡槽(14),所述滤罩(9)通过卡槽(14)卡装在支撑座(13)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释延贝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雪山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