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辉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9007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采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包括铲运车,铲运车的上端安装有通信天线,通信天线与调度控制中心无线连接,铲运车的底端一侧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的外侧贴合设置有一号护轮板,一号护轮板的两侧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一号连杆,一号连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卡块,铲运车的外表面位于驱动轮的两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号磁吸卡座,铲运车的底端另一侧安装有转向轮,转向轮的外侧贴合设置有二号护轮板,二号护轮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转筒的内部穿合连接有二号连杆,二号连杆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卡块,铲运车的外表面位于转向轮上方设置有二号磁吸卡座,铲运车行驶更加安全,便于矿物的安全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矿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采矿业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消耗过多、人力成本和安全隐患较高等问题,这与现代采矿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采矿技术可以减少对人的依赖,从而减少大量人力支出,提升了经济效益和安全性能,同时自动化作业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资源,迅速调度对应的工程机械进行协同作业,提升作业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智能化采矿就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对采矿设备进行自主控制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整个地下采矿过程进行智能化监控和遥控,促使矿山生产达到最佳状态和最优水平,但现有系统只能实现遥控作业,无法有效提升作业效率和安全性。目前国内于2019年11月15日授权的,授权公众号为CN110456745U的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调度员在调度控制中心客户端上选中所需要远程操控的车辆,并申请获取车辆视频监控数据,车辆视频监控数据在调度控制中心客户端显示,调度员便可选择远程操控指令进行车辆控制,从而实现车辆对矿物的自动化运输。该专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中的铲运车驱动轮外部未设有较好的防挡结构,使得铲运车在行驶过程中,隧道两侧的壁面和隧道中的落石易对驱动轮轮毅造成刮伤损坏,使用较为不便;同时,铲运车的的转向轮亦存在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使得转向轮的轮毅易于损坏;同时,铲运车在设计之初,在其驾驶舱四周均开设有透明车窗,车窗多为玻璃材质,因为铲运车是由调度控制中心进行远程控制,非人为驾驶,所以透明车窗所存在的作用相对较小,因而需要对透明车窗进行外部防护,防止隧道中的落石刮伤或砸坏透明车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具有防护简单和安全便捷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包括铲运车,铲运车的上端安装有通信天线,通信天线与调度控制中心无线连接,铲运车的底端一侧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的外侧贴合设置有一号护轮板,一号护轮板的两侧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一号连杆,一号连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卡块,铲运车的外表面位于驱动轮的两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号磁吸卡座,铲运车的底端另一侧安装有转向轮,转向轮的外侧贴合设置有二号护轮板,二号护轮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转筒的内部穿合连接有二号连杆,二号连杆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卡块,铲运车的外表面位于转向轮上方设置有二号磁吸卡座,铲运车的上端外部四周均安装有透明车窗,透明车窗的外部贴合设置有窗板,窗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支杆和下支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优选技术方案,一号护轮板为弧形结构且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圆孔,一号连杆为弧形结构且呈对称设置,一号卡块与一号磁吸卡座均为弧形结构且呈对称设置,一号卡块与一号磁吸卡座相互卡合且通过磁性相互吸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优选技术方案,二号护轮板为圆形结构且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圆孔,二号连杆的底端位于转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弧形块,二号卡块与二号磁吸卡座均为弧形结构,二号卡块与二号磁吸卡座相互卡合且通过磁性相互吸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优选技术方案,一号磁吸卡座与二号磁吸卡座均与铲运车通过若干个固定丝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优选技术方案,上支杆与下支杆均为弧形结构且对称设置,上支杆与下支杆均与铲运车通过若干个固定丝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优选技术方案,窗板为方形结构且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支杆和下支杆相垂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优选技术方案,窗板为金属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铲运车与调度控制中心通过通信天线进行远程连接,从而通过调度控制中心实现铲运车的远程控制,进而远程控制铲运车进行矿物运输,实现矿物的自动化运输,铲运车两侧的驱动轮外部设置均设置有一号护轮板,一号护轮板的两侧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一号连杆,且一号连杆与铲运车通过一号卡块和一号磁吸卡座进行卡合与磁性吸合双固定连接,通过一号护轮板便于驱动轮的保护,驱动轮轮毅不易损伤,且一号护轮板安拆便捷;铲运车的两侧转向轮外部均设置有二号护轮板,二号护轮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筒,转筒的内部穿合连接有二号连杆,二号连杆与铲运车通过二号卡块和二号磁吸卡座进行卡合与磁性吸合双固定连接,通过二号护轮板便于转向轮的保护,转向轮轮毅不易损伤,且二号护轮板安拆便捷;铲运车的透明车窗外部设置有窗板,窗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支杆和下支杆,通过窗板便于透明车窗的遮挡防护,通上支杆和下支杆便于窗板的固定安装,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通过上述结构便于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中铲运车的安全防护。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驱动轮外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转向轮外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窗板外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铲运车;2、通信天线;3、驱动轮;4、转向轮;5、透明车窗;6、窗板;7、一号护轮板;8、一号连杆;9、二号护轮板;10、转筒;11、二号连杆;12、一号卡块;13、一号磁吸卡座;14、二号卡块;15、二号磁吸卡座;16、上支杆;17、下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包括铲运车1,铲运车1的上端安装有通信天线2,通信天线2与调度控制中心无线连接,铲运车1的底端一侧安装有驱动轮3,驱动轮3的外侧贴合设置有一号护轮板7,一号护轮板7的两侧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一号连杆8,一号连杆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卡块12,铲运车1的外表面位于驱动轮3的两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号磁吸卡座13,铲运车1的底端另一侧安装有转向轮4,转向轮4的外侧贴合设置有二号护轮板9,二号护轮板9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10,转筒10的内部穿合连接有二号连杆11,二号连杆11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卡块14,铲运车1的外表面位于转向轮4上方设置有二号磁吸卡座15,铲运车1的上端外部四周均安装有透明车窗5,透明车窗5的外部贴合设置有窗板6,窗板6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支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铲运车(1),铲运车(1)的上端安装有通信天线(2),通信天线(2)与调度控制中心无线连接,铲运车(1)的底端一侧安装有驱动轮(3),驱动轮(3)的外侧贴合设置有一号护轮板(7),一号护轮板(7)的两侧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一号连杆(8),一号连杆(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卡块(12),铲运车(1)的外表面位于驱动轮(3)的两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号磁吸卡座(13),铲运车(1)的底端另一侧安装有转向轮(4),转向轮(4)的外侧贴合设置有二号护轮板(9),二号护轮板(9)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10),转筒(10)的内部穿合连接有二号连杆(11),二号连杆(11)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卡块(14),铲运车(1)的外表面位于转向轮(4)上方设置有二号磁吸卡座(15),铲运车(1)的上端外部四周均安装有透明车窗(5),透明车窗(5)的外部贴合设置有窗板(6),窗板(6)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支杆(16)和下支杆(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铲运车(1),铲运车(1)的上端安装有通信天线(2),通信天线(2)与调度控制中心无线连接,铲运车(1)的底端一侧安装有驱动轮(3),驱动轮(3)的外侧贴合设置有一号护轮板(7),一号护轮板(7)的两侧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一号连杆(8),一号连杆(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卡块(12),铲运车(1)的外表面位于驱动轮(3)的两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号磁吸卡座(13),铲运车(1)的底端另一侧安装有转向轮(4),转向轮(4)的外侧贴合设置有二号护轮板(9),二号护轮板(9)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10),转筒(10)的内部穿合连接有二号连杆(11),二号连杆(11)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卡块(14),铲运车(1)的外表面位于转向轮(4)上方设置有二号磁吸卡座(15),铲运车(1)的上端外部四周均安装有透明车窗(5),透明车窗(5)的外部贴合设置有窗板(6),窗板(6)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支杆(16)和下支杆(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地下采矿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号护轮板(7)为弧形结构且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圆孔,一号连杆(8)为弧形结构且呈对称设置,一号卡块(12)与一号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张卫平包彦明王飞施贵年
申请(专利权)人:杨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