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多肽的生产配方及工艺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498928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酶解大豆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豆多肽的生产配方及工艺,包括S1溶解、S2保温、S3酶解、S4离心、S5灭酶、S6除杂、S7成品。本申请中通过调整双酶分步提取的反应条件,同时又结合物理水解和生物水解两种方式,在满足大豆小分子肽的得率尽可能的高的同时又提高了产物的平均分子量,降低了苦味,避免了现有技术方案中得率和分子量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本申请采用的方法反应条件较为温和,生产能耗低,产品感官品质佳、收率高、产品中大量的活性多肽使其有着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工艺条件和工艺效果远优于现有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多肽的生产配方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酶解大豆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豆多肽的生产配方及工艺。
技术介绍
大豆多肽也称大豆肽,是大豆蛋白质的酶解产物,通常为3-6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混合物,其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000以下。作为优良的保健食品,不仅具有降血脂、易消化、易吸收、促进能量代谢和抗肥胖作用,而且能消除疲劳、增强肌肉伸缩及抗过敏等。大豆多肽现在所普遍采用的生产工艺如下: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分散——变性——酶解——灭酶——过滤——杀菌——干燥——包装、成品。现有授权公告号CN105614899B、名称为“一种低分子大豆肽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分子大豆肽及其制备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一是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UHT),温度在140℃左右,会导致产品中低分子大豆肽失活,并且小分子肽和少量存在的羰基化合物会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褐变,使得产品品质下降,即使采用高纯度大豆蛋白以避免褐变,也会导致成本大大提升。现有授权公告CN104719611B、名称为“通过酶解大豆蛋白制备大豆肽的方法”提供了通过酶解大豆蛋白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多肽的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n大豆分离蛋白:100份;/n水:600-2000份;/n中性蛋白酶:0.2-4份;/n碱性蛋白酶:0.2-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多肽的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
大豆分离蛋白:100份;
水:600-2000份;
中性蛋白酶:0.2-4份;
碱性蛋白酶:0.2-2份。


2.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多肽生产配方的大豆多肽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溶解:将水加热,搅拌生成旋涡,调节pH至弱碱性,将大豆分离蛋白加入水中溶解。用匀浆机进行匀浆得到均一稳定的蛋白分散体系溶液;
S2保温:将S1溶解中得到的蛋白分散体系溶液保温2.5-4小时。
S3酶解:将中性蛋白酶加入S2保温中得到的溶液中,维持一定的反应温度和pH,反应一段时间,离心,分为上清液和沉淀;再将碱性蛋白酶加入中性蛋白酶酶解后的沉淀中,加入残渣质量2-5倍的水,维持一定的反应温度和pH,反应一段时间;在酶解过程中使用超声波辅助蛋白质分解;
S4离心:将S3酶解中得到的碱性蛋白酶酶解液用离心机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残渣沉淀,将中性蛋白酶酶解液的上清液和碱性蛋白酶酶解液的上清液合并;将残渣干燥,粉碎机粉碎,包装,得到饲料添加剂;
S5灭酶:将S4离心中得到的上清液加热一段时间将酶灭活,然后使用陶瓷膜过滤,得到产品稀料液;
S6除杂:将S5中得到的产品稀料液采用膜设备浓缩,将浓缩液使用滤芯除去微生物;
S7成品:将S6中得到的除去微生物的浓缩液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固体产品,包装制成成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晓清吴海靳祯亮王希搏吴梦婷王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