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酵母多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食用酵母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酵母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酵母破壁:将原料酶解破壁,提取酵母蛋白;(2)酶解:向步骤(1)得到的酵母蛋白中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收集第一上清液得到酶解产物;(3)分离:对酶解产物进一步分离,收集第二上清液,得到酵母多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酵母多肽产品呈淡黄色、特殊香味,多肽含量40%以上,且60%以上的多肽分子量在180‑1000D之间,不具有一般大豆肽、核桃肽等肽产品具有的苦味,可用于各类食品中,能起到改善食品风味、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帮助运动后恢复体力等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食用酵母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蛋白质多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食用酵母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肽的分子量一般在180-5000D之间。其中分子量在180-1000D之间的肽称为小肽或寡肽或低聚肽,也称小分子活性多肽。多肽具有某些生理活性作用,包括免疫调节、抗菌、抗肿瘤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过去认为蛋白质进入人体只有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但随着蛋白质理论和蛋白质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吸收理论依然有诸多问题存在。1975年,Mathews等用甘氨酰肌及肌肽在离体的肠运转实验中表明,肽的吸收多以二肽,三肽的形式吸收。尽管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多肽吸收的理论和事实,但肽类转运的生理意义并没有得到普遍接受,直到上世纪80年代,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不断积累,肽类能够被完整吸收的观点才为人们所重视。最近三十多年的研究表明多肽吸收不仅仅是以二肽、三肽吸收,而且也可以更大的多肽而吸收。目前对多肽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植物来源和动物来源的多肽,比如大豆肽、玉米肽、小牛肝肽等等。实践证明,添加多肽可以改变食品的品质、风味,也能增加功能性。如大豆肽可以抑制胆固醇生成,增加脂质代谢;豌豆肽是很好的牛奶变态反应抵抗剂。除这些植物源多肽和动物源多肽外,还有微生物多肽,如酵母多肽。与前二者相比,酵母来源的蛋白或多肽还有更多的优势:不存在农药污染,不受天气与季节变化的影响,不会存在可能对人体有影响的激素、抗生素及人工色素等,不存在转基因问题,也不存在禽流感病毒、疯牛病病毒、乙肝病毒等污染途径。酵母多肽不仅可用于饲料、食品,应用于化妆品领域也具有很好的功效。小分子多肽可被皮肤直接吸收,补充皮肤所需营养,提高皮肤细胞免疫力,减少外界环境对肌肤的伤害。除此外,还可应用于发用产品,添加多肽于洗发水或护发素中,可以滋养修复受损发质,减少干枯分叉。目前市售的酵母多肽粉主要是酵母抽提物,一般的酵母抽提物是利用酵母生物自溶,再经酶解、喷雾干燥而成,呈淡黄色至黄色的粉末状。除了多肽外,还有大量未分解的蛋白质,酵母多糖,氨基酸、核苷酸及维生素等物质。多肽在其中的含量至多为50%左右,这种多肽粉主要用于动物饲料。高纯度的植物多肽广泛用于食品及保健品而酵母多肽用于人类食品的基本未见。其原因是由于酵母多肽这种产品多用于调味、直接食用口感较差,难以大量添加到蛋白粉等一些营养健康食品中。关于制备高纯度的酵母多肽这方面的文献和专利均发表很少,中国专利CN102550802A公开了一种从啤酒废酵母中提取多肽和氨基酸的方法,采用高压均质后抽提酶解的方案,最后得到多肽和氨基酸成品,但其存在抽提时间较长的问题。吴鑫颖等采用自溶法从啤酒酵母中酶解提取酵母多肽产品,得到了优化的酶解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是:现有的从酵母中制备较高纯度的多肽的工艺为:酵母酶解、抽提、离心、纯化得到多肽,涉及酶解、离心、精制纯化、脱色等工艺。提取得到的多肽产品纯度较低,核酸、多糖及盐分等杂质较多,且多肽的分子量范围不明确,颜色、气味和口感等感官性状较差。并且,提取得到的多肽产品涉及高浓度碱提取工艺,反应条件剧烈,此条件下酵母蛋白容易变性,或者可能生成有害物质,用作食品原料有风险,过程较复杂,还须脱色。针对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可食用酵母多肽的生产工艺,使其更温和安全,尽可能降低多肽的分子量,提高酵母多肽的得率和纯度。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酵母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酵母破壁:将原料破壁,提取酵母蛋白;(2)酶解:向步骤(1)得到的酵母蛋白中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收集第一上清液得到酶解产物;和(3)分离:对酶解产物进一步分离,收集第二上清液,得到酵母多肽;其中,步骤(1)中,所述原料破壁通过酶解破壁。优选的,其中步骤(1)中的原料为含有酵母的原料,优选选自酿酒酵母乳(SaccharomycescerevisiaeFX-2)、酿酒酵母乳(SaccharomycescerevisiaeHansenZ2.4)、酿酒酵母乳(SaccharomycescerevisiaeFX-2)失去活性的菌体和酿酒酵母乳(SaccharomycescerevisiaeHansenZ2.4)失去活性的菌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更优选为酿酒酵母乳(SaccharomycescerevisiaeFX-2)及其失去活性的菌体。优选的,步骤(1)将原料配制成溶液,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30%,优选质量浓度为5%-20%,再进行酶解破壁。优选的,对所述溶液调节温度至20-80℃,优选温度为30-70℃。优选的,以原料的质量计,步骤(1)中加入酶的质量分数占原料的0.05%-5%,优选质量分数为0.5%-3%。优选的,步骤(1)中酶解加入的酶选自β-葡聚糖酶、α-葡聚糖酶、α-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为β-葡聚糖酶或纤维素酶。优选的,步骤(1)中酶解时间为1-16h,优选为4-12h。优选的,步骤(1)中还包括对酶解完成后的溶液进行离心的步骤,离心后得到酵母蛋白。优选的,步骤(2)中将步骤(1)得到的酵母蛋白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30%的溶液,优选为5%-20%的溶液。优选的,步骤(2)中,加入蛋白酶酶解前调节pH为5-10,优选pH为6-9。优选的,步骤(2)中,加入蛋白酶酶解前调节温度到20-70℃,优选温度为30-60℃。优选的,步骤(2)中,以步骤(1)中提取得到的酵母蛋白的质量计,加入蛋白酶占酵母蛋白的0.05%-3%,优选质量分数为0.5%-2%。优选的,步骤(2)中,加入的蛋白酶选自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大豆多肽水解酶、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为碱性蛋白酶,大豆多肽水解酶和木瓜蛋白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更优选为碱性蛋白酶。优选的,步骤(2)中,酶解时间为1-16h,优选4-12h。优选的,步骤(2)中酶解完成后还包括升温使酶失活的步骤,优选温度为70-90℃,优选时间为20-30分钟。优选的,步骤(2)中还包括酶解完成后的溶液进行离心的步骤,离心后收集第一上清液得到酶解产物。优选的,步骤(3)中,对得到的第一上清液采用离心、膜分离和/或过滤进行分离,分离后收集第二上清液,得到酵母多肽;优选的是,所述过滤选自采用切向流过滤系统和/或硅藻土过滤。优选的,步骤(3)中,优选采用切向流过滤系统进行分离;优选的是,采用截留分子量1000-20000D膜,优选1000-5000D膜。优选的,将步骤(3)得到酵母多肽进一步浓缩、干燥处理,得到酵母多肽产品。优选的,所述干燥选用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优选的,步骤(3)中干燥处理前还包括对第二上清液进行灭菌的过程,优选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优选灭菌温度为121℃,优选灭菌时间为5s。优选的,分子量在180-1000D的多肽的含量在总多肽中占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食用酵母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酵母破壁:将原料破壁,提取酵母蛋白;/n(2)酶解:向步骤(1)得到的酵母蛋白中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收集第一上清液得到酶解产物;和/n(3)分离:对酶解产物进一步分离,收集第二上清液,得到酵母多肽;/n其中,步骤(1)中,所述原料破壁通过酶解破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食用酵母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酵母破壁:将原料破壁,提取酵母蛋白;
(2)酶解:向步骤(1)得到的酵母蛋白中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收集第一上清液得到酶解产物;和
(3)分离:对酶解产物进一步分离,收集第二上清液,得到酵母多肽;
其中,步骤(1)中,所述原料破壁通过酶解破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的原料为含有酵母的原料,优选为酿酒酵母乳(SaccharomycescerevisiaeFX-2)和/或酿酒酵母乳(SaccharomycescerevisiaeHansenZ2.4);进一步优选为酿酒酵母乳(SaccharomycescerevisiaeFX-2)失去活性的菌体和/或酿酒酵母乳(SaccharomycescerevisiaeHansenZ2.4)失去活性的菌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将原料配制成溶液,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30%,优选质量浓度为5%-20%,再进行酶解破壁;进一步优选为,对所述溶液调节温度至20-80℃,进一步优选温度为30-7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以原料的质量计,步骤(1)中加入酶的质量分数占原料的0.05%-5%,优选质量分数为0.5%-3%;
进一步优选为,步骤(1)中酶解加入的酶选自β-葡聚糖酶、α-葡聚糖酶、α-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β-葡聚糖酶和/或纤维素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酶解时间为1-16h,优选为4-12h。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将步骤(1)得到的酵母蛋白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30%的溶液,优选为5%-20%的溶液;
进一步优选为,步骤(2)中,加入蛋白酶酶解前调节pH为5-10,进一步优选pH为6-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仙,俞学锋,李知洪,张海波,张彦,程倩,余海立,梁秋元,董运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