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钢用新型自动转运卸料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746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炼钢用新型自动转运卸料小车,特别涉及炼钢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安装在轨道上方的车架本体,车架本体上设有车轮架装配、主动轮装置、驱动装置、从动轮装置、全自动PLC控制系统,车轮架装配的内部设有无触点接近开关,轨道上设有与无触点接近开关相互作用的金属铁片;车架本体上方设有可控的翻转车斗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无触点接近开关,便于自动识别各工艺位置,通过全自动PLC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小车的加减速和停止,实现小车安全运行的使用要求,采用全自动PLC控制系统控制液压系统驱动翻转车斗本体翻转、车斗舱门开启,能够实现自动加料、卸料的工作周期运动,较好的实现全程自动化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钢用新型自动转运卸料小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炼钢用新型自动转运卸料小车。
技术介绍
炼钢炉加料车往往应用在炼钢炉车间,是一种炼钢炉用加入废钢料方式。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加入废钢料的方式主要有人工加料、吸盘加料的方式,以上两种加料方式存在使用和维护上的缺陷或诸多不便,主要问题包括有:1、采用人工加料方式的劳动强度大,危险程度高;2、采用吸盘加料方式,由于需要采用行车,因此无法有效的在最小的空间收集烟尘,所以除尘效果就差。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还采用了加料车转运的方式,具体可以参考中国专利号CN201920340385.4的“一种炼钢炉加料车”,其中公布了一种通过加料车加料的安全加料方式,但是这种加料方式存在自动化控制程度低,车斗内的受料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洒落到小车外,并且容易产生车斗倾翻倒料时废钢料下落过快而冲击炼钢炉的问题,导致炼钢炉体的使用寿命缩短的缺点。因此,以上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制造并使用的炼钢用新型自动转运卸料小车。(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炼钢用新型自动转运卸料小车,包括安装在轨道上方运动的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的下方焊接有车轮架装配,所述车轮架装配底部设有主动轮装置、驱动装置、从动轮装置,所述主动轮装置与驱动装置相连形成一体,所述车轮架装配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全自动PLC控制系统,所述车轮架装配的内部设有无触点接近开关,所述无触点接近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轮架装配靠近全自动PLC控制系统的一端,所述轨道上设有与所述无触点接近开关相互作用的金属铁片;所述车架本体上方设有翻转车斗本体,所述翻转车斗本体和所述车架本体的左端通过翻斗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翻转车斗本体底部与所述车轮架装配内部连接用于抬升的一对升降油缸,所述翻转车斗本体的左侧设有车斗舱门,所述车斗舱门的顶部与所述翻转车斗本体的上方相互铰接、两侧边通过推拉油缸与所述翻转车斗本体的两侧面相连,所述车架本体靠近所述全自动PLC控制系统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系统,所述车架本体上还设有配重调控区。优选地,所述主动轮装置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所述车轮架装配一端的两侧。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装配在所述车轮架装配下部内侧。优选地,所述升降油缸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液压缸安置孔中,所述升降油缸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车轮架装配中下部两侧的第一液压缸安置孔,所述升降油缸活塞杆端安装在所述翻转车斗本体底部两侧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安置孔。优选地,所述从动轮装置通过所述轴承座装配在所述车轮架装配另一端的两侧。优选地,所述推拉油缸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在第二液压缸安置孔中,所述推拉油缸固定端安装在所述翻转车斗本体两侧的第二液压缸安置孔,所述推拉油缸活塞杆端安装在所述车斗舱门两侧的所述第二液压缸安置孔。优选地,所述翻转车斗本体顶部焊接有导料口。优选地,所述全自动PLC控制系统通过信号接入输入开关,将信号传入智能无线信号模组内、再利用信号输出继电器进行信号反馈,所述智能无线信号模组中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优选地,所述发射模块内的信号流动方向依次为输入开关点、点位映射区、信号处理区、信号输出区、RF频率发送区;所述接收模块中的信号流动方向依次为RF接收信号区、信号处理区、信号输出区、点位映射区、输出继电器。优选地,所述全自动PLC控制系统采用事故分析算法。(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导料口与翻转车斗本体焊接在一起,从而保证废钢料全部落入翻转车斗本体内,不遗洒到翻转车斗本体外;通过采用全自动PLC控制系统控制液压系统驱动升降油缸带动翻转车斗本体翻转到一定的角度,同时驱动推拉油缸带动车斗舱门自动开启,翻转车斗本体内的废钢料从开口位置滑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防止翻转车斗本体翻转卸料时,废钢料由于惯性的影响而过快的落入炉体或受料装置内,避免了投料过程对炉体耐材或受料装置的冲击,有效的保护了炉体或受料装置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无触点接近开关,从而便于自动识别各工艺位置,并通过全自动PLC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小车的加减速和停止,实现小车安全运行的使用要求;采用的智能无线信号模组,实现多车运动信号交互;在全自动PLC控制系统内采用事故分析算法,实时分析系统内配件工作状态,保障小车的安全运行;此外,采用的全自动PLC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一键操作,从而令本专利技术自动完成加料、卸料的工作周期运动,较好的实现全程自动化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炼钢用新型自动转运卸料小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翻转车斗本体安装结构的三维示意图;图4为两辆小车两条轨道共点下料运行模式的示意图;图5为图4状态下两辆小车内部信号的传递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动轮装置、2-驱动装置、3-无触点接近开关、4-车轮架装配、5-第一液压缸安置孔、6-升降油缸、7-从动轮装置、8-轴承座、9-车架本体、10-翻斗轴、11-翻转车斗本体、12-第二液压缸安置孔、13-推拉油缸、14-车斗舱门、15-导料口、16-液压系统、17-全自动PLC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炼钢用新型自动转运卸料小车,包括安装在轨道上方运动的车架本体9,所述车架本体9的下方焊接有车轮架装配4,所述车轮架装配4底部设有主动轮装置1、驱动装置2、从动轮装置7,所述主动轮装置1与驱动装置2相连形成一体,所述车轮架装配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全自动PLC控制系统17,所述车轮架装配4的内部设有无触点接近开关3,所述无触点接近开关3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轮架装配4靠近全自动PLC控制系统17的一端,所述轨道上设有与所述无触点接近开关3相互作用的金属铁片;所述车架本体9上方设有翻转车斗本体11,所述翻转车斗本体11和所述车架本体9的左端通过翻斗轴10铰接在一起,所述翻转车斗本体11底部与所述车轮架装配4内部连接用于抬升的一对升降油缸6,所述翻转车斗本体11的左侧设有车斗舱门14,所述车斗舱门14的顶部与所述翻转车斗本体11的上方相互铰接、两侧边通过推拉油缸13与所述翻转车斗本体11的两侧面相连,所述车架本体9靠近所述全自动PLC控制系统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系统16,所述车架本体9上还设有配重调控区。为了提高废钢转运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所述主动轮装置1通过轴承座8安装在所述车轮架装配4一端的两侧;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炼钢用新型自动转运卸料小车,包括安装在轨道上方运动的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的下方焊接有车轮架装配,所述车轮架装配底部设有主动轮装置、驱动装置、从动轮装置,所述主动轮装置与驱动装置相连形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架装配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全自动PLC控制系统,所述车轮架装配的内部设有无触点接近开关,所述无触点接近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轮架装配靠近全自动PLC控制系统的一端,所述轨道上设有与所述无触点接近开关相互作用的金属铁片;/n所述车架本体上方设有翻转车斗本体,所述翻转车斗本体和所述车架本体的左端通过翻斗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翻转车斗本体底部与所述车轮架装配内部连接用于抬升的一对升降油缸,所述翻转车斗本体的左侧设有车斗舱门,所述车斗舱门的顶部与所述翻转车斗本体的上方相互铰接、两侧边通过推拉油缸与所述翻转车斗本体的两侧面相连,所述车架本体靠近所述全自动PLC控制系统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系统,所述车架本体上还设有配重调控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钢用新型自动转运卸料小车,包括安装在轨道上方运动的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的下方焊接有车轮架装配,所述车轮架装配底部设有主动轮装置、驱动装置、从动轮装置,所述主动轮装置与驱动装置相连形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架装配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全自动PLC控制系统,所述车轮架装配的内部设有无触点接近开关,所述无触点接近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轮架装配靠近全自动PLC控制系统的一端,所述轨道上设有与所述无触点接近开关相互作用的金属铁片;
所述车架本体上方设有翻转车斗本体,所述翻转车斗本体和所述车架本体的左端通过翻斗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翻转车斗本体底部与所述车轮架装配内部连接用于抬升的一对升降油缸,所述翻转车斗本体的左侧设有车斗舱门,所述车斗舱门的顶部与所述翻转车斗本体的上方相互铰接、两侧边通过推拉油缸与所述翻转车斗本体的两侧面相连,所述车架本体靠近所述全自动PLC控制系统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系统,所述车架本体上还设有配重调控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用新型自动转运卸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装置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所述车轮架装配一端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炼钢用新型自动转运卸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装配在所述车轮架装配下部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炼钢用新型自动转运卸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油缸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液压缸安置孔中,所述升降油缸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车轮架装配中下部两侧的第一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培生熊文军陈瑞灵魏欢杰吴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严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