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68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即使在重复结露的环境下,也能够保持基本性能。因此,将传热板、用于保持传热板间隔的间隔筋板、用于遮蔽气流泄漏的遮蔽筋板用树脂一体成形而形成单位元件。通过将该单位元件层叠多层而在传热板间形成通风路,利用一次气流和二次气流在通风路的流通,经由传热板进行热交换,而且,传热板由非水溶性的防火性的透湿树脂膜构成,树脂由非水溶性的防火性的树脂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庭用的热交换型换气扇及大厦等全热交换型换气装置中使 用的层叠结构的热交换器,尤其是涉及即使在重复结露的环境下也可以使用 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目前,这种热交换器已知有应用了条紋加工的直交流型构造(例如参照 专利文献1 )。下面,参照图8对该现有的热交换器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现有的热交 换器104的概略立体图。如图8所示,热交换块101为将由包含氯化锂等吸湿剂的亲水性高分子 进行了处理的加工纸等传热板102和波形的间隔板103粘合而成的结构。将 该热交换块10相互每隔90度旋转,同时层叠多片,形成热交换器104。上述结构中,当一次气流A和二次气流B沿图8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在传 热4反102和间隔一反103之间流通时,经由传热寺反102在一次气流A和二次气 流B之间进4亍热交才奂。另外,这种现有的热交换器具有透湿性、气体遮蔽性、防火性(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2)。下面,对具有该透湿性、气体遮蔽性、防火性的热交换器进行说明。该 热交换器的外形与上述现有的热交换器相同,故使用图8进行说明。通过在水溶性高分子树脂的水溶液中添加了胍盐系(夕、'7二-:/塩系) 防火剂和有机或无机氯吸湿剂的混合溶液,并使其含浸或涂敷于纸张等可燃 性多孔性物体上,形成具有透湿性、气体遮蔽性、防火性的传热板102。若使 用该传热板102形成热交换器104,则得到潜热交换率高、二氧化碳等气体转 移少、且防火性优良的热交换器104。该热交换器104的传热板102以由亲水性纤维构成的纸等可燃性的多孔 性物体为基材,由此,被多孔性物体吸附的水分子在透湿过程中可增大扩散速度,且通过有机或无机氯吸湿剂可进一步提高透湿性能,从而可提高热交 换器104的潜热交换效率。另外,通过将聚四氟乙烯树脂等水溶性高分子树 脂含浸或涂敷于多孔性物体上,可减小透气性、减少热交换器104的二氧化 碳等气体的转移。另外,通过将胍盐系防火剂含浸或涂敷于多孔性物体上, 可使防火性良好。另外,这种现有的热交换器由按照即使在寒冷地区及浴室、温水池等容 易结露的环境下也可以使用的方式使传热板的材质耐湿化(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3)。明。图9是表示现有的传热板108的概略剖面图。该热交换器的外形与图8 所示的相同,故使用图8对外形及相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热交换器104的传热板108是在按照具有特定透气度的方 式致密地形成的无纺布等多孔质基材109上涂敷非水溶性的亲水性高分子 110而成形透湿膜。传热板108的材质是以多孔质基材109为无纺布,通过将水蒸气透过膜 设为非水溶性的亲水性高分子110,实现耐湿化,即使在重复结露的环境下, 也可以减小热交换器104的形状变化。另外,这种现有的热交换器以传热板为复合透湿膜,使得即使在容易结 露的环境下也不会变形,且能够长期保持性能,提高潜热交换效率(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4)。下面,参照图IO对以该传热板为复合透湿膜的热交换器的传热板进行说 明。图IO是表示现有的传热板116的其它方式的概略剖面图。该热交换器的 外形也与图8所示的相同,故使用图8对外形及相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如图IO所示,以在非水溶性且透气性大的纤维性多孔质片材112和可透 过水蒸气的非水溶性的亲水性高分子薄膜113之间夹设了具有比纤维性多孔 质片材112的孔径小的孔径的细孔的非水溶性的多孔质膜114而形成的复合 透湿膜为传热板116。在波形的间隔板103的顶点部涂敷粘接剂(未图示)将 间隔板103和传热板116粘合,成形热交换块101。其次,在热交换块101 的波形的顶点部涂敷粘接剂(未图示),使热交换块101相互每隔90度旋转 并层叠粘接多片,形成热交换器104。该现有的热交换器104的传热板116中,将以透湿性气体遮蔽物为主体的非水溶性的亲水性高分子薄膜113的薄膜经由多孔质膜114形成于透气度大的纤维性多孔质片材112上。因此,可避免气泡生成及剥离,并且可使亲 水性高分子薄膜113的薄膜充分薄,且可减小气体转移率,同时可提高潜热 交换效率。另外,由于传热板116由非水溶性的材料构成,故即使在充分结 露的环境下也不会变形,而且可维持长期稳定的性能。另外,这种现有的热交换器以传热板及间隔板为复合膜,使得不仅提高 上述热交换器的性能,而且还提高量产率和热交换器的基本性能(例如参照 专利文献5)。下面,参照图11对以该传热板及间隔板为复合膜的热交换器的其它方式 的热交换块127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现有其它方式的热交换块127的概略 剖面图。该热交换器的外形与图8所示的相同,故使用图8对外形及相同的 部分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间隔板120为在重合了具有空气遮蔽性的薄膜121的多孔 质材料122上重合了利用热量而软化并发挥粘接性的粘接层123的结构。但 是,通过本说明书,"重合"通常是指"将膜和膜连接粘合"的状态,即、通 过将各种膜和膜重合或粘合,或通过进行加热片材及叠层等的加工,设为构造的密合状态(以下相同)。传热板124为在多孔质材料122上重合选择性地透过水蒸气的非水溶性 的亲水性高分子薄膜125、进而重合比这些多孔质材料l"及亲水性高分子薄 膜125厚的具有透气性的基布126而成的结构。而且,通过由粘接层1"将 间隔板120和传热板124接合,形成热交换块127。其次,在热交换块127 的波形的顶点部涂敷粘接剂(未图示),使热交换块127相互每隔90度旋转, 同时层叠粘接多片,形成热交换器104。该热交换器104不仅具有上述现有的热交换器的性能,而且通过利用热 量进行软化而发挥粘接性的粘接层123进行间隔板120和传热板124的接合, 因此,可进行初期粘接力的发现早的热片材加工的制造,能高速且连续地粘 接热交换块127。另外,热交换块127彼此的粘接通过在波形的间隔板120 的顶点部涂敷粘接剂(未图示)来进行,但在该作业工序中,该粘接剂容易 进入间隔板120的多孔质材料122,该进入的粘接剂发挥固定效果(了乂力一 効果)。因此,在该热交换器104的使用状态下,热交换块127彼此的接合力 增强,从而间隔板120和传热板124难以分离。另外,由于间隔板120的具有空气遮蔽性的薄膜121向气体外部的转移被阻止,故防止空气泄漏。另夕卜,多孔质材料122不仅切断性良好,而且将热交换块127彼此牢固地粘接,因 此,切断层叠了热交换块127的热交换器104来作为目标的尺寸的热交换器 104的制造变得容易。但是,这种现有的具有透湿性、气体遮蔽性、防火性的热交换器104中, 传热板102是通过将水溶性高分子树脂的水溶液中添加了胍盐系防火剂和有 机或无机氯吸湿剂的混合溶液、并使其含浸或涂敷于纸等可燃性的多孔性物 体上而形成。但是,在重复结露的环境下,含浸或涂敷于多孔性物体的水溶 性高分子树脂因水溶性而逐渐溶出于水,导致气体遮蔽性劣化。另外,存在 如下问题,即、胍盐系防火剂及有机或无机氯吸湿剂也自多孔性物体逐渐流 出到水中,导致透湿性及防火性劣化。因此,要求即使在重复结露的环境下 也能够防止结露水引起的劣化,且保持构成传热板的成分,并保持透湿性、 气体遮蔽性、防火性等基本性能。另夕卜,将上述现有的传热板的材质耐湿化了的热交换器104的传热板108 是在透气度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通过树脂将传热板、用于保持所述传热板的间隔的间隔筋板、用于遮蔽气流泄漏的遮蔽筋板一体成形而构成的单位元件, 通过将所述单位元件层叠多个,在所述传热板间形成通风路, 所述传热板由非水溶性的防火性的透湿树脂膜构成 , 所述树脂由非水溶性的防火性的树脂构成, 利用一次气流和二次气流在所述通风路的流通,经由所述传热板而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山拓也杉山诚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