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舱多场景运行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汽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座舱多场景运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发展和用户普及,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与日俱增的重要角色,这也就促使人们对汽车的各种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当用户需要在汽车上停留较长时间时,这就需要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同时还需要其能够满足用户在差旅过程中一些其他需求,如休息、睡眠甚至娱乐等。然而受传统概念的影响,大多数汽车座舱仍停留在满足用户驾乘舒适需求阶段,即使有可供驾乘人员休息或睡眠的设计结构,也存在可靠性差、或结构复杂,用户体验较差等问题。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针对汽车特殊运用提出的多场景变换的汽车舱体,来适应客户购买车辆的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舱多场景运行控制方法,通过座舱控制器获取场景切换信号,结合座舱控制器对舱体内的各个座椅、多功能箱进行调节和改变,实现场景切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座舱多场景运行控制方法,其关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舱多场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场景适应模式汽车座舱的控制系统,该多场景适应模式汽车座舱的控制系统包括,包括座舱控制器(K)和舱体(100),所述舱体(100)内设置有舱体电源开关,该舱体电源开关与所述座舱控制器(K)连接,用于控制舱体电源向所述舱体(100)供电;在所述舱体(100)的前排设有驾驶座椅(200)和休闲座椅(300),所述舱体(100)的后排设有睡眠座椅(400)和休憩座椅(500);/n在所述驾驶座椅(200)和休闲座椅(300)之间设置有设有折叠座椅(700),在所述睡眠座椅(400)和休憩座椅(500)之间固设有后部中控台(8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舱多场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场景适应模式汽车座舱的控制系统,该多场景适应模式汽车座舱的控制系统包括,包括座舱控制器(K)和舱体(100),所述舱体(100)内设置有舱体电源开关,该舱体电源开关与所述座舱控制器(K)连接,用于控制舱体电源向所述舱体(100)供电;在所述舱体(100)的前排设有驾驶座椅(200)和休闲座椅(300),所述舱体(100)的后排设有睡眠座椅(400)和休憩座椅(500);
在所述驾驶座椅(200)和休闲座椅(300)之间设置有设有折叠座椅(700),在所述睡眠座椅(400)和休憩座椅(500)之间固设有后部中控台(800),在该中控台(800)内设置有多功能箱(600),在所述舱体(100)内设置有氛围灯组;
所述座舱控制器(K)用于对驾驶座椅(200)、休闲座椅(300)、睡眠座椅(400)、休憩座椅(500)、多功能箱(600)和折叠座椅(700)进行调节,用于实现场景模式切换;所述场景模式至少包括驾驶模式、社交模式、休息模式、娱乐模式;
汽车座舱多场景运行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用于在座舱控制器(K)内设置每一种场景模式中,所有座椅和多功能箱(600)的默认位置的步骤;
用于座舱控制器(K)获取场景模式选择进行场景模式切换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舱多场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座舱控制器(K)内设置每一种场景模式中,所有座椅和多功能箱(600)的默认位置的步骤中,在所有所述场景模式内:
所述驾驶座椅(200)包括非驾驶设计位置和驾驶位置;
所述睡眠座椅(400)包括睡眠设计位置和躺平位置;
所述休憩座椅(500)包括休憩设计位置和零重力位置;
所述折叠座椅(700)包括隐藏设计位置和折叠座椅位置;
所述多功能箱(600)包括收回位置和展出位置;
所述氛围灯组对应根据所有所述场景模式设置有一种氛围颜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舱多场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驾驶座椅(200)的处于非驾驶设计位置时,所述驾驶座椅(200)背离汽车方向盘,所述驾驶座椅(200)躯干角反向倾倒;所述驾驶座椅(200)的驾驶位置时,所述驾驶座椅(200)朝向汽车方向盘,所述驾驶座椅(200)躯干角正向倾倒;
所述睡眠座椅(400)处于所述睡眠设计位置时,睡眠座椅靠背躯干角正向倾倒,夹角小于60度;所述睡眠座椅(400)处于躺平位置时,睡眠座椅(400)坐垫和所述靠背齐平;
所述休憩座椅(500)处于休憩设计位置时;休憩座椅靠背躯干角正向倾倒,休憩座椅腿托收拢;所述休憩座椅(500)处于所述零重力位置时,相对于休憩设计位置,其靠背向后旋转,坐垫上翘;
所述折叠座椅(700)处于隐藏设计位置时,折叠座椅整体旋转收入隐藏空间B;所述折叠座椅(700)处于折叠座椅位置时,相对于折叠设计位置绕坐垫与靠背间隙旋转,且所述折叠座椅(700)坐垫与休闲座椅(300)坐垫齐平,所述折叠座椅(700)靠背与所述休闲座椅(300)靠背齐平;
所述多功能箱(600)包括收回位置和展出位置;所述收回位置为所述多功能箱(600)设置在中控台(800)向;所述展出位置为所述多功能箱(600)从所述中控台(800)向外滑出设定滑出距离,并相对滑出方向旋转指定旋转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座舱多场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座舱控制器(K)获取场景模式选择进行场景模式切换的步骤中包括:
当前为场景模式为驾驶模式,座舱控制器(K)对舱体(100)进行场景切换的步骤;
当前为场景模式为社交模式,座舱控制器(K)对舱体(100)进行场景切换的步骤;
当前为场景模式为休息模式,座舱控制器(K)对舱体(100)进行场景切换的步骤;
当前为场景模式为娱乐模式,座舱控制器(K)对舱体(100)进行场景切换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舱多场景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前为场景模式为驾驶模式,座舱控制器(K)对舱体(100)进行场景切换的步骤具体为;
SA1:座舱控制器(K)获取到模式切换信号;
SA2:座舱控制器(K)检测舱体(100)内所有电机处于静止状态,若是进入步骤SA3;否则,进行返回步骤SA2;
SA3:判断是否切换到娱乐模式,若是,进行娱乐模式切换;否则进入步骤SA4:
其中娱乐模式切换包括:所述睡眠座椅(400)恢复到睡眠设计位置,所述休憩座椅(500)恢复到休憩设计位置;所述折叠座椅(700)恢复到折叠座椅位置;所述多功能箱(600)恢复到展出位置,同时所述多功能箱(600)内的小桌板和屏幕打开;所述驾驶座椅(200)恢复到驾驶设计位置;所述氛围灯组的颜色调至和所述娱乐模式匹配的颜色;
SA4:判断是否切换到休息模式,若是,进行休息模式切换;否则进入步骤SA5;
其中休息模式切换包括:所述睡眠座椅(400)恢复到睡眠设计位置,所述休憩座椅(500)恢复到休憩设计位置;所述多功能箱(600)恢复到收回位置;所述折叠座椅(700)恢复到折叠座椅位置;执行完成后,所述睡眠座椅(400)恢复到躺平位置,所述休憩座椅(500)恢复到零重力位置;所述氛围灯组的颜色调至和所述休息模式匹配的颜色;
SA5:判断是否切换到社交模式,若是,进行休息模式切换;否则返回步骤SA1;
其中社交模式切换包括:所述睡眠座椅(400)恢复到睡眠设计位置,所述休憩座椅(500)恢复到休憩设计位置;所述折叠座椅(700)恢复到折叠座椅位置;所述多功能箱(600)恢复到收回位置;执行完成后所述氛围灯组的颜色调至和所述社交模式匹配的颜色;
当所述场景模式为社交模式时,座舱控制器(K)对舱体(100)进行场景切换的步骤包括;
SB1:座舱控制器(K)获取到模式切换信号;
SB2:座舱控制器(K)检测舱体(100)内所有电机处于静止状态,若是进入步骤SB3;否则,进行返回步骤SB2;
SB3:判断是否切换到驾驶模式,若是,进驾驶模式切换;否则进入步骤SB4:
其中驾驶模式切换包括:所述驾驶座椅(200)恢复到驾驶位置;所述折叠座椅(700)恢复到隐藏设计位置;执行完成后,所述氛围灯组的颜色调至和所述驾驶模式匹配的颜色;
SB4:判断是否切换到休息模式,若是,进行休息模式切换;否则进入步骤SB5;
其中休息模式切换包括:所述睡眠座椅(400)恢复到睡眠设计位置,所述休憩座椅(500)恢复到休憩设计位置;所述多功能箱(600)恢复到收回位置;所述折叠座椅(700)恢复到折叠座椅位置;执行完成后,所述睡眠座椅(400)恢复到躺平位置,所述休憩座椅(500)恢复到零重力位置;所述氛围灯组的颜色调至和所述休息模式匹配的颜色;
SB5:判断是否切换到社交模式,若是,进行休息模式切换;否则返回步骤SB1;
其中娱乐模式切换包括:所述睡眠座椅(400)恢复到睡眠设计位置,所述休憩座椅(500)恢复到休憩设计位置;所述折叠座椅(700)恢复到折叠座椅位置;所述多功能箱(600)恢复到展出位置,同时所述多功能箱(600)内的小桌板和屏幕打开;所述驾驶座椅(200)恢复到驾驶设计位置;所述氛围灯组的颜色调至和所述娱乐模式匹配的颜色;
当所述场景模式为休息模式时,座舱控制器(K)对舱体(100)进行场景切换的步骤包括;
SC1:座舱控制器(K)获取到模式切换信号;
SC2:座舱控制器(K)检测舱体(100)内所有电机处于静止状态,若是进入步骤SC3;否则,进行返回步骤SC2;
SC3:判断是否切换到驾驶模式,若是,进驾驶模式切换;否则进入步骤SC4:
其中驾驶模式切换包括:所述驾驶座椅(200)恢复到驾驶位置;所述折叠座椅(700)恢复到隐藏设计位置;执行完成后,所述氛围灯组的颜色调至和所述驾驶模式匹配的颜色;
SC4:判断是否切换到社交模式,若是,进行社交模式切换;否则进入步骤SC5;
其中社交模式切换包括:所述睡眠座椅(400)恢复到睡眠设计位置,所述休憩座椅(500)恢复到休憩设计位置;所述折叠座椅(700)恢复到折叠座椅位置;所述多功能箱(600)恢复到收回位置;执行完成后所述氛围灯组的颜色调至和所述社交模式匹配的颜色;
SC5:判断是否切换到娱乐模式,若是,进行娱乐模式切换;否则返回步骤SC1;
其中娱乐模式切换包括:所述睡眠座椅(400)恢复到睡眠设计位置,所述休憩座椅(500)恢复到休憩设计位置;所述折叠座椅(700)恢复到折叠座椅位置;所述多功能箱(600)恢复到展出位置,同时所述多功能箱(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华刚,胡中意,惠海岗,卡洛斯,郭文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