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接式安全电源连接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96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铆接式安全电源连接线,包括电源线和连接线,所述电源线与连接线连接的一端设有电源线导电片,所述连接线与电源线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线导电片,所述电源线导电片与连接线导电片通过铆接方式连接,在所述电源线导电片和连接线导电片上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铆接部和第二铆接部,在所述电源电源线导电片与连接线导电片上套设有热收缩管,所述热收缩管的一端与电源线连接,所述热收缩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线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稳定性好,强度高,不易分离或断开,导电性能好,而且不易刺穿热收缩管,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铆接式安全电源连接线
本技术涉及电源连接线
,特别涉及一种铆接式安全电源连接线。
技术介绍
在一些对于接线有要求的电线来说,一般情况下,需要将具有多头的连接线与电源线接驳起来使用,而目前电源线与连接线接驳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两者相连接的端部去掉表皮,然后将两者裸露的导体卷绕在一起,再套设绝缘套,使绝缘套分别与连接线和电源线连接固定。然而,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在使用及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导体容易刺穿绝缘套,产生漏电现象,使用极其不安全;2.导体的连接不稳定,容易分离或者断开,导致导电性能减弱;3.在加工时候不易工人操作,工作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铆接式安全电源连接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铆接式安全电源连接线,连接稳定性好,强度高,不易分离或断开,导电性能好,而且不易刺穿热收缩管,使用安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铆接式安全电源连接线,包括电源线和连接线,所述电源线与连接线连接的一端设有电源线导电片,所述连接线与电源线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线导电片,所述电源线导电片与连接线导电片通过铆接方式连接,在所述电源线导电片和连接线导电片上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铆接部和第二铆接部,在所述电源电源线导电片与连接线导电片上套设有热收缩管,所述热收缩管的一端与电源线连接,所述热收缩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线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铆接部包括设于所述电源线导电片上的第一铆接孔,在所述连接线导电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铆接孔对应的第一铆接柱。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铆接柱的端部设有第一铆接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铆接帽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铆接孔的直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铆接帽与第一铆接柱连接的端面与电源线导电片抵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铆接部包括设于所述连接线导电片上的第二铆接孔,在所述电源线导电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铆接孔对应的第二铆接柱。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铆接柱的端部设有第二铆接帽。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铆接帽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铆接孔的直径。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铆接帽与第二铆接柱连接的端面与连接线导电片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所述电源线与连接线通过铆接方式连接,在工艺方面,更为简单有效,相对现有技术,其工作效率提高;(2)通过设置电源线导电片和连接线导电片,使得电源线与连接线连接不易产生分叉的导体线,从而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刺穿热收缩管,提高其使用安全性能;(3)通过设置两个铆接部,加强其连接强度,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分离或断开,导电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电源线与连接线铆接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电源线1;连接线2;电源线导电片3;连接线导电片4;第一铆接部5;第一铆接孔51;第一铆接柱52;第一铆接帽53;第二铆接部6;第二铆接孔61;第二铆接柱62;第二铆接帽63;热收缩管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铆接式安全电源连接线,包括电源线1和连接线2,所述电源线1与连接线2连接的一端设有电源线导电片3,所述连接线2与电源线1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线导电片4,所述电源线导电片3与连接线导电片4通过铆接方式连接,在所述电源线导电片3和连接线导电片4上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铆接部5和第二铆接部6,在所述电源电源线导电片3与连接线导电片4上套设有热收缩管7,所述热收缩管7的一端与电源线1连接,所述热收缩管7的另一端与连接线2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电源线1与连接线2通过铆接方式连接,在工艺方面,更为简单有效,相对现有技术,其工作效率提高;通过设置电源线导电片3和连接线导电片4,使得电源线1与连接线2连接不易产生分叉的导体线,从而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刺穿热收缩管7,提高其使用安全性能;通过设置第一铆接部5和第二铆接部6,加强其连接强度,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分离或断开,导电性能好。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铆接部5包括设于所述电源线导电片3上的第一铆接孔51,在所述连接线导电片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铆接孔51对应的第一铆接柱52。在本技术中,在所述第一铆接柱52的端部设有第一铆接帽53。所述第一铆接帽53起到加强固定连接的作用。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铆接帽53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铆接孔51的直径,可有效防止电源线导电片3和连接线导电片4,保证所述电源线导电片3和连接线导电片4连接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铆接帽53与第一铆接柱52连接的端面与电源线导电片3抵接。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铆接部6包括设于所述连接线导电片4上的第二铆接孔61,在所述电源线导电片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铆接孔61对应的第二铆接柱62。在本技术中,在所述第二铆接柱62的端部设有第二铆接帽63。所述第二铆接帽63的作用与所述第一铆接帽53的作用相同。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铆接帽63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铆接孔61的直径,可有效防止电源线导电片3和连接线导电片4,保证所述电源线导电片3和连接线导电片4连接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铆接帽63与第二铆接柱62连接的端面与连接线导电片4抵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接式安全电源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线(1)和连接线(2),所述电源线(1)与连接线(2)连接的一端设有电源线导电片(3),所述连接线(2)与电源线(1)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线导电片(4),所述电源线导电片(3)与连接线导电片(4)通过铆接方式连接,在所述电源线导电片(3)和连接线导电片(4)上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铆接部(5)和第二铆接部(6),在所述电源线导电片(3)与连接线导电片(4)上套设有热收缩管(7),所述热收缩管(7)的一端与电源线(1)连接,所述热收缩管(7)的另一端与连接线(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接式安全电源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线(1)和连接线(2),所述电源线(1)与连接线(2)连接的一端设有电源线导电片(3),所述连接线(2)与电源线(1)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线导电片(4),所述电源线导电片(3)与连接线导电片(4)通过铆接方式连接,在所述电源线导电片(3)和连接线导电片(4)上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铆接部(5)和第二铆接部(6),在所述电源线导电片(3)与连接线导电片(4)上套设有热收缩管(7),所述热收缩管(7)的一端与电源线(1)连接,所述热收缩管(7)的另一端与连接线(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接式安全电源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接部(5)包括设于所述电源线导电片(3)上的第一铆接孔(51),在所述连接线导电片(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铆接孔(51)对应的第一铆接柱(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铆接式安全电源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铆接柱(52)的端部设有第一铆接帽(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铆接式安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子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百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