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双回流式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69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烟气双回流式燃烧器,包括炉体、燃烧筒、风机与燃气阀组;所述燃烧筒内设置有若干输气管、点火装置;所述炉体上设置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上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接至风机的进风口处;所述燃烧筒于靠近燃烧口的前端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回流孔。部分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在风机的抽吸力作用下通过回流管进入风机内进行充分混合,并将混合后的气体排入燃烧筒内,形成烟气外回流,从而达到稀释空气中氧气的效果;且燃烧筒内朝燃烧口方向的空气流动会带动炉体内的烟气从回流孔进入燃烧筒内,形成烟气内回流,从而对燃烧口处的氧气含量进行稀释,进一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双回流式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燃烧器
,特别涉及一种烟气双回流式燃烧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能源消耗显著提高,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目前我国环保部门对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限制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是目前燃烧器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5979772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外循环烟气回流式全预混燃烧器,包括风机、燃气管、预混腔、燃烧头与点火装置;预混腔中设有螺旋板,通过螺旋的旋转气流带动混合气,使燃气和空气更进一步混合的完整;且该燃烧器增加外循环烟气回流管,从锅炉炉膛外侧烟囱引出烟气进行回流,通过烟气回流管引入的烟气与风机引入的空气和燃气管引入的燃气在预混腔中混合,稀释氧气,更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上述专利文件中的燃烧器采用螺旋板使空气、燃气与烟气于预混腔内更进一步的混合,然而为了避免螺旋板对气体的流动造成阻碍、影响燃烧器的火焰喷射效果,则螺旋板的螺旋幅度不能太大,才能够保证气体的流通性,而这样就会导致烟气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不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双回流式燃烧器,包括炉体(1)与燃烧筒(2),所述燃烧筒(2)的一端穿至炉体(1)内并于端部设置有燃烧口(221)、另一端位于炉体(1)外并于端部设置有风机(3)与燃气阀组(4);所述燃烧筒(2)内设置有与燃气阀组(4)连接的若干输气管(24)、用于点燃燃气的点火装置(25);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上设置有排烟管(11),所述排烟管(11)上设置有回流管(12),所述回流管(12)连接至风机(3)的进风口处,且风机(3)的进风口同时连通外界;所述燃烧筒(2)于靠近燃烧口(221)的前端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回流孔(2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双回流式燃烧器,包括炉体(1)与燃烧筒(2),所述燃烧筒(2)的一端穿至炉体(1)内并于端部设置有燃烧口(221)、另一端位于炉体(1)外并于端部设置有风机(3)与燃气阀组(4);所述燃烧筒(2)内设置有与燃气阀组(4)连接的若干输气管(24)、用于点燃燃气的点火装置(25);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上设置有排烟管(11),所述排烟管(11)上设置有回流管(12),所述回流管(12)连接至风机(3)的进风口处,且风机(3)的进风口同时连通外界;所述燃烧筒(2)于靠近燃烧口(221)的前端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回流孔(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双回流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24)绕燃烧筒(2)的轴心线均匀排布于燃烧筒(2)的内侧;所述回流孔(222)的数量与输气管(24)的数量相同,且回流孔(222)与输气管(24)沿圆周方向交错设置;所述回流孔(222)远离燃烧口(221)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片(223),所述导流片(223)朝燃烧筒(2)内侧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双回流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孔(222)通过在燃烧筒(2)上开设V字形的贯穿口、再将贯穿口中间的三角形片朝内弯折而形成;所述导流片(223)即为朝内弯折的三角形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双回流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V字形的尖端朝向燃烧口(221),且贯穿口的两条边边长相等,使所述回流孔(222)呈顶角朝向燃烧口(221)的等腰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双回流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V字形的尖端朝向燃烧口(221),且贯穿口的两条边分别为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斌毛小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特燃烧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