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支撑上模的3D玻璃压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377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支撑上模的3D玻璃压型装置,其包括有上模、下模和可变形支撑件,所述可变形支撑件置于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之间,当所述上模放置于所述下模上方时,借由所述可变形支撑件将所述上模撑起,热压加工时,所述上模下压并驱使所述可变形支撑件发生形变,利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配合将玻璃片热压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热压加工之前,玻璃片不承受上模的重力,从而避免玻璃片发生碎裂情况,大大提高了热压成型的成品率,同时,在上模下压之前,玻璃片不受上模的覆盖,使得玻璃片更加快速、均匀地升温,进而提高了热压成型效率,较好地满足了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支撑上模的3D玻璃压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热压成型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支撑上模的3D玻璃压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玻璃进行3D热压型加工时,一般是先将玻璃片放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压力将玻璃热压成型。以车载玻璃为例,车载玻璃的热压模具与手机玻璃等小型热压模具结构类似,通常采用上模和下模二层结构,或者上模、中模、下模三层模结构,中间放置玻璃产品,在成型过程中,因上模自重大于玻璃承重能力,所以常会导致玻璃被压碎,或者因玻璃表面与上下模腔形状不对称等因素,模具与玻璃单点或单边接触时将玻璃压碎,同时,当上模放置于玻璃上时,上模一直贴着玻璃,导致玻璃升温慢、温度不均匀,使得热压成型效率低下、碎裂率高,此外,在上模下压的过程中无法保证上模平直地下降,进而影响加工过程以及成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支撑上模、可避免因上模自身重力压碎玻璃、能保证玻璃片均匀升温、可提高热压成型效率的3D玻璃压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支撑上模的3D玻璃压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模、下模和可变形支撑件,所述可变形支撑件置于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之间,当所述上模放置于所述下模上方时,借由所述可变形支撑件将所述上模撑起,热压加工时,所述上模下压并驱使所述可变形支撑件发生形变,利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配合将玻璃片热压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支撑上模的3D玻璃压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模、下模和可变形支撑件,所述可变形支撑件置于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之间,当所述上模放置于所述下模上方时,借由所述可变形支撑件将所述上模撑起,热压加工时,所述上模下压并驱使所述可变形支撑件发生形变,利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配合将玻璃片热压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支撑上模的3D玻璃压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玻璃片的压型区域,多个可变形支撑件沿所述压型区域的周围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支撑上模的3D玻璃压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卡槽,多个可变形支撑件分别放置于多个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支撑上模的3D玻璃压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顶部边缘处开设有槽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支撑上模的3D玻璃压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支撑件为圆环状支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传兵徐显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环球同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